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科研团队在宁夏贺兰山某农牧场采用不同比例粉煤灰(火电厂燃烧煤炭时产生的粉状废料)添加在盐碱地中改良土地:首先通过活化反应把光滑的粉煤灰颗粒变成多刺颗粒,然后将多刺颗粒添加到盐碱地中,使板结的盐碱地变松散。下表为该科研团队用四种方案改良盐碱地后得到的土壤指标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方案

    盐碱土:粉煤灰

    毛管孔隙体积(%)

    可溶性盐(%)

    有机质(%)

    磷元素(mg/kg)

    4:1

    55.52

    0.51

    0.41

    12.64

    3:1

    57.48

    0.51

    0.46

    14.55

    5:25

    8.89

    0.48

    0.38

    13.91

    3:2

    63.40

    0.42

    0.35

    11.28

    (1)、粉煤灰对盐碱地的改良实验中,效果最佳的方案是(     )。
    A、 B、 C、 D、
    (2)、粉煤灰能够治理盐碱地的主要原因是(     )。
    A、调节改善土壤酸碱度 B、提高土壤矿物质含量 C、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D、提高土壤水分流动性
    (3)、为了保持土壤改良效果并提高经济效益,改良后的盐碱地更适宜种植(     )。
    A、水稻 B、青稞 C、果树 D、牧草
  • 2、斯瓦尔巴群岛是位于北冰洋上的极地自然群岛,岛上气候寒冷,约60%的土地由冰川覆盖,具备独特的极地风光与动植物种群,生态环境脆弱,对全球变暖响应敏感。下图示意“斯瓦尔巴群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斯瓦尔巴群岛生态环境较脆弱,是因为(     )
    A、动植物个体数量较少 B、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大 C、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D、受北极块状冰影响大
    (2)、甲处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征为(     )
    A、向北凸出 B、与海岸平行 C、向南凸出 D、与纬线平行
    (3)、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海域永久性块状冰分布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 B、沿岸河流注入大量淡水 C、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D、极地东风吹拂使其漂离
  • 3、长白山地下森林又称谷底林海,是长白山北坡海拔最低的景点,其形成与火山和地质活动有关。地下森林位于深谷之中,谷底长约3000米、宽约1000米,深谷两侧崖壁高50~60米,谷底分布有厚厚的苔藓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是(     )
    A、火山活动→沉积物积累→断裂下陷→森林形成 B、火山活动→断裂下陷→沉积物积累→森林形成 C、沉积物积累→断裂下陷→火山活动→森林形成 D、断裂下陷→火山活动→沉积物积累→森林形成
    (2)、地下森林树干底部多苔藓的自然原因是(     )
    A、表土流失,淤积谷底,土壤肥沃 B、距海较近,水汽充足,降水量大 C、谷地闭塞,热量充足,蒸发旺盛 D、地形凹陷,汇聚水汽,湿度较大
  • 4、赣州古城位于章江、贡江交汇处以南,三面环水,西北地势高,建有公共设施及民居,东部、南部低平,有多处天然水塘。城中地下沟渠发达且与章、贡两江相通,相通部分的坡度是平常水道的4倍,至今仍发挥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城内天然水塘主要布局在东部、南部,推测其作用为(     )
    A、水产养殖 B、取水灌溉 C、快速排涝 D、留地蓄洪
    (2)、地下沟渠与江河相通部分坡度较大,有利于(     )
    A、减少下渗 B、加快汇水 C、清除淤积 D、防止倒灌
    (3)、下列做法与赣州古城建设理念一致的是(     )
    A、人工填海造陆 B、打造雨水花园 C、硬化河流坡岸 D、完善地下管线
  • 5、围绕高铁站点而建的高铁新城促进了中心城区发展,也影响了城镇空间布局。高铁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分为副中心式、双城式和飞地式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别对应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为(     )
    A、飞地式、双城式、副中心式 B、副中心式、双城式、飞地式 C、双城式、副中心式、飞地式 D、副中心式、飞地式、双城式
    (2)、与乙模式相比,甲模式的土地利用最突出的优势是(     )
    A、利用率高 B、土地充足 C、地质稳定 D、成本较低
    (3)、丙模式中,设置交通廊道穿过中心城区与高铁新城,体现的布局思路是(     )

    ①轴向发展②单极发展③孤立发展④均衡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卡尔加里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艾伯塔省第一大城市,环境宜居。下图示意“2002~2022年卡尔加里人口增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卡尔加里2002~2022年人口数量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
    A、自然增长 B、省际迁移 C、国际迁移 D、省内迁移
    (2)、该市2022年人口增长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当年自然灾害较少 B、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C、降低国际迁入门槛 D、劳动力随产业转出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纳潮量是指一个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的体积,其大小反映了海湾的自净能力,决定海湾与外海的交换强度。图左为山东胶州湾面积及纳潮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2:有专家提出,从山东半岛南侧的胶州湾到北侧的莱州湾,在原有河道基础上拓宽加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运河。通航后可双向并行四艘船只,沟通渤海和黄海,并实现水体交换。图右为山东半岛及胶莱人工运河示意图。

       

