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花生通常被食用的部分是它的种子。 ( )
-
2、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盒时,遇到不认识的岩石可以直接丢掉。 ( )
-
3、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 ( )
-
4、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年。( )
-
5、小田发现阳台上不同土壤中种出的凤仙花生长情况不一样,她猜测可能与土壤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和小福进行了实验探究。(1)、小田收集了一些土壤,放进烧杯,倒入水搅拌静置后,发现水面上漂浮了一层黑色的、有气味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A、腐殖质 B、空气 C、沙砾(2)、土壤的颗粒从大到小可以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小田发现第18题烧杯中土壤分层,最上层的土壤颗粒是( )。A、沙砾 B、粉沙 C、黏土(3)、小福在土里挖到一块岩石,他用指甲不能刻画出痕迹。但用铜钥匙可以刻画出痕迹,说明这块岩石硬度为( )。A、软 B、较软 C、较硬(4)、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可以通过比较( )等特征作为区分的依据。A、岩石重量 B、颗粒粗细 C、岩石体积(5)、通过查阅资料,小田知道仙人掌适合种植在排水性强、透气性高的土壤中。下面三种土壤中最适合种植仙人掌的是( )。A、
B、
C、
(6)、关于岩石、矿物和土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土壤很多,可以随意浪费 B、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只能用来铺设道路 C、岩石、矿物和土壤是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要珍惜(7)、小田在野外发现一种由黑、白、肉红三种颗粒组成、表面有斑点的岩石,这种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特征:有斑点、无条纹
组成颗粒颜色:黑、白、肉红
特征:有小孔、无条纹
组成颗粒颜色:土黄
特征:有条纹
组成颗粒颜色:白、黑
A、A B、B C、C(8)、小福将一种暗红色的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了樱红色的痕迹。这种矿物的条痕颜色是( )。A、暗红色 B、白色 C、樱红色 -
6、阳台的灯光不够亮,妈妈鼓励小福和小田用学到的知识自制一套简易的手持照明灯,便于更好地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1)、要制作一个手持照明灯,正确的步骤是 ( )。
①明确照明要求 ②检测电路 ③设计照明灯电路图 ④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2)、小田在设计电路图时,下面做法恰当的是 ( )。A、设计图绘制前不需要明确要求 B、设计图需要标注清楚电路元件的名称和位置 C、设计图完成以后不需要任何修改(3)、小福根据设计图,找来导线、小灯泡、电池连接,结果发现小灯泡没有亮,而且电池迅速发烫,可能的连接方式是( )。A、B、
C、
(4)、小福和小田调整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的连接方式后,小灯泡终于亮了。想要更好地控制电流通断 , 电路中还需要增加 ( )。A、胶带 B、用电器 C、开关(5)、照明灯突然无法正常工作。小田对于故障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一定是小灯泡坏了 B、一定是导线接触不良 C、可能是导线断了(6)、小福做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来检测故障电路,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里故障的冰箱 B、检测前不需要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先取出来 C、每次检测前先将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一下(7)、小福使用电路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如以下表格所示,可以判断故障原因出自( )。被检测元件
导线
小灯泡
开关
电路检测器灯泡亮暗情况
亮
不亮
亮
A、导线 B、小灯泡 C、开关(8)、以下关于日常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户外可以随意靠近断开或裸露的电线 B、不要用湿手去摸插座 C、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电器都是由电池供电的 -
7、本学期小福、小田同学想要参加福田区家庭“最美阳台”评选计划,准备用植物装扮阳台。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他们会有哪些奇妙的发现呢?(1)、小福和小田选择在阳台种植凤仙花,正确的种植顺序是 ( )。
①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②挑选适合种植的种子
③用手指在土中挖2~3个洞,每个洞里放入一粒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2)、种植凤仙花的时候,应该选择( )。A、干瘪的、发霉的种子 B、煮熟的种子 C、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3)、小田发现凤仙花种子表面有一层较硬的皮,这是种子的( )。A、子叶 B、种皮 C、胚(4)、一段时间以后,种子萌发先长出的是( )。A、根 B、茎 C、叶(5)、凤仙花的叶子交叉生长(如图所示),这样的好处主要是( )。A、更容易吸引昆虫 B、更好地吸收阳光 C、更好地吸收水分(6)、小福想要解剖凤仙花,应该按照( )的顺序。A、由内到外 B、随意 C、由外到内(7)、小田拔凤仙花周围的杂草时比较费力,是因为根具有( )的作用。A、快速生长 B、吸收水分 C、固定植物(8)、小田拔杂草时还发现了砖块、碎瓦片、鹅卵石,其中属于岩石的是( )。A、砖块 B、碎瓦片 C、鹅卵石(9)、小福种的葡萄品尝起来鲜美多汁,推测其种子传播的方式与下面( )传播种子的方式一样。A、莲蓬 B、樱桃 C、蒲公英 -
