• 1、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林在2023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少数民族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围栽培茶树,经不断保护和传承最终形成了以古茶林为核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功能有机融合的整体景观。古茶林在种植、养护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生态智慧,其中“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的茶林种植技术尤为突出。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景迈山申遗区、缓冲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水系 C、植被 D、气候
    (2)、下列能够体现古茶林生态智慧的是( )
    A、森林间以茶林为中心斑块状开发古茶林 B、古茶林之间不再保留森林防护线或防护林 C、古茶林保留大部分高大乔木,底层种茶 D、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樟树等
  • 2、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年7月中旬浙江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 )
    A、山体迎风侧 B、辐合线西部 C、辐合线东部 D、背风坡山腰
    (2)、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 )
    A、副热带高压脊 B、中纬西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3)、触发天目山附近强对流天气除图2所示原因外还有( )
    A、逆温现象 B、山地热力 C、湖泊效应 D、植被结构
  • 3、家住安徽的王先生喜爱旅游,网上关注了国内某旅游博主的视频号(实时发布环球旅游动态)。某日博主发布在南半球某地旅游视频后,王先生立刻做了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旅游地位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2)、图中汽车行进的方向是( )
    A、 B、 C、西 D、
    (3)、暮色下该沙漠里的某种甲虫奋力地向沙丘顶部攀爬。下列关于该沙漠主要成因和甲虫攀爬目

    的推测正确的组合是( )

    ①大气环流        ②地形        ③洋流        ④觅食        ⑤补水        ⑥透气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 4、自2001年以来,湖北省潜江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关注小龙虾产业发展,实现从“虾稻连作”到“餐桌顶流”。潜江小龙虾当选2022年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榜首,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小龙虾产业规模已近千亿元,潜江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产城融合(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目前小龙虾产业正在进军预制菜新赛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虾农提高小龙虾养殖收益的最有效途径是( )
    A、扩大养殖规模 B、提高养殖品质 C、增强产品竞争力 D、改进养殖方式
    (2)、潜江成为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产量最高 B、产业链全 C、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
    (3)、下列促进潜江小龙虾产城融合举措中最有效的是( )
    A、技术创新,文旅结合 B、品牌建设,抢占先位 C、精深加工,冷链仓储 D、预制菜品,全年“长红”
  •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德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削减并淘汰燃煤电厂,该举措被大多数煤电国家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战略。下图示意2022年3月19日德国发电量与日前电价(指提前发布当日一天内的电价信息,为供电公司和消费者提供参考)变化情况。

    (1)、分别指出3月19日德国日前电价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发电量的关系。
    (2)、据图分析德国制定日前电价的主要依据。
    (3)、说明采用日前电价对德国经济、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
  •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H岛(119°E,25°N)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岸沙地风蚀坑分布广泛,每年9月~次年2月发育尤其强烈。为研究该岛风蚀坑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一个风蚀坑内外设置了L1~L8八个风沙数据采集点(图1)。图2为阶段性数据采集结果。

    (1)、分析H岛每年9月~次年2月风蚀坑发育强烈的原因。
    (2)、研究人员发现,风蚀坑L,处风速比L4处大得多,但输沙率却更小。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风对海岸风蚀坑形态产生的主要影响。
  •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铜陵因铜得名,因铜而兴,曾被称为“铜都”,新中国成立后,就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采选-冶炼-加工铜产业体系。2009年3月入列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该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高端铜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落户,进一步延伸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建设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2022年,该市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5.1:49.8:45.1,户籍人口170.8万(其中常住人口130.1万人)。下图示意铜陵地理位置。

    (1)、概括铜陵市吸引高端铜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落户的区位优势。
    (2)、简述建设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对铜陵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3)、近年来,铜陵市对下辖长江以北县区经济增长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县是宁夏平原耕地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图1),境内以灰钙土(含盐高)和灌淤土为主。灰钙土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边缘和冲积平原西部,质地较粗,受气候的影响,有一定的淋溶作用;灌淤土主要分布在东部引黄灌区,土壤孔隙多,是重要的农业区。

