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字连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图示意“十字连星”。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行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B、③行星具有红色外表,被称为“红色行星” C、④行星体积质量小,表面温度低 D、⑤行星有固体表面,体积巨大
    (2)、如果把地球和行星③的位置互换一下,则地球上( )
    A、地震现象增多 B、四季现象消失 C、大气不复存在 D、地表温度升高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该城市盛行西南风。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甲、乙、丙三地地租水平的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地的判断依据。
    (2)、请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说明理由。
    (3)、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城市重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

    (1)、说出我国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2)、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3)、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研究,西藏自治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自治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迅速增大。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情况。

    (1)、概括三大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地的共同特征。
    (2)、简述大城市吸引外来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
    (3)、说明外来人口迁入给大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北部,濒临大西洋,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16世纪初,欧洲人和非洲黑人开始在巴西东南沿海登陆,种植甘蔗、咖啡和开矿。目前,巴西是“金砖国家”之一,人口超过2亿,城镇人口比重超过80%,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很有成效的国家。下面图1为巴西人口分布图及马瑙斯的气候资料图,图2为巴西地形分布图。

    (1)、据图描述巴西的人口分布特点。
    (2)、根据图文材料说明自然环境对巴西北部平原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
    (3)、简析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文原因。
  • 6、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千变万化。读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村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传统村落
    A、沿山麓呈带状延展 B、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 C、在平原地带横向展开 D、沿公路呈团块状分布
    (2)、图示传统村落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建设难度最小 B、距离较近,方便旅游开发 C、少占耕地,保障农业用地 D、地形封闭,确保村落安全
  • 7、我国某城郊型村庄,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影响,该村内部空间结构布局演变明显。读该村空间布局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村土地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比重增加 B、居住用地比重下降 C、建设用地比重增加 D、公共用地比重增加
    (2)、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乡村,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正转变为统一规划的居住区,这样有利于
    A、分散设置基础设施 B、集约利用乡村空间 C、分散农业生产区 D、逐渐淡化功能分区
  • 8、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公里。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读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2)、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A、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一直低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D、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 9、我国某区域拟进行重点建设开发,为实现该区域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对该区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四种重要资源数量进行比较(如下图),箭头方向为该要素数量增大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人口合理容量取决于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交通条件 D、水资源
    (2)、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A、毁林开发矿山 B、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C、发挥交通优势 D、发展耗水型产业
  • 10、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植被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集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地区4万多人陆续移民到银川市闽宁镇,逐步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读西海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规模生态移民以后,西海固地区
    A、人地矛盾缓解 B、农业生产活动增加 C、资源种类增加 D、植被覆盖率下降
    (2)、闽宁镇适合接纳生态移民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丰富 B、环境承载力大 C、离银川市区近 D、交通便利
  • 11、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时期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迁移 B、非洲和大洋洲是人口净迁人区 C、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A、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 12、“胡线”即“胡焕庸线”,也就是黑河—腾冲两地间的连线。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察线路——走“胡线”,该考察线路分四个地段。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及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存在“胡焕庸线”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差异 B、经济水平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人口政策差异
    (2)、下列能提高“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
    A、大规模建设新兴城市 B、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C、大规模实施人口西迁 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13、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不均衡性。读世界人口的纬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南温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寒带地区
    (2)、与30°N附近地区相比,30°S附近地区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热 B、陆地面积狭小 C、地形崎岖 D、矿产资源匮乏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示意图”。

    (1)、图中M用地的功能区是 , 其区位特点是
    (2)、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的位置是 , 主要理由是
    (3)、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等问题。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石油产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2016年,沙特启动“2030愿景”,计划利用15年时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多元化转型,旨在推动经济与石油脱钩。

    材料二 利雅得是典型的绿洲城1932年成为沙特首都,经过90多年发展,由一座人口不足3万的沙漠小城,成为拥有700多万人口的花园城市。2023年11月28日,利雅得被选为2030年世博会的举办地。为此,沙特将大幅更新城市基设施,并专门修建总面积600万平方米的园区。世博会将为沙特创造大量招商引资、经贸合作和旅游机会。

    (1)、分析沙特为何要实施经济多元化?
    (2)、结合材料分析,沙特首都利雅得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说出沙特首都利雅得获得世博会的举办权对其经济多样化的促进作用。
  • 16、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 B、多核心模式 C、扇形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商业区 B、②处是高级住宅区 C、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3)、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

    ①保护城市环境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促进郊区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7、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对应的用地类型分别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该城市市中心三种用地面积均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历史悠久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高 D、地势起伏大
  • 18、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丙区域 B、甲区域 C、丁区域 D、乙区域
    (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丙功能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C、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住宅和绿地为主 D、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 19、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米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米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2)、该地大部分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A、结构复杂 B、功能分化明显 C、居住区统一规划 D、土地利用以农业生产用地及住宅用地为主
  • 20、镬耳屋是我国岭南传统民居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称为“镬耳屋”。该建筑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镬耳屋内部为“三间两廊”结构,“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三间房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的房屋即为“廊”。下图示意镬耳屋建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镬耳屋的山墙高耸于房屋两侧,其主要功能有

    ①登高望远,开阔视野 ②遮挡阳光,疏导热量

    ③加固房屋,防止倒塌 ④隔断火源,防御火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岭南镬耳屋的“三间两廊”结构的优点是
    A、接纳雨水,湿润空气 B、空气流通、消暑散热 C、生活方便,沟通便利 D、采光充足,保持室温
上一页 580 581 582 583 5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