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

    材料二图1为某岛屿地理事物分布简图,图2为该岛现阶段甲、乙两地出露海平面的地层剖面示意图。研究发现,该岛屿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其中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砂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从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简析该岛风向季节变化的原因。

  •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根系扎根较深且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与较强的耐污染能力。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攀升,目前已达到国内总消费量的85%左右。为提升大豆自给率,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的问题,黑龙江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如图),该技术改变了原有单独种植玉米的模式,缩小玉米株距,玉米株数不减,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采用种植2行玉米与4行大豆间作套种的方式,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一季双收”目标。

    说明大豆一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土壤的作用。

  • 3、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所组成的水循环是循环(类型),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填序号)
    (2)、火山、地震成灾的主要危害有(     )(双项选择题)
    A、破坏建筑,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B、山洪暴发,危及人员财产安全 C、改变地表,阻断交通 D、狂风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3)、在水循环的②、④环节中任选其一,写出名称并概括其地理意义。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四川省峨边县背峰山进行野外地貌与植被考察。同学们来到大渡河畔背峰山景区入口处,被山势陡峭,拔地而起的背峰山所震撼,瞬间激发了同学们挑战困难的勇气。图为背峰山等高线地形图。

    (1)、此次同学们登顶背峰山,爬升的高度是;甲乙丙丁四段路程中爬升坡度最大的是 , 坡度大的原因
    (2)、同学们登顶背峰山,眺望远处群山环绕,大渡河穿流其中。这是由于地势起伏 , 大渡河水流湍急,流水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型谷。
    (3)、在登山途中,同学们发现山麓地带植被茂盛,此地森林类型是。通过调查发现森林即使在冬季仍然常绿如夏,是因为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且无明显干季。
  • 5、由于湖陆热力差异,鄱阳湖周边形成明显的湖陆风环流。湖陆风起止时刻具有季节变化。下图是鄱阳湖甲监测站2010-2015年湖陆风起止时刻及其频次统计图,四条曲线表示湖风开始、湖风停止、陆风开始、陆风停止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曲线中,表示陆风停止时刻的是(     )
    A、 B、 C、 D、
    (2)、与夏季相比,鄱阳湖冬季湖风起止时刻(     )
    A、开始晚,结束晚 B、开始晚,结束早 C、开始早,结束晚 D、开始早,结束早
  • 6、人口集中度指数(C表示)通常用来描述区域内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C值越大,说明区域人口分布越集中,越不均匀。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6市2015~2019年人口集中度指数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     )
    A、贵阳人口分布集中程度下降 B、昆明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C、南昌人口分布向均衡化发展 D、南京人口老龄化减轻
    (2)、椎测上海市人口集中度指数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等级较高 B、落户政策严格 C、迁入成本较低 D、收入水平较高
    (3)、研究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可以(     )
    A、认识资源分布差异,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 B、改变人口迁移方向,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C、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避免出现逆城镇化 D、预测人口增长趋势,指导区域协调发展
  • 7、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其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图1示意我国某山地植被随海拔的分布格局,图2为该山地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深度土壤层碳密度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可能是(     )
    A、武夷山 B、横断山 C、太行山 D、阿尔泰山
    (2)、该山地(     )
    A、雪线位于海拔3100米 B、针叶林土壤碳密度最高 C、山麓地带水资源丰富 D、高山草甸分布面积最广
    (3)、影响该山地土壤层碳密度分布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坡向 B、海拔 C、水热 D、植被
  • 8、中纬度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会受高空西风环的影响。下图示意亚洲局部地区某年11月7日20时至8日20时期间三个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天气系统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2)、图示期间,M地最可能出现(     )
    A、气温降低,雪花飘飘 B、气压升高,风和日丽 C、气温升高,黄沙漫漫 D、气压降低,台风过境
  • 9、海洋锋是性质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多种水体间的狭长过渡带,可分为温度锋、盐度锋和密度锋等。研究表明,当锋面两侧温度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锋面两侧海水交换。受沿岸流和黄海暖流的影响,我国东部陆架区在冬春季节存在显著的温度锋。下图为我国东部陆架区冬季(12月至次年3月)平均海表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温度锋最显著的海域是(     )
    A、 B、 C、 D、
    (2)、随着一侧暖流强度的增加,温度锋的势力变化特征是(     )
    A、持续增强 B、先减弱后增强 C、持续减弱 D、先增强后减弱
  • 10、知名旅游互联网企业X公司主要提供线上酒店预订、交通预订、旅游度假预订、线路定制与咨询等服务。自2017年起,X公司定位商旅客户、中老年客户等目标人群,加大线下门店铺设力度,由线上销售旅游服务产品向“店商+电商”新模式转变。下图示意该企业线下门店和传统旅行社门店数量随与上海市中心距离变化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X公司开启的旅游“新零售”模式更有利于(     )
    A、提高景点的知名度 B、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C、提高用户服务体验 D、减少旅游安全隐患
    (2)、与传统旅行社分布相比,X公司线下门店在距市中心5k以内布局较少主要是(     )
    A、客源市场不足 B、控制店铺规模 C、交通通达度较低 D、避开激烈竞争
    (3)、X公司线下门店的选址更加偏好于(     )

    ①居民区②中心商务区③行政区④工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将落户象山,该项目包括航天发射场和航天配套产业园。图1为长三角部分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分布图。