    自2015年起,贺兰县积极推动“粮改饲”项目实施(图2),在灌区改良后的盐碱地里规模化种植青贮全株玉米(收割包括叶子、茎、穗)作为优质饲料,扶持牛奶、肉牛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全国优质奶源基地,力图形成粮饲兼顾、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1)、从土壤和地形角度,简析东部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2)、与传统籽粒玉米种植相比,说明“粮改饲”的优点。
  • 9、城市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因反射太阳光常对居民造成一定的干扰。小明家坐北朝南,南北通透,每年有半年时间正午面临“两个太阳”(除南面太阳照射外,玻璃幕墙从北面反射阳光到室内,玻璃幕墙只考虑平面反射),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广州市 B、上海市 C、济南市 D、长春市
    (2)、此时小明家电子时钟所示的日期和时间最有可能是( )
    A、3月21日11时40分 B、6月22日12时00分 C、9月23日12时20分 D、12月22日12时40分
  • 10、中生代时期埃塞俄比亚高原曾为海洋,第三纪时地壳断裂隆升,熔岩涌出阻塞河道后形成了塔纳湖,湖南端出水口成为青尼罗河的重要源头。据研究,塔纳湖面积曾达6602km²,现面积约3041km²,湖泊萎缩过程中沉积环境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塔纳湖岸线变化、水系分布及表层沉积物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生代以来,图中M地垂直剖面层自下而上依次为( )
    A、海相沉积层、熔岩层、湖相沉积层、河相沉积层 B、熔岩层、海相沉积层、湖相沉积层、河相沉积层 C、海相沉积层、熔岩层、河相沉积层、湖相沉积层 D、海相沉积层、湖相沉积层、熔岩层、河相沉积层
    (2)、塔纳湖萎缩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构造运动 B、河流来沙 C、湖底地形 D、气候变化
  • 11、茶马古道凤庆段是“顺下线”(今云南省凤庆县到大理市)的一条支线(下图)。沿线传统聚落受古道发展的影响,由元朝、明朝、清朝逐渐发展繁盛起来,民国时期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交通和城市化的发展,古道沿线传统聚落逐渐由商业服务型转变为传统农耕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明清以来,传统聚落多分布在古道沿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耕地 D、商贸
    (2)、古道上的传统聚落逐渐由商业服务型转变为传统农耕型,转型之初( )
    A、原有的商业功能衰落 B、聚落经济发展加快 C、多样的生活空间增加 D、地域传统文化消失
    (3)、随着交通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图示区域古道沿线的传统村落发展重心将( )
    A、向东偏移 B、向西偏移 C、向南偏移 D、向北偏移
  • 12、副热带高压的南侧盛行强劲的东风气流。受区域气压、风场和温湿度等扰动的影响,在东风气流中会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弯曲较大区域,随气流如同波浪自东向西移动,称为东风波。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山区一次东风波过境情况,该地出现了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此刻,东风波槽线附近大气物理状况是( )
    A、 B、 C、 D、
    (3)、本次东风波产生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有( )

    ①副高南侧气压梯度较大        ②波槽附近辐合上升气流较强

    ③副高北侧带来大量水汽        ④地形对降水有较大增幅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人口丰度指某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所属国家人口密度的比值。根据人口丰度的数值可将中国边境地区分为人口极端稀疏区、绝对稀疏区、相对稀疏区、密度均下区、密度均上区五类。下图示意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 )
    A、中国边境内人口丰度整体高于边境外地区 B、西北边境内属人口密度均值区 C、东北边境内属于人口稀疏区和密度均值区 D、西南边境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
    (2)、中国西南边境内中越与中缅人口丰度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经济
    (3)、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丰度( )
    A、整体呈减少趋势 B、西北边境内降外升 C、西南边境减少较明显 D、东北边境涨幅较小
  • 14、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对水文、生态、区域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各级植被覆盖重心迁移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状况较差的方位是(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2)、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变,会使该地区( )
    A、地表径流增加 B、水土流失加强 C、昼夜温差变小 D、森林全面覆盖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获得了“共和国长子”的称号,建国初期经济更跻身全国十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都诞生于此。哈尔滨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枢纽之一,也是中俄关系的桥头堡,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过去10年,哈尔滨人口从最高点的1100万人下降到988万人,降幅之大,冠绝位列全国大城市之首,新一轮大国博弈,带动全球产业链转移,地缘格局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以来,东北三省外贸增速集体跑赢全国,而哈尔滨出口增速更是高达67.3%。

    材料二:2024年,第一个网红城市出现了。冬季到来,“南方小土豆”(来自南方,采取“特种兵”式旅游方式的年青旅游者。注:“特种兵”式旅游是年轻游客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挤爆了哈尔滨这座最北方的省会,他们去滑雪场和冰雪大世界体验独特的冰雪文化、逛历史悠久具有欧洲风情的中央大街,去浴池和早市体验东北的生活和诱人的美食,仅元旦期间,哈尔滨就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远超传统南方冬季旅游城市。

