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阅读“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图”,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
2、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县制创立,控制基层 B、学派林立,繁荣学术 C、中央集权,创新制度 D、削藩推行,消除叛乱 -
3、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 )
时间
大事
前136年
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
前134年
兴办太学,礼聘名师教育天下学子
前124年
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弟子按成绩授予相应官职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加强国家经济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
4、《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芈月的姐姐在前往秦国的途中生病了,芈月拿着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看懂楚文的人,但是不敢配药给芈月,因为药材的剂量不对。”秦统一后,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哪些可以解决芈月遇到的上述问题( )
①秦始皇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始皇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把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5、“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圣人作,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材料体现的是(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
6、下面该单元的主题是( )
第二单元___________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3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原始的农耕社会 C、华夏之祖的传说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7、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共同印证了我国原始居民( )

河姆渡遗址
猪纹陶钵

仰韶遗址
鱼鸟纹彩壶

马家窑遗址
舞蹈纹彩陶盆
A、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B、会制作陶器 C、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D、会农业种植 -
8、“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9、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材料二: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临事制刑,不豫设法”,可以随意对平民及新兴地主用刑。即使有人制定了一些法律,也会被贵族所垄断,不能让百姓知道,便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公元前 536 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罗马建立共和国后,贵族常常利用对习惯法的解释权,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平民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 450 年左右……将制定的法律刻在青铜板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材料三:他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法大全》。
材料四:下表是根据 13 世纪西欧庄园法庭留下的记录整理而成。
(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典?该法典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何地位?(2)、据材料二,比较铸刑鼎与制定《十二铜表法》的相同之处。(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大全》的历史影响。(4)、根据材料四,归纳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的特点。 -
10、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的作用】
材料一:见下表
时间
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
人物
A_________
民主政治表现
①官员产生: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②10 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
③权力机构:B__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
意义
C_________
【思想的推动】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远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科技的力量】材料三:
图 1:英国资本总额变化(万英镑) 图 2:19 世纪英国的海外贸易

图 3:正在工厂劳动的工人 图 4:19 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1)、阅读材料一,写出表格中 A、B、C 处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3)、结合材料三中的图片信息,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
11、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花齐放】材料一:

世界三大轴心文明示意图
轴心时代: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在北纬 30 度左右,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这一时期世界不同区域形成了三大轴心文明,即中国先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
——摘编自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交流互鉴】
材料二:

【多元一体】
材料三: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请分别列举一例史实印证 B、C 两处轴心文明在思想上的文明成就。(2)、运用材料二中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开始文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发展、交流和互鉴的认识。 -
12、下图中 A、B 两处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中 A 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建立巴黎公社 D、启蒙运动 -
1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文艺复兴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B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大学的兴起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罗马民法大全》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A、A B、B C、C D、D -
14、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推动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C、彻底解决欧洲反法联盟威胁 D、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
15、《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 C、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国王征税触动了新贵族的利益
-
16、学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后,某同学制作了思维导图(右图)其中“?”处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 B、庄园经济的发展 C、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 D、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7、对比日本大化改新与 8 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其共同之处是(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实行无条件的土地分封 C、得到土地的人提供兵役服务 D、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
18、下图为全球殖民地占陆地面积的比例变化表。在①阶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西班牙和葡萄牙 -
19、英国历史学家 A·R 布恩认为,他最大的功绩是“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这一观点集中反映了( )A、阿拉伯帝国对人类文化的传播 B、十字军东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C、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的兼容并蓄 D、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20、下表摘自 M·史密斯《土地、血缘关系和生活周期》,记录了英国德比郡庄园里雇工队伍的变化,由此可知( )
年份
1363
1381
1445
1520
身份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总计
105
56
124
83
74
74
50
58
雇工占比
35%
40%
50%
54%
A、庄园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 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始出现 C、庄园附近的垦殖运动不断发展 D、集中的手工工场不断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