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丹水北运是指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的大通道)将丹江口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水运往西北缺水地区,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2023年12月5日,丹江水首次通过铁路运往鄂尔多斯地区,采用了尼龙材质的敞顶箱复用液袋及全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水北运运送的水可能主要用于(   )
    A、工业供水 B、农业用水 C、居民饮水 D、生态用水
    (2)、丹水北运选用铁路及液袋运输的优势是(   )

    ①实现水资源的连续输送  ②实现水资源快速、安全运输

    ③充分利用铁路返空运力  ④液袋的使用加大资源消耗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目前,浩吉铁路的运营(   )
    A、解决南方煤炭资源短缺 B、利于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 C、增加铁路运输能源消耗 D、改善沿途大气环境质量
  • 2、西北“水三线”通过建设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是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西北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特征分区线。下图为我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奇策线”是新疆重要的(   )
    A、人口经济分界线 B、地形阶梯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植被景观分界线
    (2)、西北地区资源开发面临最主要的现实问题(   )
    A、土地荒漠化加剧 B、资源组合不匹配 C、交通运输不便利 D、劳动力资源匮乏
    (3)、“水三线”建设对西北地区的意义(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B、提高矿产保有量 C、缩小东西发展差距 D、缓解水质型缺水
  • 3、汉江上游地区(见图丹江口以上河段)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谓工程(将汉江水输入渭河关中地区)的调水任务。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自2005年开工建设,2018年底已实现向华北稳定供水。在此期间,丹江口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耕地减少,林地、水域面积增加。

    (1)、导致丹江口市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国家政策 C、人口结构 D、城镇化进程
    (2)、一年中,引汉济渭调水量最大的季节应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为实现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丹江口库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活动应是(   )
    A、水稻种植 B、药材采集 C、淡水养殖 D、生态旅游
  • 4、有专家建议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由“单线”变“双线”,修建西干线,将东线部分水量分流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再经该工程调入白洋淀。后续再由白洋淀北调水量到北京。下图为华北平原三大调水工程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双线”方案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受水区(   )
    A、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质的要求提高 B、沿线不合理用水导致盐碱化严重 C、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发生变化 D、人口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激增
    (2)、将东线水引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雄安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提高供水稳定性 B、扩大用水广泛性 C、缓解输水矛盾性 D、维持生物多样性
  • 5、2020年3月18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此次生态补水计划至5月底结束。在输水工程中,输水道采用明渠和暗渠两种方式,明渠输水采用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暗渠则采用地下全封闭方式输水。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1)、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
    A、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生态面临严峻考验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秦巴山区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D、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2)、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设计暗渠输水道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体污染 B、保障水量供应 C、方便设备维护 D、降低下渗损耗
    (3)、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需要(   )
    A、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确保粮食安全 B、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推进节水护水 C、大力增加植被、水域,改善生态环境 D、减轻高耗水工业限制,大力发展经济
  • 6、黄河治理,根在泥沙。三门峡水库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由于库区泥沙淤积,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由原先的“蓄水拦沙”改为“蓄清排浑”,基本实现了年内泥沙冲淤平衡。下图示意三门峡水库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对渭河干流的影响是(   )
    A、水位上升 B、洪涝减少 C、流速加快 D、降水增多
    (2)、三门峡水库防凌措施为(   )
    A、当上游开河时,增加下泄流量 B、在下游封河前,增加下泄流量 C、当上游开河后,增加下泄流量 D、在下游封河后,增加下泄流量
    (3)、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行方式中,排浑主要时段为(   )
    A、1—4月 B、4—7月 C、7—10月 D、10—次年1月
  • 7、近年来,上海日益感受到优质饮用水源的缺乏。位于长兴岛上的青草沙水库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还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冬半年长江入海口有时会受到成潮影响。水库每年5-9月保持低水位运行,10月至次年4月则蓄水至最高水位。结合青草沙水库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上海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年降水量减小 B、南水北调,水资源总量减少 C、人口增速过快,水资源需求增大 D、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质性缺水影响
    (2)、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青草沙蓄水至最高水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蓄清排浑,有利于水库长久运行 B、生产生活需水量减少,水量充足 C、蓄淡避咸,以保证用水需求 D、流域降水量较多,减轻长江洪水压力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在区域自然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具有“水塔”功能,为山区及其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冰川和积雪对山区流域的水文过程具有缓冲作用,以调节因降水季节不均而引发的河川径流不稳定性。自20世纪中期来,以气温显著上升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加速了山区冰雪消融,使得山区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区域。

