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
-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
- 浙江省嘉兴市稚川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独立作业测试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
1、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将有法可依。读右图,完成问题。(1)、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 )A、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B、人口稠密,需水量大 C、地上悬河, 支流稀少 D、工业发达,污染严重(2)、合理开发黄河,依法保护生态。以下符合这一理念的有( )
①青海省水能丰富,兴修水利 ②银川市塞上江南,农业灌溉
③太原市煤炭众多,毁林开山 ④山东省地势低平,围湖造田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许多地理界线。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界线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关于此线叙述错误的是( )A、此线以东是非季风区,以西是季风区 B、此线大致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C、此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此线以东的河流多属于外流河,以西的河流多属于内流河(2)、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关于我国人口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界线b大致从黑龙江省的漠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C、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D、我国人口的分布以界线b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
3、“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是二十世纪末由中国渔民发现的,考古学家推断该船应是800多年前的冬天从泉州出发航行到华光礁时触礁沉没。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该船从泉州出发至华光礁,途中航行状况和气温变化状况分别是( )A、逆风 降低 B、顺风 升高 C、逆风 升高 D、顺风 降低(2)、关于图中岛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永兴岛位于黄岩岛的西北方 B、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 C、海南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 D、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曾母暗沙(3)、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壮族(4)、图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乙是( )A、越南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
4、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大,山地所占面积最大。( )
-
5、中国是个大家庭,是一个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
6、以下省级行政区简称与河流有关:黑、辽、闽、赣、湘。( )
-
7、我国南北跨度约49°,导致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
-
8、台湾,山脉多位于岛屿东中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 )
-
9、四川盆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周山脉环绕,具有冬暖、春热、夏早的特点。( )
-
10、上海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美称,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 )
-
1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建城已有3000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型号手机生产示意图。
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近年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澜湄国家依托于 2017年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开展了澜湄水环境治理圆桌对话等卓有成效的交流活动。2024年5月 28日,2024年“澜湄周”活动——绿色澜湄计划:澜湄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共享圆桌对话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材料三: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比如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供疫苗援助、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参与环境保护、 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1)、从上图可知,该手机需要共同完成。此例说明,21 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的世界。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是:。(2)、为什么澜湄国家要共同制定绿色澜湄计划?(3)、材料三说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两类国家的世界人口构成和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情况。
材料二:来自Ⅰ类国家的纳采亚和许多印度孩子一样,全家住在一个简陋的木屋里,虽然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他只得帮助爸爸摆摊卖水果。
材料三:来自Ⅱ类国家的麦克同许多美国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属于自己的房间,假期可随父母去各地旅游。
(1)、 材料一中的Ⅰ类国家指 , 该类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Ⅱ类国家是指。(2)、在国际上,我们把Ⅰ类国家和Ⅱ类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3)、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Ⅰ类国家和Ⅱ类国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4)、你认为Ⅰ类国家可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
14、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 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读图,完成下题。(1)、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美国、中国 B、美国、韩国 C、中国、美国 D、韩国、美国(2)、要实现“碳中和”,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下列关于国际合作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使我国经济建设面临诸多威胁与挑战 B、有利于将我国建设得更绿色更可持续 C、增强了我国主导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 D、明显加大了我国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性
-
15、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和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之间的各项合作称为 ( )A、南北合作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
16、2024年5月 25 日,X8157次中欧班列(西安一马拉舍维奇)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对于中欧班列,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B、主要采取了水陆联运的方式 C、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的优势 D、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
17、读下表,回答下题。
国家名称
澳大利亚
美国
瑞士
安哥拉
人类发展指数
0.946
0.927
0.967
0.587
(1)、上述国家与所在大洲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澳大利亚—大洋洲 B、美国—欧洲 C、瑞士—北美洲 D、安哥拉—南美洲(2)、上述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澳大利亚 B、美国 C、瑞士 D、安哥拉 -
18、课间,小明和周围的同学就发展的主题进行了交流。有两位同学的观点出现了错误,这两位同学是( )
小明: 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小红: 不同国家和地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发展水平差异不大。
小芳: 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 而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低。
小强: 人类发展指数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受教育程度计算的。
A、小明和小红 B、小明和小芳 C、小芳和小强 D、小红和小强 -
19、《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保护大气臭氧层的全球协议。( )
-
20、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