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由一节节的连起来的 , 将它们分为动物和动物两大类。
  • 2、研究“我们的呼吸”。

    肺是我们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下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相关器官工作的示意图。

    (1)、吸气时,气体经过呼吸器官的正确顺序是(       )。
    A、鼻腔→肺→支气管→气管 B、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C、气管→支气管→肺→鼻腔 D、肺→支气管→气管→鼻腔
    (2)、呼气时,胸腔和腹部的状态发生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
    A、胸部扩张,腹部收缩 B、胸部扩张,腹部放松 C、胸部收缩,腹部收缩 D、胸部收缩,腹部放松
    (3)、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于肺活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活量是指肺的大小 B、肺活量是指憋气的时间长短 C、肺活量是指呼出气体的量 D、肺活量是指深吸一口气,然后尽最大努力呼出气体的量
    (4)、肺活量大的人,一般会表现出(       )。
    A、运动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呼吸 B、吹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C、身体会苗条、瘦弱一些 D、运动后,需要大口大口呼吸
  • 3、如图,科科用同样大小的力和锤子敲击铁管,根据图示完成练习。

    (1)、敲击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高的是(       )。
    A、细铁管 B、中等粗细铁管 C、粗铁管
    (2)、敲击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低的是(       )。
    A、短铁管 B、中等长度铁管 C、长铁管
    (3)、发出声音高的铁管振动的速度(       )。
    A、较快 B、较慢 C、不均匀
  • 4、古代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这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
    A、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B、气体传声比固体传声效果好 C、固体传声比液体传声效果好 D、古人喜好,并没有科学依据
  • 5、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调松琴弦 B、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C、调紧琴弦 D、增加部分弦线的宽度
  • 6、在耳朵的各部分结构中,能将振动传达到内耳的是(       )。

    A、鼓膜 B、耳郭 C、外耳道 D、听小骨
  • 7、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
    A、鸡蛋 B、西红柿 C、肥肉 D、米饭
  • 8、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 B、经常闻二手烟 C、加强体育锻炼 D、空气不良时,戴口罩出门
  •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不包括(       )。
    A、 B、大肠 C、 D、小肠
  • 10、如图,停止对音叉的敲击后,小球也慢慢向音叉靠近直到静止不动,这说明(       )。

    A、小球有重量,运动一段时间后自然停止 B、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弱,小球的振动幅度变小 C、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强,小球的振动幅度变小 D、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对小球振动幅度没有影响
  • 11、科科用嘴向装有水的瓶口水平方向吹气,我们听到了声音,是因为(       )。
    A、水振动发声 B、空气振动发声 C、瓶子振动发声 D、声带振动发声
  • 12、用力拉伸橡皮筋时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橡皮筋(       )。
    A、不能发声 B、没有振动 C、受到的力不够大 D、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13、停止敲锣,但铜锣“余音未止”,这种现象是由于(       )。
    A、人的错觉 B、声音太大 C、铜锣产生回声 D、敲击虽然停止,但铜锣还在振动
  • 14、下列声音中,属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是(       )。
    A、鸟鸣 B、溪流声 C、雨声 D、汽车的喇叭声
  • 1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描写的自然现象是(       )。
    A、雾和云 B、露和霜 C、雨和雪
  • 16、丽江老君山主峰海拔4515米,从河谷到山顶分布有云南松林、西南桦林、云杉、荒漠植物带和高山草甸等,形成完整的垂直气候带及相应的自然景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不同的植物喜欢生长在温度不同的环境里 B、所有的植物都喜欢生长在山地 C、不同的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照不同的环境里
  • 17、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
  • 18、能量的研究

    六年级举行小车模型项目化研究活动,虞小科班级开展了太阳能空气动力小车制作研究活动。

    (1)、太阳能空气动力小车的能量转化过程为 ( )。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C、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 D、太阳能→机械能→风能
    (2)、小爱发现小象的风扇旋转方向和自己的不一样,可能是因为( )。
    A、太阳能板安装方向不同 B、两根导线的接法不同 C、太阳能板安装位置不同 D、风扇的转动速度不同
    (3)、小科发现该小车行驶速度较慢,下列改进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换更大的电板,吸收更多太阳能 B、优化小车外形,降低能量的损失 C、改为齿轮驱动,提高能量利用率 D、增加小车质量,提高行驶稳定性
    (4)、为让该小车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能行驶一段距离,可以尝试( )。
    A、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 B、增大风扇尺寸 C、连接一个可储能的电池板 D、提高电机转速
  • 19、工具与技术的研究

    从古至今人们发明和运用了许多工具与技术,让我们一起解开杠杆的奥秘。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杠杆,作用也不同。例如,开瓶器的应用是为了( ),火钳的应用是为了( )。

    A、增大力的作用效果 B、扩大力的作用范围 C、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D、无法确定
    (2)、小吉同学想用一块小石头撬起大石头,最有可能成功的是( )。

    (3)、使用下列工具时,支点位置常发生改变的是( )。
    A、钓鱼竿 B、跷跷板 C、剪刀 D、核桃夹
    (4)、下面关于工具与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工具是人类加工制造的器具 B、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改进工具 C、技术的发展与工具关系不大 D、不同的工具使用技术不一样
  • 20、地球运动的研究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探寻究竟。

    (1)、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他们共同的观点有
    (2)、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用实验证明了                      
    (3)、人类经过长达160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证实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是( )。

    ①地球不发光    ②地球不透明    ③地球在公转    ④地球在自转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右图中A、B、C、D表示地球上的四个城市,即将迎来黎明的是市。

    (5)、不同季节,同一地点正午的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公转时( )。
    A、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自转的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 C、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D、地轴倾斜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6)、右图中,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位置(填序号)时,我们所处的北半球一天中昼最短、夜最长,这时是节气;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位置(填序号)时,家住上虞的虞小科,测得正午12时旗杆的影子是最短的,这时是节气。另外两个位置的节气分别是和秋分。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