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下列关于城市的特色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 ( )A、王府井是北京的主要商业区之一 B、中关村是北京的高新技术园区 C、北京的主要城市功能是经济活动 D、西安在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
-
2、读浙江省绍兴市区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能看出该区域( )①工业基础比较雄厚
②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③开展政治活动为主
④集各种功能于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关于A、B两处的城市功能,叙述正确的( )①A为文教区
②B为工业区
③A是生活区
④B为商业、旅游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下列图片,能反映城市景观的是( )A、
B、
C、
D、
-
4、关于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之间的内在关系,表述正确的( )A、乡村聚落必然会发展成为城市聚落 B、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C、有从商居民的乡村聚落就是城市聚落 D、乡村聚落是为适应城市聚落而兴起的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6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九次高官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与会各方表示继续深化睦邻友好和团结互信,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推动澜湄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见下图)。
(1)、根据材料二,写出参加材料一所述会议的国家名称。(2)、写出图中澜沧江——湄公河的流向及注入的大洋。(3)、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是甲地的生产特色,试分析形成该生产特色的自然条件。从人地关系角度,我们从中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
6、泰国香米之所以“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下图,你认为泰国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3-4月 B、7-8月 C、9-10月 D、12月至次年1月 -
7、体现越南稻作文化印记的风俗活动是( )A、御耕节 B、镇上的米铺 C、高脚屋 D、水上木偶戏
-
8、下列照片中最有可能拍自湄公河平原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读中南半岛局部图,回答问题。
(1)、湄公河平原位于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湄公河注入的海洋是( )A、南海 B、泰国湾 C、孟加拉湾 D、印度洋(3)、关于中南半岛上城市、河流、山脉、水稻主产区等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描述的是( )①城市沿河分布
②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③水稻主产区沿河、沿海分布
④河流自南向北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对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稻生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插秧和收割时最忙碌 B、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由村民协作完成 C、传统民居通常以竹、木为主要建材,注重通风散热 D、收割季节会雇用大量的工人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 -
10、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链接: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小麦有春小麦与冬小麦之分,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比春小麦更需要热量: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比小麦更需要热量和水分,地势低平处更适宜水稻的生长。
(1)、图1中沿着40°N的A、B、C三地年降水量的正确排列是:→→。(填字母)(2)、图2中的D为河,向南注入湾。根据图2信息,我们可以判断D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3)、图3中甲、乙同为美国小麦带,其中种植冬小麦的是 (填甲或乙)。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述你的判断理由:。(4)、图3中甲、乙两处小麦带共同的农业生产特点是。(5)、图3中丙地的主要农作物是。结合图1、图2中的信息,分析丙地种植该农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 -
11、列表比较法是学习地理的常用方法。学完《家住平原》一课后,小王同学列表如下。据此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湄公河平原
美国中部大平原
自然条件
①终年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
主要作物
水稻
②小麦、玉米、大豆
生产特点
人工劳动
③机械化耕作
劳动力投入
④多
少
(1)、小王已经填写的①②③④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内容适合在表格空白处填写的有( )①地势低平
②交通发达
③土壤肥沃
④高温多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商品性农业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读下面美国沿35° 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各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为太平洋
②乙为落基山脉
③丙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④丁为印度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该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A、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D、东侧高西侧低(3)、图中A区域与湄公河平原都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两地区的相似之处有(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②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③人口稠密,劳力充沛
