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土壤水分充足、氮素匮乏,植被由低矮灌草、苔藓和地衣组成。近30年来,某种具有固氮功能的阔叶乔木侵入该地并逐渐占据优势,影响当地植被物种组成和垂直结构。该种乔木生长区域在空间上零散分布,被称为“树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该种乔木能侵入洼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降水增加,土壤变湿 B、地势变低,地表积水增多 C、气候变暖,土壤变干 D、植被覆盖增加,蒸发减弱
    (2)、研究发现树岛内苔藓与地衣逐渐消亡,是因为树岛内( )
    A、地表光照减弱 B、地表温度升高 C、表层土变湿润 D、土壤氮素减少
    (3)、近30年,随着树岛数量和面积的增加,该洼地植被( )
    A、产生的凋落物减少 B、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C、演替过程发生中断 D、与地带性植被一致
  • 2、在华北平原某盐碱地,有研究小组于返盐、积盐现象最严重的季节开展“打孔灌沙”实验:选四块相隔不远、性状一致的平整样地,对其中三块地按相同的密度和孔径、不同的深度打孔并填满砂粒;在向四块样地定量漫灌后,观测土壤含盐量的变化情况。图为灌溉后第25天的土壤含盐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T2~T4的( )
    A、下层土壤含盐量均高于T1 B、表层土壤含盐量明显低于T1 C、土壤含盐量与土壤深度成正比 D、表层土壤含盐量与打孔深度负相关
    (2)、本实验中,在地表打孔灌沙是为了( )

    ①促进表层土壤水分下渗 ②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 

    ③抑制下层土壤水分上返 ④降低下层土壤蒸发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推测本实验开展的时间是在(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 3、极北之城———朗伊尔城(78°12'N,15°30'E)常住居民仅约2000人。在极夜期间,城里居民会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以应对漫长黑夜与严寒的考验。在阳光重返小城后的3月8日,当地会迎来全年最重要的、持续一周的太阳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居民在极夜期间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旅游收入 B、增进身心健康 C、减少能源消耗 D、减少户外活动
    (2)、太阳节首日,当地居民看到太阳升起的方位是( )
    A、正南 B、东南 C、正东 D、东北
  • 4、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上溪群地层岩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 B、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2)、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 )
    A、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B、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C、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 D、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 5、居民的出行方式会受人口密度、交通设施配置、出行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不同区域及各区域内居民出行方式占比情况。该市计划引导居民更多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健康出行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综合图中各种出行方式的占比情况,推测甲、乙、丙分别代表( )
    A、市区、泛马德里、中心城区 B、中心城区、泛马德里、市区 C、泛马德里、中心城区、市区 D、泛马德里、市区、中心城区
    (2)、引导马德里居民更多采用健康出行方式的有效措施是

    ①提高燃油价格 ②美化道路景观 ③降低公交价格 ④增加共享单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 )
    A、农业结构差异 B、文化习俗相近 C、人口分布不均 D、交通联系便捷
    (2)、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 )

    ①加快生产智能化 ②增进民族交融 ③推进产业专业化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河北某化妆刷企业从我国传统毛笔制作工艺中挖掘生产技艺,打造国内知名自主品牌,推出的国风系列等匠心产品深受欢迎。该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和海外展会等途径打开了国际市场,但业界认为目前其走出的只是产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企业能成功打造匠心产品,主要得益于( )
    A、企业文化底蕴深厚 B、企业管理制度规范 C、生产技艺融合创新 D、当地政府大力扶持
    (2)、目前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关税壁垒 B、品牌认可度低 C、产能不足 D、产品性价比低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野生动植物丰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是近缘物种,主要栖息地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贡嘎山和秦岭均有分布。两物种日活动高峰都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但中华鬣羚的活动早高峰早于中华斑羚,晚高峰晚于中华斑羚,且夜间活动强度高于中华斑羚。如图示意两物种在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栖息地的分布。