    材料二蓝碳,又称“蓝色碳汇”或“海洋碳汇”,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2023年2月28日,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举行全国首单蓝碳拍卖,象山西沪港的2340.1吨蓝碳成交额近25万元。图2为象山港海域渔业分布图。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减少,象山港海洋水质逐渐改善,图3和图4分别为2010~2019年象山港入海污染物总磷(TP)和总氮(TN)的浓度变化。

    (1)、简述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分析象山县发展蓝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3)、从海洋空间资源的角度指出象山县可以发展哪些能源产业。
    (4)、从污染源的角度,指出象山港海域水质得到改善当地可能采取的措施。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黑土流失的主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东北融雪期一般在3~4月,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有机质明显下降。专家指出,采取留茬(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耕作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减轻耕地退化。下图为留茬耕作方式图。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为此,该地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东北黑土区留茬耕作方式对减轻耕地退化的主要作用。
    (3)、从人口角度说明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顺化市,越南承天顺化省的省会,坐落于香江岸边的狭长平原上,西靠长山山脉,东距南海8千米。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雨季为5—10月,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顺化市雨季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雨季从9月份开始。2020年10月6日开始,顺化市连续8天累计降水量超过1800mm,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顺化市位置及10月初连续8天降水过程。

    (1)、分析与东南亚其他地区相比,顺化市雨季具有滞后性的成因。
    (2)、推测顺化市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的可能原因。
    (3)、分析当地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 14、冷流降雪是山东半岛冬季独特的一种天气现象。冬季势力较强的冷空气流经渤海和黄海海面在山东半岛北侧登陆,易形成冷流降雪。2023年12月19日9时至21日8时,烟台站降雪量28.6毫米,积雪深度52厘米,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威海文登积雪深度达74厘米,打破山东全省最大积雪深度纪录。下图为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A处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类似冷锋天气过程 B、类似气旋天气过程。 C、类似暖锋天气过程 D、类似高压天气过程
    (2)、关于B处所属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境后,气温上升 B、暖气团,主动爬升 C、过境时,大风雨雪 D、过境时,阴雨连绵
    (3)、关于2023年山东全省最大积雪深度破纪录表述正确的是(     )

    ①暖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上升

    ②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③冷空气活动前黄渤海水温偏高对冷空气增温增湿效果明显

    ④受山东半岛低山丘陵阻挡抬升,形成高强度降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下图为我国某地2024年3月29日月亮和太阳高度轨迹示意图。当天某时间段甲同学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示意图符合该同学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的是(     )
    A、 B、 C、 D、
    (2)、该地这一天正午时,全球与洛杉矶(118°W,34°S)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     )
    A、1/2 B、2/3 C、1/3 D、1/10
  • 16、水沙条件的变化对黄河河口演变起着重要作用。2021年黄河河口经历了调水调沙(通过黄河中上游的水利枢纽,人工制造洪峰,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洪水和秋汛洪水两次主要洪水历程,洪水前后河口地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2021年黄河河口地区日平均流量与含沙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调水调沙一般都选择在6月进行,其主要目的是(     )
    A、满足上游地区用水需要 B、提高上游河道行洪能力 C、正值汛期,减轻防汛压力 D、为后期防汛腾出足够库容
    (2)、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2021年6月5日、8月8日、10月11日、11月12日四个时间点黄河河口附近陆地与河道形态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 17、2023年10月Gcar新能源汽车城市MALL在浙江海宁皮革城正式开业,目前已有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签约入驻,海宁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新能源体系的号召,助力海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建成辐射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心。完成下面小题。
    (1)、多家新能源汽车门店集聚海宁皮革城的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节约运输费用 C、提高影响力 D、促进技术创新
    (2)、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给海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C、改变产业结构 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18、近年来,为解决新疆居民国内网购“不包邮,不发货”问题,快递公司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商品“全国发至集运中心,集运中心发至新疆”的模式。为此,申通物流公司选择在西安建设集运仓(集运仓是一种专门用于集中存储、处理和转运多个包裹或货物的仓库),中国邮政集团则选择在杭州建设集运仓。完成下面小题。
    (1)、“全国发至集运中心,集运中心发至新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B、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C、多种运输方式联运 D、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2)、申通物流与中国邮政在西安和杭州建集运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①商品来源范围广②距离消费市场近③商品生产能力强④建设用地费用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近几年,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山东省滕州市将春、秋二季马铃薯种植模式调整为“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并在种植期间采用大棚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下图示意该市农作物时间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1)、调整种植模式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土壤肥力 B、丰富作物品种 C、合理安排农事 D、促进土地增收
    (2)、由该地马铃薯种植的农事安排,可推知马铃薯的习性喜(     )
    A、凉爽干燥 B、凉爽湿润 C、高温干燥 D、高温湿润
  • 20、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地级市,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赣州南部山区大力发展脐橙种植业,2012年赣南脐橙品牌效应凸显,对赣州市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图是赣州市2012—2020年人口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2—2020年人口重心(     )
    A、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大于南北方向 B、始终位于同时期经济重心的西南方向 C、移动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 D、先向东北移动,后向西移动
    (2)、赣州市2012—2016年人口和经济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有(     )

    ①南部林果业发展对经济重心的移动起到推动作用

    ②南部临近广东,人口迁出较多,导致人口重心北移

    ③北部地区平原多,经济水平高,导致经济重心北移

    ④北部地区水网密,耕作业发达,导致大量人口北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页 296 297 298 299 3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