8、左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完成各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A、1天 B、1个星期 C、1个月 D、1年(3)、从图中更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这使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形成。(4)、图②位置时,各地季节是( )。A、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D、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5)、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亿千米,近距点是1.47亿千米,远距点是1.52亿千米。地球公转至图中位置①时,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最接近( )。A、1.49亿千米 B、1. 47亿千米 C、1. 52亿千米(6)、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是学习科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中,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 B、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如地球结构模型表达地球结构的知识 C、用“圆盘做乒乓球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实验中,完全能模拟出地球运动的特征 D、在设计制作模型或做模拟实验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7)、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四季不再更替 B、昼夜不再交替 C、整个地球都是炎热的夏季 D、整个地球都是寒冷的冬季(8)、在图中,当地球绕太阳转到位置( )时,地处北半球的正午太阳仰角最高。A、① B、② C、③ D、④(9)、考虑到让住户正午终年都可以见到阳光,大楼之间的间距应该按照(填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楼影来计算。
-
9、地球的运动:(1)、小明自制了一个地球模型(如图),这个地球模型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是( )A、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B、地球的自转情况 C、地球的内部结构 D、地球上的地形(2)、此时太阳光从左侧照射(如图),则处于黑夜的地区是。(填“A”或“B”)(3)、根据上题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判断B地区所处的季节是。(4)、如果小明做四季影长实验,在B地区竖直插入一根标杆,则地球处于如图位置时,正午标杆的影长是一年中 ( ).的。A、最长 B、最短 C、适中 D、无法判断(5)、图中A、B两地每天早上先迎来黎明的地区是哪个。(6)、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 )A、四季更替变慢 B、昼夜更替变慢 C、每个昼夜时间长短不一 D、四季如春
-
10、显微镜的使用:(1)、 图①是 , ②是 。(2)、下列使用显微镜步骤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B、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D、安放→调焦→上片→对光→观察(3)、在对光过程中,调节平面的反光镜,发现光线依然比较暗,下列做法不能够提高亮度的是( )。A、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B、将显微镜移到靠窗光线更强的位置 C、打开室内的灯光 D、调节镜筒的高低位置(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A、
B、
C、
(5)、观察时应用(填“左”或“右”)眼。观察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是。(6)、按正确顺序给下面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排序。(填字母)E→→ →→。
(7)、如下图,在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时,小明发现目镜中观察到的草履虫从左边跑出了视野,草履虫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8)、 显微镜的目镜有10×、15×, 物镜有20×、40×, 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倍。 -
11、以下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
①鸟类在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②杨树秋天落叶 ③鱼类每年洄游寻找产卵场所 ④秋天松鼠储备粮食 ⑤昙花在夜晚开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每年六月份,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 )来诱捕害虫。A、四季变化 B、昼夜变化 C、湿度变化 D、温度变化
-
13、夏至这一天,我们杭州正午影子最有可能是( )。A、
B、
C、
D、
-
14、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D、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不断变化
-
15、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联系 下列4幅图表示的观点或科学观测任务,按时间由先至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16、为了减慢饭菜等食物变质的速度,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说明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 )。A、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B、生长需要营养 C、无法在有食用盐的环境生长 D、生长需要水
-
17、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简·施旺麦丹 D、巴斯德
-
18、科学家根据( )发明能在宇宙飞船中检测空气泄漏的装置。A、苍蝇触角 B、苍蝇复眼 C、蝴蝶翅膀 D、蝙蝠耳朵
-
19、透过下列透明实心物体观察同一个“文字”,放到最大状态时,图像从小到大排列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
20、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最里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