④终年高温,雨热同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202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5.13亿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中国石油进口的前五大来源国
序号
国家
万吨
1
沙特阿拉伯
8756.83
2
俄罗斯
7964.24
3
伊拉克
5407.94
4
阿曼
4481.62
5
安哥拉
3915.49
(1)、图中A为地区,居民主要属于人种,大多信仰教,宗教活动一般在举行(填宗教建筑)。2021 年中国石油进口的前五大来源国中,位于A地区的国家有、、。(2)、下面是船员小王从A地到我国某港口的航行日记片段,请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将日记内容补充完整。航行日记
12月1日:我们的油轮从巴士拉港出发,驶出波斯湾后,我们进入了海 。
12月4日:这几天我们一直航行在洋上,途中遇见别国的许多向东
航行的油轮,它们大多来自我国东面的海上邻国。
12月10日:今天我们的油轮驶入海峡,这里过往的船只数量很多。我们靠岸休整了一天,感觉这里的天气非常(填“凉爽”或“闷热”)。
(3)、A地区的主要石油生产国从石油出口中赚取了大量外汇,成为了富裕国家。但是这些国家都在为未来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你认为有这个必要吗?为什么? -
15、某地区气候干燥,黄沙滚滚,但在它严酷的地表下面,却蕴藏着宝贵的资源——石油,且储量为世界之最。当地人把这些资源称为“黑色的金子”。据此回答问题。(1)、材料中的这个地区位于( )A、波斯湾沿岸 B、里海沿岸 C、红海沿岸 D、黑海沿岸(2)、读下图,2021年世界十大原油生产国中,属于该地区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3)、该地区的石油运往西欧的最短航线经过 ( )A、非洲好望角 B、马六甲海峽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 -
16、某年1月,浙江省某市考察团赴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进行商务考察,小明的爸爸是随团翻译。据此回答问题。
(1)、小明爸爸的目的地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作为随团翻译,小明的爸爸除了母语外,还要精通的语言是( )A、英语 B、阿拉伯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3)、出发前,妈妈让小明的爸爸多带一些御寒的衣服。小明却说不需要,建议爸爸不如多带些衬衫。对此,你认为小明的爸爸应( )A、妈妈,因为一月是冬季,比较寒冷 B、小明,因为目的地是热带季风气候 C、小明,因为目的地是热带沙漠气候 D、妈妈,因为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不大(4)、小明的爸爸回国后,向小明描述了他在利雅得的所见所闻。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①传统乡村民居墙厚窗小
②河流稀少,水资源很缺乏
③海边到处飘扬着鲤鱼旗
④居民大多肤色白,鼻梁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通过爸爸的介绍,小明还知道了“沙特阿拉伯”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沙特”是“幸福”的意思,“阿拉伯”则指“沙漠",意为“幸福的沙漠”。你觉得当前沙特阿拉伯的“幸福”主要是指( )A、适宜生活的自然环境 B、一支支骆驼商队带回来域外珍宝 C、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D、一艘艘油轮带回来巨额外汇收入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色列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气候干热,降水少,光照强,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这个原来的“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右图为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以色列能源短缺,93%的能源依赖进口。目前,能源消费以煤、天然气、原油为主。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新能源,按照规划,2020 年可再生能源的结构组成大约为太阳能49%,风能30%,生物燃料21%。
(1)、据图描述以色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2)、根据材料一可知,以色列从“不毛之地”到“花果之乡”要解决的是哪些重要问题?为此,该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从材料二可知,以色列规划使用的新能源以什么为主?请根据材料一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
18、以色列虽是面积小国,却是农业大国。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改变世界农业的奇迹。据此回答问题。(1)、关于以色列灌溉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南部地区
②田野安装监测用水状况的水表
③大力发展了滴灌和喷灌技术
④污水净化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以色列种植的作物中,能忍受含盐较高的水,且极富经济价值的是( )A、
B、
C、
D、
(3)、以色列种植的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有( )①节水
②耐寒
③高耗水
④高附加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读以色列海水和半咸水淡化厂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海水主要来自( )A、黑海 B、红海 C、里海 D、地中海(2)、半咸水淡化厂大致分布在( )①沿海地区
②内陆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沿河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把半威水淡化厂建在这里的原因是这里( )①靠近海边,取水方便
②干旱少雨,水资源非常缺乏
③片片绿洲,人口集中
④土壤肥沃,宜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见图1),最南到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S),最北到肯尼亚的基塔菜(1°01'N)。
(1)、从纬度看,基塔莱位于半球,多多马位于半球。(2)、基塔莱与多多马均为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3)、每年的5-10月和11月至次年4月,马赛人的游牧路线是如何变化的?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游牧路线发生变化的原因。(4)、位于赤道附近的地方一般气候比较炎热,但乞力马扎罗山却被“雪冠”覆盖,被视为“奇景”(见图2)。结合图1,分析乞力马扎罗山“雪冠奇景”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