    (1)、两物种主要栖息地空间分布重叠程度较高且能共存,试分析其原因。
    (2)、与中华斑羚相比,中华鬣羚环境适应能力更强,请从其活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给出依据。
    (3)、判断中华斑羚主要栖息地在贡嘎山与秦岭分布的海拔高低,并分析原因。
    (4)、请从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的角度,提出加强该保护区两物种保护的合理建议。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如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1)、简述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湿地的过程。
    (2)、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3)、为减缓该湿地变成沼泽的速度,请提出可行的措施。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尼西亚的沙哇伦多是十九世纪末因荷兰人开采煤炭而兴起的一座城市。吸引了印度尼西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迁入。随着该地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为摆脱困境,该城市依托煤炭开采的遗产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印度尼西亚著名的采矿文化旅游城市。如图示意沙哇伦多城市发展生命周期。

    (1)、说明“煤炭开采”在该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
    (2)、该城市选择采矿文化旅游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试分析其独特条件。
    (3)、指出该城市成功转型为采矿文化旅游城市所带来的好处。
  • 11、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如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第一次和第二次强降雨可能出现的时段分别为(  )
    A、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 B、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 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 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
    (2)、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挡 B、东南风影响 C、气温变化 D、摩擦力作用
  • 12、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
    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
    (2)、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
    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
    (3)、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
    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 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
  • 13、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图1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图2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理想的采样监测天气是(  )
    A、晴朗微风 B、逆温天气 C、阴雨少光 D、风向多变
    (2)、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细颗粒茂密植被 B、粗颗粒茂密植被 C、细颗粒稀疏植被 D、粗颗粒稀疏植被
    (3)、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  )
    A、从稀疏到茂密 B、从茂密到稀疏 C、均用稀疏植被 D、均用茂密植被
  • 14、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如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  )
    A、地形地势 B、河流分布 C、生产流程 D、宗族关系
    (2)、“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主要是为了(  )
    A、石材堆放 B、陈列展览 C、技艺保密 D、交流合作
    (3)、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有利于(  )

    ①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②融合生产和生活空间

    ③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如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  )
    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2)、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  )

    ①阻碍农民增收

    ②造成生态破坏

    ③导致乡愁淡化

    ④增加耕地撂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6、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  )
    A、历史悠久 B、交通便利 C、宣传有力 D、物美价廉
    (2)、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  )

    ①产业基础

    ②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数量

    ④市场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  )
    A、采购外地大豆 B、开发新产品 C、制定技术标准 D、举办文化节
  •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流经物产富饶的伊犁河谷后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谷示意图。

    材料二: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腹地著名的“瀚海湿岛”,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干支流两岸河滩及周边沼泽地区,总面积达15.51万公顷。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湿地形成的原因。
    (2)、图2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分布图。

    材料三: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全长940千米,它的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北京市与外围城镇之间以及与河北省相关城镇之间的产业、人口等区域的联系。

    据图文资料,分析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是如何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化发展

    (3)、材料四: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物流信息平台连通境内外,目前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说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辐射功能最强的主要原因。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立特里亚是我国“一带一路”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国家之一。该国经济落后,以旱地农业为主,传统能源主要依赖生物燃料,电力严重缺乏。中国农企研究工作站在当地援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左图是厄立特里亚示意图。当地传统民居屋顶以茅草和树干为材料,厚实的墙体由黄土和碎石组成(右图)。

    (1)、说明中国农企研究工作站在当地援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的原因。
    (2)、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厄立特里亚缓解能源短缺的合理性措施。
    (3)、分析中国与厄立特里亚首选光伏发电缓解能源不足的原因。
    (4)、分析当地传统民居对地理环境适应性的表现。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的帕德玛河是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的入海主水道,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建造跨河桥梁面临众多困难。由我国承建的横跨帕德玛河的帕德玛大桥,经过8年建设,于2022年6月建成通车。帕德玛大桥建成前,跨越帕德玛河只有摆渡这一种方式,一般需要一两个小时,但每到七八月至少需要七八个小时。下图示意帕德玛大桥的位置。

    (1)、分析每年七八月跨越帕德玛河摆渡用时更长的原因。
    (2)、分析帕德玛河河床特征对修建大桥的不利影响。
    (3)、说明帕德玛大桥建成对河流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20、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但灌溉农田比例小。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发展灌溉农业,但推广缓慢。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该国发展灌溉农业的根本原因是(   )
    A、河流湖泊多 B、降水总量少 C、降水变率大 D、土地面积广
    (2)、该国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资金不足②劳动力不足③基础设施落后④市场需求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449 450 451 452 4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