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斯巴达克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化的发展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
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一时期主政的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斯巴达克 C、凯撒 D、查理大帝
-
3、下图所示体现了古希腊人( )
A、重视体育活动 B、追求思想自由 C、培养公民意识 D、提倡男女平等 -
4、“这是全盛的雅典,这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雅典。”这一时期雅典的主政者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
-
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体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6、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夏天举行。奥运会发源于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指的是(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
-
7、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是在( )A、梭伦时代 B、庞贝时代 C、庇西特拉图时代 D、伯里克利时代
-
8、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主政者是( )A、图特摩斯三世 B、查理曼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二世
-
9、材料解析题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
10、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清朝在中央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前代的类似机构通常为礼部下属,而清朝的理藩院直接受皇帝领导。出于统治边疆民族地区的需要,清廷大力推行民族立法工作。嘉庆年间,修成《理藩院则例》,这是一部适用于各个边疆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法规。此外,清廷也针对不同边疆地区颁布了一些区域性立法,例如《回疆则例》、《西藏善后章程》等多部法规。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
材料四: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疆域是哪个朝代的?为了加强对A、B两地的管理,这个朝代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3)、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面对分裂势力,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帝70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来京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乾隆帝并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乾隆帝所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今天的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所示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哪些?(5)、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
12、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清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其治策主要形成于康熙初年,在康雍乾时期(1662年-1795年)至于宪备,这一时期清廷把较多的精力用于巩固和经营边疆地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清朝在西北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并统一天山北路和南疆;在东北地区清朝加强对俄国蚕食行为的抵抗,通过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的东段边界。雍正帝在西藏始设驻藏大臣。这些做法主要是为巩固边疆地区并加强管理,注意防范来自北部的侵略和威胁……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治策均有重大改变,即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妥协退让,导致边疆地区不断丧权失地……
——摘编自方铁《边疆民族史探究》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清朝前期较为积极的治边思想主要形成于康熙初年,后日益完备。(2)、康雍乾时期,清朝在安定边疆和抵抗外来侵略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3)、17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防.(4)、17、18世纪,清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清朝统治者在治边思想及其治策上,始终保持了一致性。 -
13、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很多旅游景点是历史的再现和纪念。识读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下图是在平定哪一叛乱之后设置的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下图西黄寺是清王朝为达赖五世修建的,它见证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3)、下图须弥福寿庙位于哪里?它是清朝哪位皇帝为谁修建的? -
14、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反映了元朝的统一(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形成了国家认同 C、推动了经济发展 D、维护了国家统一
-
15、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下列属于元朝对西藏“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的是( )A、设立驻藏大臣 B、设立宣政院 C、设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
-
16、清朝的统治者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采取“因俗而治”的方式来处理民族关系。以下最能体现这种理念的是( )A、签订《尼布楚条约》 B、设立北庭都元帅府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
17、学者郑石桥指出:“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趋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此观点表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是( )A、皇权掌管中央机构,相权主管地方行政,两者互相监督 B、丞相为百官之首,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不可或缺的助手 C、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 D、宰相由充当皇帝顾问到主持朝政,最后完全架空了皇帝
-
18、据《太祖实录》记载,明朝丞相胡惟庸常“不奏而行”“先取奏章视之”。这些行为在洪武十年以前都属于丞相分内职权,但之后却被定为越权。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加强舆论控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化专制皇权 D、缓解丞相压力
-
19、建立年号是中原正统王朝的重要标志之一。蒙古自成吉思汗起到元宪宗蒙哥,一直没有建立年号。1260年,忽必烈建立年号“中统”,这反映了忽必烈( )A、延续草原的传统 B、建立元朝的壮举 C、统一中国的决心 D、征服世界的野心
-
20、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宣政院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置西域都护府 D、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