    (1)、归纳胶州湾面积及纳潮量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原因。
    (2)、从建设及维护成本的角度,评价胶莱运河拓宽加深的条件。
    (3)、试从经济、生态等方面,分析胶莱人工运河修建的积极意义。
  • 8、某谷地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图为“该谷地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坡顶到沟谷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影响该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降水状况 C、土壤水分 D、坡度陡缓
    (3)、该地地带性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群落结构复杂 B、季相变化明显 C、植株粗壮茂密 D、叶面宽大肥厚
  • 9、下图为“某岛屿的西北—东南向的地形剖面以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岛屿东西海岸相距平均140km。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屿最可能是(     )
    A、 B、 C、 D、
    (2)、该岛屿(     )
    A、西坡林木茂盛,东坡多草坡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发旱涝灾害 C、东海岸受寒流影响,降水少 D、雨水充沛、热量充足,盛产甘蔗
  • 10、一年中总有某时刻世界上99%的人口都“沐浴在阳光之下”,其中83%的人处于白昼,16%的人处于曙暮光(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0~18°)中。下图为该时刻全球日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2时 B、16时 C、20时 D、24时
    (2)、4小时以后,图中四地岛屿中处于曙暮光区的是(     )
    A、 B、 C、 D、
  • 11、下图为某时期地质年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依次是(     )
    A、元古宙中生代 B、太古宙中生代 C、古生代中生代 D、古生代新生代
    (2)、乙的末期(     )
    A、原始哺乳动物灭绝 B、恐龙灭绝 C、被子植物繁盛 D、蕨类植物繁盛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茅尾海位于钦州湾北部,地区性大河钦江流经钦州市区后于此入海。茅尾海受陆地径流和潮流的综合作用。东岸以沙泥质海岸为主,适宜红树林生长,成为我国第二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西岸与北岸以人工海岸为主,以社坜养殖闻名。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该海域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下图为茅尾海及周边略图。

    (1)、结合茅尾海海陆轮廓,分析潮流对茅尾海水深分布的影响。
    (2)、简析造成该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类活动。
    (3)、列举在保护当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可用遥感监测的环境指标。
  • 13、下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
    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B、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 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
    (2)、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关于该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B、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 C、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 D、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
    (3)、该区域(     )
    A、土壤肥沃,为我国粮食主产区 B、河流径流量大,可能有凌汛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 14、2023年春晚舞蹈《碇步桥》灵感取材于浙江泰顺县仕水碇步桥。泰顺境内沟谷纵横,溪流交错,过溪涉水,多靠碇步。碇步上下两侧河滩均用卵石砌成,每隔数十米,埋有木桩和木框架用横木搭架,构成井字形,借以加固滩埠基础。滩埠基础就地取材采用自然石块,每齿分高低两级.黑白两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仕水碇步桥上下两侧河滩均用卵石砌成,主要是为了(     )
    A、提高枯水期河流的水位 B、加快丰水期河水流速 C、减少水流对桥的冲击 D、减少桥底的泥沙淤积
    (2)、加固滩埠基础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3)、仕水碇步桥每齿采用高低两级.黑白两色的作用是(     )
    A、低的一级可供丰水期行走 B、低的一级两侧行走方向不同 C、高的一级可供肩挑扁担者行走 D、高的一级方便独轮手推车通行
  • 15、2023年11月我国华北某地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天气变化,下图为该地某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次天气剧烈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台风
    (2)、乙时段,该地可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
    A、偏南风转东南风 B、风速由大变小 C、气温持续上升 D、空气污染加重
    (3)、甲时段以11:00为界,该气象站(     )
    A、先受冷气团后受暖气团影响 B、太阳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减弱 D、太阳高度角先增大后减小
  • 16、如图示意某日我国某城市北京时间12时室内太阳照射区,该日日出正东,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5: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
    A、甘肃省 B、山西省 C、山东省 D、黑龙江省
    (2)、该图的指向标最可能是(     )
    A、 B、 C、 D、
  • 17、下图示意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23°26'N,90°E)的观测者绘制的当地冬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天顶(Z)是观测者正上方的天空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观测者观测到的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A、 B、23°26' C、43° D、66°34'
    (2)、当达卡市地方时为9:00时,位于郑州市(35°N,114°E)的观测者可看到(     )
    A、太阳正从东南升起 B、太阳正从西南落下 C、子夜星辰布满天空 D、太阳大致位于东南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

       

    (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            (填甲或乙)位置,分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

    (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             (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             (填高或低),试从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措施。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柑橘是原产于我国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在我国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橘逾淮北而为枳”大致反映了古人对柑橘分布的认识,目前淮河依然是我国柑橘分布的北界。

    材料二:下图为“柑橘在世界的传播过程及分布北界示意图”。

    (1)写出柑橘从我国传播到国外的两种路径。

    (2)分析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柑橘分布北界的差异及其原因。

    (3)右图中③线是柑橘在日本分布的北界,与我国相比,纬度偏高,简述理由。

    材料三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岛上人口密度低,约70人/平方千米。2022年初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盛,北海道地区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4米。

    (4)2022年初暴风雪灾害对北海道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较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20、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的说是生物的进化史,化石很好的记录了关于动植物演化的一些史实,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有关图中地理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新生代后期 B、恐龙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 C、据丁地层可以推知其沉积时的环境是海洋环境 D、丁岩层比乙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晚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