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宗堡”和“白藏房”均是藏族传统建筑。宗堡往往修筑在耸立的孤山(指挺立于河谷平原上的孤立山丘)之上,常被人们称为“安全岛”,下图a为是现存保留最完整的一处宗堡——江孜宗堡。白藏房主要由黏土夯筑,为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其建筑时间一般选择在晚秋和早春。白藏房墙体较厚,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屋顶为平顶,下图b所示白藏房位于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河谷两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宗堡大多修筑在孤山之上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采光较好 B、气温低,避暑胜地 C、地势陡,易守难攻 D、地位高,皇权至上(2)、下列关于白藏房的设计,描述合理的是( )A、窗户较小,有利于抵御风沙 B、墙体较厚,冬暖夏凉 C、屋顶为平顶,有利于收集雨水 D、房屋上窄下宽,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3)、藏族同胞选择晚秋和早春建筑白藏房主要是因为( )A、该季节晴天少,较为凉爽,适宜劳作 B、该季节空气较干燥,利于墙体晾晒和固化 C、该季节降水较多,房屋易压紧固结 D、该季节气温高,易于取土
-
2、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即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生态超载受人口数量、经济形势、消费模式等因素影响。读“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地球生态超载日
11月3日
10月11日
9月23日
8月8日
8月22日
(1)、1980~2020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B、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C、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D、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2)、下列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禁止非可再生资源开发 B、推广风能、太阳能 C、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D、调整人口合理容量(3)、2020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比2019年推迟了24天,原因可能是( )A、技术发展使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B、新冠疫情使短期消费模式改变 C、开发力度加大使资源总量增加 D、新冠疫情使全球人口数量减少 -
3、人口零增长是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 B、东北地区早于西南地区 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减轻就业压力(2)、广东和辽宁进入“零增长”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 )A、广东经济更发达 B、广东提早放开生育政策 C、城市化水平不同 D、广东人口容量更大(3)、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可采取应对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口容量 B、适度调整户籍管理制度 C、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D、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
4、纽芬兰岛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东海岸,西扼圣劳伦斯湾口,每年春季,大量冰山出现在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游客到此参观。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周边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的差异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盐度较低——海水结冰期长 B、盐度较高——暖流流经 C、盐度较低——陆地径流注入 D、盐度较高——海域封闭(2)、图中甲处形成著名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A、高纬地带气温低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C、夏季光照时间长 D、冰山带来营养物质(3)、受全球变暖影响,纽芬兰岛附近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最可能有( )
①数量增多 ②数量减少
③出现时间滞后 ④出现时间提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5、冻雨是一种灾害性降水天气,它的形成需要有特殊的气象条件:高空低温大气中凝结的冰晶和雪花,下落过程中经过温度高于O℃的暖气层,融化成为过冷水滴;过冷水滴继续降落到近地面冷空气层并接触到并接触到温度低于O℃的地面或物体表面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2008年初,冻雨灾害导致贵州省多地松林内众多松树被积雪(冰)压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但随后十几年间,松林地地表植被更新速度加快,众多灌木及草类生长茂盛。完成下面小题。(1)、当某地区形成冻雨现象时,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
(2)、冻雨灾害后松林地植被更新速度加快,众多灌木及草类生长繁盛,主要原因是松林地地面( )A、光照增多 B、降水增多 C、坡度减小 D、气温升高(3)、减轻冻雨危害的措施主要有( )①采取融冰措施 ②加强监测预报
③安装轮胎防滑链 ④增加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图 1),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 GDP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2年总人口约 288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 40万人,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图 2)和亚洲部分国家地理位置图(图 3)。
材料二:2022年11月 20日-12月 18日,第 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 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平均逗留 4~5天,对当地影响空前。卡塔尔在承办本届世界杯时作出了绿色低碳的环保承诺,为创办全球首届“碳中和”世界杯,卡塔尔在建筑设计、运动场的再利用、绿地建设和绿色交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2)、试说明卡塔尔外籍人口主要来源国的共同特征。(3)、分析卡塔尔为实现“碳中和”可能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4)、论述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影响。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规划。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 A、B、C 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低处的判断依据。(2)、请在 A、B、C、D 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外出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留学人员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2011年前后,每 7名中国留学生中仅有 1人回国。2021年是我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的第五年!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对于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职场流动趋势年度报告 2021》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海归人才的优选城市。选择回国就业,不能仅仅看城市热度,还要看落户政策。
(1)、分析我国外出留学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2)、试提出能够促进留学生归国的有效措施。(3)、简述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对我国的有利影响。(4)、分析上海等一线城市成为海归人才优选城市的原因。 -
9、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的特点是( )A、维护成本高 B、设计成本高 C、居民活动空间小 D、节约水资源(2)、据材料推测,旱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改善空气质量 B、缓解热岛效应 C、减少城市内涝 D、增加生物多样性
