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然环境会影响当地的建筑风格,如图民居是中国南部某地形区的吊脚楼,该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 2、聚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南方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与之有关的因素是(  ) 
    A、矿产 B、森林 C、河流 D、草原
  • 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份鲜活的“红色教材”。足迹所到的安徽和江西主要为徽派建筑(下图),由于民俗文化的影响,徽派建筑大门朝北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徽派建筑群所在地(  )
    A、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B、河流众多,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冬季多雪 D、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2)、徽派建筑(  )
    A、造型美观独特,可以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 B、墙体厚实,以适应较大的气温日变化 C、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风的侵袭 D、屋顶坡度大,主要为了减少屋顶积雪
  • 4、2021年暑假,小罗和爸爸去马来西亚旅游,他最有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
    A、琳琅满目的牛奶制品 B、低矮的冰屋 C、狮子追逐斑马的场景 D、林立的高架屋
  • 5、千脚落地房是云南怒江、贡山等地的传统民居。当地地质不稳,森林丰富,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这些木桩像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得名千脚落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千脚落地房最佳建房时间,主要原因是(  )
    A、农闲时节,时间充足 B、适宜伐木,建材丰富 C、晴天较多,利于施工 D、坡体稳定,便于打桩
    (2)、千脚落地房成为当地主要民居的原因是该地区(  )
    A、喀斯特地貌广布 B、气候湿热,岩石裸露 C、气候干旱适合修建 D、地势崎岖且林木资源丰富
  • 6、我国南方地区房顶坡度大的原因主要是 (  )  
    A、降水多 B、降水少 C、气温高 D、气温低
  • 7、自然环境会影响民居,下列关于各地代表性的民居不正确的是(  )  
    A、云南西双版纳——竹楼 B、江南水乡——蒙古包 C、华北平原——四合院 D、黄土高原——窑洞
  • 8、剪纸是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图示意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民居景观反映的自然特征是()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崎岖,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稀少
    (2)、该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A、准噶尔盆地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三角洲
  • 9、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地现存留着一种古老的民居——船型屋。它是一种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民居形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船型屋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B、 C、 D、
    (2)、下列与船型屋的建筑形式形成无关的是(  )
    A、为了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 B、茅草屋顶可以防潮、隔热 C、有利于就地取材,便于排除积雪 D、架空的结构可以防湿、防瘴、防雨
    (3)、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利用特色,发展旅游业 B、加速推广建造,扩大民居规模 C、拆迁合并,集中发展 D、留存文化遗迹,加快工业化进程
  • 10、下列聚落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是()  
    A、 B、 C、 D、
  • 11、民居特色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图1为四种气候类型资料图,图2为东南亚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2中,民居特色与图1中____气候类型资料相符合。(  )
    A、 B、 C、 D、
    (2)、该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可以概括为(  )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干热
  • 12、人类的服饰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服饰的基本功能有(  )

    ①抵御寒暑        ②减少日晒        ③遮挡风雨        ④美化自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3、下列选项所示民居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 14、木刻楞房(如下图)是某国某民族典型的民居,建筑方法为:先用石头打基础,再用木头垒墙,两根木头之间垫苔藓。墙壁较厚,多在50cm以上。该民居所用木材大多用手斧雕刻加工,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民居所在地区冬季(  )
    A、温和多雨 B、低温少雨 C、寒冷多雪 D、阴冷干燥
    (2)、木刻楞房的木材之间垫有苔藓主要是为了(  )
    A、降低造价 B、防风御寒 C、加固房屋 D、抵御野兽
    (3)、该民居最可能分布在(  )
    A、澳大利亚 B、俄罗斯 C、印度 D、巴西
  • 15、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读“我国四幅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A、 B、 C、 D、
    (2)、下列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相符的是(  )
    A、①墙体薄-终年高温 B、②易拆卸-草原广布 C、③木质屋-年温差小 D、④屋顶平-气候湿热
  • 16、亚洲范围广大,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差异显著,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  )的生活景观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 D、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2)、该景观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特点
    A、气干燥,降水稀少 B、气候严寒,森林密布 C、气候湿热,多河湖 D、气候湿热,多降雨
  • 17、读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以北民居示意图,北方民居庭院面积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庭院小且多有楼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南北方民居庭院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 B、北方比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南、北方地形的差异 D、南北方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的差异
    (2)、南方民居多临水而建,对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运便利 B、用水方便 C、地势低平 D、防洪减灾
  • 18、传统民居可以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列民居位于东南亚的是(  )
    A、 B、 C、 D、
  • 19、西江千户苗赛位于黔东南谷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制其实的“生态建筑”。读西江千户苗塞的景观图(左图)和当地气候资科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当地房屋分布呈梯状逐级抬升的自然条件是(  )
    A、交通条件 B、水源条件 C、气候条件 D、地形条件
    (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窗户多、对外散开利于通风散热             ②土石材料建房,就地取材

    ③墙体较厚,有利于防寒保暖                    ④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0、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是因为(  )
    A、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于健身 B、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C、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的习惯 D、四川为半干旱地区,有利于辣椒晾晒
上一页 555 556 557 558 5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