    图1理论框架是基于“大气圈一冰冻圈一水圈”之间相互关系,探究山区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机制。

    冰川面积不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天山山区98%的冰川面积小于10km²。图2为1961-2012年天山山区冰川变化特征。

    (1)、山区若以升温过程为主,试分析图2中相关要素的变化过程。
    (2)、结合图文信息,说明天山冰川退缩速度与面积的关系及其对河流稳定性的影响。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被分裂成两个湖泊。

      

    (1)、根据材料判断黑河各季节的主要补给类型。
    (2)、说明居延海面积缩小并被分隔为两个湖泊的原因。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安全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结构合理以及人口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东北三省的边境县域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共有3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共同组成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桥头堡”和“防护网”。然而,这些边境地区往往自然环境恶劣、人文环境复杂、经济发展落后。下图为东北三省边境各县域人口数量增长状况及其变化率。

    (1)、分析东北三省边境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
    (2)、指出边境地区人口变化对当地的不利影响。
    (3)、试说出东北三省边境地区降低人口风险的应对措施。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已被提升到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要求较高)作为数据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的容器在全球数据价值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布局受市场需求、成本、政策等因素影响。在聚集力与分散力的共同作用下,全球数据中心形成了聚集增长、点状生长和邻近扩张等模式(图)。全球尺度上,多数地区表现为聚集增长,形成三大增长核心,而非洲地区仍处于点状生长模式阶段。城市尺度上,数据中心在发展初期在某些城市聚集,之后出现向周边邻近城市扩张的空间扩张方式,并循环反复。

    (1)、描述点状生长模式数据中心的布局特征,并据此分析非洲地区仍处于点状生长模式阶段的原因。
    (2)、阐述数据中心在发展初期在某些城市聚集,之后向周边邻近城市扩张并循环反复的区位选择过程。
    (3)、简述数据中心的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 12、嘉陵江青居曲流因呈359°的“Ω”型而闻名。这里有着许多传说,如“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生活富足太平,如同生活在平安坝”、“岸上一袋烟,行船一整天”、“坐船去青居镇赶场,去也可以顺水,回也可以顺水”等。下图为青居曲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居曲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壳抬升,河流的下切侵蚀强