-
10、翁丁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四周有连绵的大山相围,森林茂密,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有 400多年的历史。翁丁村先人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迁入,建寨前会选好建寨地点并种一棵榕树,若榕树长得茂盛就在此建寨,反之,则另选地点。翁丁村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统一,为全木结构茅草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翁丁村建寨初期村民不断增多给当地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物种灭绝加速 B、粮食短缺 C、地震和台风频发 D、臭氧层破坏(2)、翁丁村传统民居的主要优势是( )A、就地取材,工艺精湛 B、造价低廉,通风散热 C、冬暖夏凉,利于排雪 D、防虫防蛀,提高湿度
-
11、巴基斯坦城镇体系出现"小城市化"倾向,当地城镇化主要由传统生活服务业为主的服务部门拉动,缺乏工业支撑,发展滞后。下图为 2017年巴基斯坦城镇数量金字塔和人口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巴基斯坦不同等级城市数量和人口数量的特征是( )A、小城市的数量最多,城镇人口总量较少 B、中等城市数量较少,城镇人口总量最少 C、大城市的数量最少,城镇人口总量较少 D、超大城市数量最少;城镇人口总量最多(2)、巴基斯城镇体系出现“小城市化”倾向的原因( )A、难以通过工业发展推动城市规模扩大 B、巴基斯坦以原料的初级加工工业为主 C、小城市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人口迁入 D、中小城市通过金融贸易推动经济发展(3)、巴基斯坦城镇体系的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
①加快特大城市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发展
②促进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化水平
③鼓励各类型城市独立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
④增强滨海与内陆城市联系,推动城镇化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2、2013年 3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读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规划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104 人)
2000-2010 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
2300
2000 一 2010 年增加的常住人口(104 人)
604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
3000
2011 年常住人口(104 人)
2019
(1)、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 2300 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 2019 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 3000 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 3000 万人(2)、目前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效应”中短板的是( )①四川-----水力资源
②山东-----交通状况
③西北内陆-----水资源
④北京------水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③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
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3、“口袋公园”是指对城市的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进行人工绿化,打造规模不大、贴近百姓生活、具有一定功能的公共开放空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口袋公园”在城市的分布特征是( )
①斑块状散落 ②集中连片 ③居民区较多 ④工业区较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口袋公园”的主要功能是( )A、增加城市用地 B、解决旱涝灾害 C、拓展生态空间 D、方便居民出行 -
14、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市区居民迁往郊外居住,产生了进出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傍晚则反之。为此,交通部门临时设置了“潮汐车道”,在早晚交通高峰时,相应调整部分车道的行驶方向,以分解交通流量。图为某交通高峰期时的道路行驶方向设置示意,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现象出现的时间,和交通部门临时设置的“潮汐车道”编号分别为( )A、8:00,车道一 B、17:00,车道二 C、8:00,车道三 D、17:00,车道四(2)、“潮汐车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道路违章行驶 ②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③减少高峰出行车辆 ④有效缓解道路拥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5、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面小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收入低 C、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城乡协调发展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土地资源浪费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图示意1985~2015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1)、对比上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的表现。(2)、分析城市化过程可能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3)、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请你就此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规划。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低处的判断依据。(2)、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建议。(3)、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化工厂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20岁
30-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29.3
48.4
15.4
短期占比%
3.6
31.9
54.2
10.3
材料三:下图表示2018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1)、读材料二,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2)、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简述大量外来人口对重庆产生的影响。 -
19、上班时人群集中涌向市中心,下班后又扎堆流向城市郊区,类似的钟摆式生活,已成为大城市中困扰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钟摆式交通现象反映了城市( )A、规模不断扩大,职能得到分散 B、城区房价昂贵,职住分离明显 C、交通规划不合理,通勤时间短 D、控制私家车,保证公交车利益(2)、钟摆式交通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B、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C、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城市面临水资源问题。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A、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雨岛效应 C、城市洪涝灾害 D、城市污染严重(2)、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多 B、下渗量较少 C、蒸发量较少 D、用水量较多(3)、为缓解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较少的现象,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郊外平原区的地下水调到城市中心区 B、严禁开采城市地下水资源 C、减少城市中心区植被种植 D、在城市中心区推广使用渗水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