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   )
    A、伊斯兰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 B、屋大维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D、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权
  • 2、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刹帝利 B、婆罗门 C、吠舍 D、首陀罗
  • 3、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此地有哈拉帕城市遗址 C、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D、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
  • 4、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
    A、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 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C、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 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 5、反侵略、反封建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其中,次投箱中烟土,再抛石灰煮之,烟灰汤沸,颗粒悉尽。……共历二十三日,全数殆尽销毁。”外国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农民起义的相关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851年初,洪秀全领导广西农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军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与清军和由外国人组成的洋枪队英勇作战,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山东、直隶一带的贫苦农民、手工业者等组成义和团,从事反帝斗争。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天津等地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材料三:

    ①全面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组织22场会战,毙伤日军85.9万余人
    ②据不完全统计,卢沟桥事变到抗战胜利期间,全世界华侨捐款(不包括华侨直接汇寄国内的资金和各种捐赠物资)达13.2亿元,回国参战的华侨远超万人
    ③1941年8月,美国人陈纳德创立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正式编入正规军,参加中国战场的战斗
    ④抗战期间,广大妇女积极行动,参与作战与救助,捐献和筹集钱款,制作和征募军需物品,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⑤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80多万关东军
    ⑥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曰伪军171.4 万余人
    (1)、写出材料一记录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
    (3)、依据材料四,围绕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提炼一个主题,并选择两个对应的史实。(史实只填写序号)
  • 6、民主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在荣氏家族的努力奋斗下,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材料三:19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写道: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快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材料四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节选自部编版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区“土地占有状况”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 7、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报》刊载了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它的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材料二:全国和第五战区轰轰烈烈的团结抗战局面,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不会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役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董助才《中共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东北民众及未走之东北军组建抗日义勇军,仅1932年1月就袭击日占城市30多次。各地学生开展集会游行,宣传抗日。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战的分水岭,它发生后,各界人民纷纷募捐大批物品,慰劳抗战将士;800多万华侨平均每月捐款2000多万元。

    -摘编自李宏生主编《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儿庄战役对民族觉醒和民族抗争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民众抗击日本侵略的方式。材料中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战的分水岭”,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三:1840年以后,意识到落后的中华民族求知若渴,四处寻找老师,学习美国、日本、苏联等不少国家,最后还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足以表明,强调“中国特色”在解决自身问题上,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

    -摘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根据材料一,列举资产阶级为民族复兴进行的“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尝试”在中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三个角度归纳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的道路”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
  •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什么运动时期?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中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证明材料二中“武汉是英雄的城市”这一结论。
  • 10、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鲁迅《狂人日记》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茅盾《愚公移山》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 11、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是指(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 12、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毫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中共七大召开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
  • 13、下面为敌后战场抗击日军所占比例简表。由此可以看出1938年后( )
    时间 抗击侵华日军所占比例
    1938年 58.8%
    1939年 63%
    1941年 75%
    A、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正面战场 C、国民党已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D、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
  • 14、“1937年9月这时红军刚改编为第八路军,也在向山西前线开进,八路军主要在敌军侧后进行游击战…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的“首战”是指(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豫湘桂战役
  • 15、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他们纷纷参加了( )
    A、新文化运动 B、东北抗日联军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 16、陕西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发生在陕西的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B、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D、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 17、“3月21日夜,中央红军以突然行动闪电式四渡赤水,突出重围。”该行动发生在( )
    A、武昌起义时 B、长征途中 C、淞沪会战时 D、秋收起义中
  • 18、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事件的时间轴,其中“?”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会宁会师 C、西安事变 D、皖浙起义
  • 19、以下示意图是某同学所做笔记,其中①处应为( )

    A、“二次革命” B、井冈山会师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 20、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下面符合“组织的反应”的是( )
    A、洋务派的形成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维新派的出现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上一页 698 699 700 701 7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