    ②烟山阻挡,迫使河流流向改变

    ③凹岸的水流速度明显快于凸岸

    ④凹岸不断沉积,凸岸不断侵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下列传说流传的地区,最有可能的是( )
    A、甲地,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 B、乙地,生活富足太平,如同生活在平安坝 C、上码头到丙地,岸上一袋烟,行船一整天 D、曲水乡坐船去青居镇赶场,去也可以顺水,回也可以顺水
  • 13、尼日尔河是非洲西部最长的河流,其每年带到入海口的泥沙量达4000万—6700万吨,使得入海口不断向外海延伸,河口三角洲上汊流密布。河流下游(杰巴以下地区)每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在6—9月,另一次在12月至次年2月。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尼日尔河下游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形成汛期的主要原因是( )
    A、下游支流有大量水汇入 B、上游雨季水量逐渐抵达 C、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而降水丰沛 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降水丰沛
    (2)、尼日尔河河口三角洲上汊流密布,其成因主要是( )
    A、海浪侵蚀作用显著 B、三角洲上地势起伏较大 C、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 14、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经线的夹角,通常以目标物为轴心,以其正北方向为起点,以太阳入射方向为终点,顺时针测量得出,其取值范围是0°~360°。下图示意同一天甲、乙两地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 )
    A、甲、乙两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甲、乙两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C、甲地昼长比乙地长 D、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早
    (2)、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征是( )
    A、自赤道附近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 B、自 20°N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 C、自北回归线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 D、自 20°S地区向南北两极递减
    (3)、该日,甲地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方位角为 0°的原因是( )
    A、太阳刚露出地平线 B、甲地昼夜变化幅度小 C、甲地自转线速度快 D、太阳位于甲地正北方
  • 15、新疆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盆地最低处(下图),近年来罗布泊水位不断升高。当地居民利用“人放天养”的方式养殖黄油蟹(原产于珠江流域咸、淡水交界的海域)获得成功;每年农历6、7月刚经过三次脱壳(幼蟹到成蟹至少要脱5次壳)的“六月黄”成为餐桌“新宠”(螃蟹的传统旺季在中秋节前后),被端上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居民的餐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近年来罗布泊水位不断升高的原因表述不合理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塔里木盆地生态治理 C、流域内经济活动减少 D、入湖径流水资源的调配
    (2)、关于“六月黄”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居民餐桌“新宠”的原因不合理的是( )
    A、产品优质 B、市场需求量大 C、上市早 D、电商、直播带货等的宣传推广
  • 16、修建水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2)、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 17、表示意广西贵港市“七普”人口性别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0~14岁人口/万人

    15~64岁人口/万人

    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60.81

    53.31

    114.07

    138.99

    126.02

    110.29

    24.60

    27.89

    88.20

    113.73

    102.08

    111.41

    110.67

    105.14

    105.26

    (1)、推测贵港市20年后人口发展状况最可能是(   )
    A、人口流动性增强 B、单身人口占比增加 C、老龄化现象趋缓 D、女性老龄人口减少
    (2)、贵港市农村地区为缩小性别比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②使用高科技鉴定胎儿性别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④实行合村并镇,减少乡村数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8、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中CO2含量总体上呈现白天上升、夜间下降的变化规律。某研究小组对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典型岩溶草地土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O2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土壤中CO2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研究区2021年6月14-30日为无雨期,6月30日—7月20日为降雨期。下图示意研究区距地表20cm深度处6月14日和7月15日土壤中CO2含量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6月14日相比,7月15日夜间土壤CO2浓度下降缓慢,可能是因为该日(   )
    A、土壤中空气含量高 B、土壤CO2扩散慢 C、土壤温度下降慢 D、土壤孔隙度较小
    (2)、据图推测,6月14~30日该地土壤CO2含量随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是(   )
    A、螺旋下降 B、波动下降 C、波动上升 D、跳跃上升
    (3)、从碳循环的角度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判断,该地土壤向大气碳释放量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左)。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右)。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说明图左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研究表明,更新世以来,青海湖以东地区构造隆升,导致原本由西北流向东南的古倒淌河倒流,青海湖也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
    野外考察发现:
    (1)倒淌河水源补给主要为周边山地的冰雪融水;
    (2)花岗岩多出露在日月山(最高峰海拔4406m)、青海南山的北段和中段,野牛山和青海南山南段(最高峰海拔3816m)的岩性则为碎屑岩;
    (3)观测点①处河流沉积层中砾石磨圆度较差,观测点②处沉积层上部为风成黄土,下部为由粉砂及花岗岩成分的砾石组成的古倒淌河沉积物。如图示意青海湖周边地区地理事物。

    (1)、推测倒淌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日月山而非青海南山南段的原因。
    (2)、分析观测点①处河流沉积层中砾石磨圆度较差的原因。
    (3)、指出观测点①处沉积层中可以指示古倒淌河流向的沉积物,并解释原因。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