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阅读图A、图B,回答问题。

    (1)、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图的比例尺大,图表示的实地范围较大,图的内容较详细。
    (2)、两幅地图采用的定向依据均是。由图A可知,良渚古城遗址位于市;由图B可知,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瓶窑车站的方向,图中瓶仓大道的大致走向是
    (3)、从地图的三要素来看,图A比图B缺少的要素是
  • 2、读下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该图使人一目了然,是因为它具备了( )

    ①方向

    ②比例尺

    ③河流

    ④图例和注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图中清水河的流向大致( )
    A、自北向南流 B、自东北向西南流 C、自南向北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3)、对图中比例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20米 B、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20千米 C、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2000米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2000千米
    (4)、小明说他家所在居民区的周围都是水田。据此判断,小明家应该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上学途中,有人向小丽(位置见图示)打听食品厂的位置及行走路线。小丽的描述中正确( )

    ①食品厂大致在我的西方

    ②先向南走到明阳路,右转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再向右转往前走就行

    ③沿途您会经过村委会、学校、卫生院

    ④您大概要走400米左右路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初一新生军训期间,某班同学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当面朝正南方的同学们接到教官“向右转”的指令后,同学们将面朝(    )

    A、正东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北方
  • 4、小明同学家住朝阳社区。学完第一课后,他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我爱社区”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

    面积与人口

    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1万

    公共设施

    草坪面积

    600平方米

    路边停车位

    80个

    时政宣传窗

    1个

    服务设施

    学校

    幼儿园1所、小学0所、中学0所

    医院

    1所

    超市、银行

    0个

    老年活动中心

    1个

    根据小明对朝阳社区的调查结果,你认为该社区的哪些功能还需要加强?并请举例说明应如何加强。

  •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外出的人总是对家乡有着无尽的思念,这缘于他(    )
    A、邻里关系不和睦 B、对家乡的认同感 C、不喜欢外地环境 D、对异乡的排斥感
  • 6、疫情期间,社区筑起了家门口的第一道防线。回答问题。
    (1)、下侧照片拍摄于小王所在社区的门口,这反映了社区(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2)、小李所在社区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社区开展“家庭美食大比拼”“优良家风征集”“防疫知识竞赛”等线上活动,为居民送上抗疫“精神食粮”。这体现了社区的(    )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3)、疫情期间,如果发现社区里有人不按规定把废弃口罩投放在废弃口罩专用桶里,你应(    )
    A、转身走开,少管闲事 B、随波逐流,大家省事 C、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D、文明劝阻,帮助纠正
  • 7、以下关于社区的说法,正确(    )
    A、农村聚落里,不可能存在社区 B、社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区 C、一座城市里往往只有一个社区 D、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一-起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雨

    我家住在张村。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茶叶和山核桃是我们的特产。乡亲们最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茶叶和山核桃丰收的季节。由于质量好,它们大都被销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这里邻里之间如同兄弟姐妹,走动得很频繁。

    小强

    我家在杭州,步行到西湖只需20 分钟。我家边上既有综合性的大商场,又有名特商品的专卖店。在这里,你可以采购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西湖边,大街上每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1)、小雨和小强描述的分别属于什么聚落?
    (2)、按功能划分,杭州的西湖属于什么功能区?
    (3)、张村和杭州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吗?联系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 9、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信息交流的( )
    A、金华市的酥饼销往北京、上海 B、浙江省王老师赴四川省去支教 C、小明的哥哥.上网查询高考志愿 D、浙江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
  • 10、来自西藏的小慕到宁波某校西藏班求学。宁波的青山绿水是小慕从未见过的,各类海鲜是小慕从未品尝过的,但小慕却吃不惯。据此回答问题。
    (1)、小慕异地求学属于区域之间的(    )
    A、经济交流 B、物产交流 C、文化交流 D、人才交流
    (2)、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区域之间应该相互封闭

    ②西藏与宁波两地存在着较大差异

    ③区域之间可以相互联系

    ④两地自然条件不同导致物产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家住农村的王大妈种了一亩蔬菜,她每天采摘后拿到市区的菜市场售卖。市民们很喜欢王大妈种的有机蔬菜。卖完之后,王大妈有时会去附近的水果超市买一些产自外地的时令水果带回家。据此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城乡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②城市和乡村的生活已经一样了

    ③王大妈往来于不同的区域之间

    ④区域之间联系能实现优势互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材料所体现的区域联系主要是(    )
    A、物产 B、人才 C、信息 D、技术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学期开始了,小夏和小袁谈起假期的研学旅行,对旅途中看到的不同类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了讨论。

    小夏:我们去了水乡乌镇,发现我国南方夏季高温,降水较多,旧式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

    小袁:我们到延安玩了几天,发现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挖窑洞居住,这样既可节省材料,窑洞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1)、A、B两图中,图是小夏看到的江南水乡的景观,图是小袁看到的黄土高原的景观。
    (2)、根据小夏和小袁的讨论,请概述两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13、乡村聚落类型各有不同,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也各不相同。下列搭配正确的(    )

    ①农村一种植

    ②林场一放牧

    ③渔村一捕鱼

    ④牧村一伐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形成下图这种生产方式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平原 B、草原 C、山地 D、沙漠
  • 15、从下图民居中可以推断,该地居民特别注意(   )

    ①防寒保暖

    ②通风散热

    ③防潮防湿

    ④防沙防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2022年暑期,某校“追溯红色印记,访谈红色人物”实践队走进金华市武义县水碓后村(见照片),通过寻访红色印记,了解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乡村建设出言献策。回答问题。

    (1)、通过照片,可看出水碓后村( )

    ①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②沿山谷呈团状分布

    ③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④沿河流呈团状分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水碓后村的传统民居屋顶多呈尖顶,坡度大。这可能是因为这里(    )
    A、温差大 B、天气热 C、风沙猛 D、降水多
  • 17、一般来说,聚落可分(    )
    A、乡村与牧村 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 D、乡村与城市
  • 18、读右侧的“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处聚落都属于聚落。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甲、乙、丙三处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甲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 19、读图A、图B,回答问题。

    (1)、图A表示聚落,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图B表示聚落,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
    (2)、从出现的时间来看,聚落晚于聚落。(填A或B)
    (3)、将下列字母填写在表中适当的位置。

    a.大型超市b.养殖场c.立交桥d.林场

    e.市政府f.果园g.高等院校h.农田

    聚落

    主要景观

    A

    B

    (4)、图A和图B的景观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20、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

    ②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

    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

    ④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447 448 449 450 4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