    (1)、试从哈尔滨自然和经济角度,分析哈尔滨近十年人口大规模流出的原因。
    (2)、分析2024年冬季哈尔滨爆火的原因。
    (3)、在新的发展机遇下,请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园内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最大可达3000多米,山地冬季积雪量大。其壮观的花岗岩峭壁、瀑布、清澈的溪流、冰川地貌、巨型红杉林为国际所公认,但该公园山火多发,导致大量红杉林被毁,1984年被选定为世界遗产。形成于公园内船长峰西南坡(海拔约2000米)上的“火瀑布”极为壮观。“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傍晚时在各种因素齐备时,夕阳的光线才有可能“点燃”这条瀑布,创造魔幻般的色彩。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2月。下左图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下右图为火瀑布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由第四纪冰期的冰川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浮雕”等冰川地貌引人入胜。光滑花岗岩最完美的部分分布在海拔2400~2700米的地方,有的方圆达数公里,光滑的花岗岩其保存最完好的部分光彩照人,像平静的水面和玻璃一样反射着阳光,犹如“浮雕”一般叹为观止。

    (1)、说明当地“火爆布”奇观仅能在每年2月短短数天傍晚时才能“点燃”的原因。
    (2)、叙述花岗岩"浮雕"地貌的形成过程。
    (3)、指出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山火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1为东北电网主要发电厂、枢纽站和输电方向示意图,从电源和负荷分布上看,电网电源重心偏北,负荷中心偏南,总体呈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下表为2016年及2020年东北区域各类型电源发电状况数据。

    类型

    装机容量(万千瓦)

    发电量(亿千瓦时)

    发电量占比(%)

    利用小时(小时)

    2016年

    水电

    805.34

    168.74

    3.83%

    2096

    火电

    8963.68

    3584.76

    81.27%

    3999

    核电

    447.52

    199.83

    4.53%

    4982

    风电

    2697.37

    437.14

    9.91%

    1689

    太阳能

    225.86

    20.64

    0.47%

    1347

    2020年

    水电

    956.94

    193.54

    3.57%

    2108

    火电

    9981.99

    3989.88

    73.53%

    4069

    核电

    447.52

    327.02

    6.03%

    7307

    风电

    3431.47

    727.76

    13.41%

    2308

    太阳能

    1381.88

    187.67

    3.46%

    1492

    材料二: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当电网发生异常情况时,蓄能机组可在3到5分钟内迅速响应,为断电区域供电。2022年9月,《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促进抽水蓄能电站有序发展,推进抚顺清原、大连庄河、葫芦岛兴城、本溪桓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图2为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

    材料三:2023年12月15日零点,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该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青山绿水间,抽蓄的上下库落差接近400米,巨大高差使得储能和发电的效率都很高。电站6台机组全部投运后,每年将节约标煤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万吨。

    (1)、试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东北电网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格局的原因。
    (2)、说明辽宁省电网建设诸多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
    (3)、依据图文材料,说明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选址的合理性。
  • 18、下图为安第斯山脉西侧较为平缓地带某季节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图中河流源头地区终年积雪,图中b点的自转线速度大于a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河流源头地区积雪融雪量大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b点附近的潜水水位低于a点附近 D、整体由东流向西
    (2)、出现图中水体补给关系的时期最可能是( )
    A、3—4月 B、6—7月 C、8—9月 D、12月至次年1月
  • 19、飞地经济是通过跨行政区域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实现“飞入地”和“飞出地”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传统飞地经济模式主要是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建设工业园区。近年来出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反向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的创新型反向飞地,从而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下图为传统飞地和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更适合创新型反向飞地经济模式的产业为( )
    A、食品加工 B、电子装配 C、生物医药 D、重化工业
    (2)、为促进海洋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威海市考虑在青岛市设立反向飞地,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产业转移        ②集聚创业创新人才

    ③扩大产业园区建设        ④提升研发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策引导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下,陕西长武黄土塬区将种植浅根农作物的土地转化为苹果林地(深根林木),现已成为商品化苹果生产基地。研究发现,随着塬区大面积农田转换为革果林地,其深层土壤干燥化明显,当地采用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图为不同平均树龄苹果地深层(4~20m)的土壤水分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和不同苹果平均树龄深层土壤储水量和亏缺量图(相对于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层土壤储水量随苹果林地树龄呈现不同变化,指示出( )
    A、10.龄前苹果林木生长缓慢 B、10~20龄耗水量迅速减少 C、20龄时深层土壤最干燥 D、20龄后耗水量增长最快
    (2)、相对于农田,改种苹果后导致该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明显,是因为苹果林地( )
    A、灌溉用水量较多 B、生长耗水量更多 C、蒸发量较高 D、地下水位高
    (3)、针对以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地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 )
    A、提升苹果品质 B、抽取地下水 C、协调农果比例 D、节约生产用水
上一页 616 617 618 619 6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