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能够在( )中传播。A、固体和液体 B、液体和气体 C、固体和气体
-
2、实验研究发现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声效果是一样的。( )
-
3、铅笔芯、曲别针、自来水都是导体。( )
-
4、用塑料直尺代替简单电路中的开关能使小灯泡发亮。( )
-
5、玻璃杯中的水越多,拨弹产生的声音越低。( )
-
6、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来看属于曲线运动。
-
7、声音传播没有特定的方向,它以直线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 )
-
8、物体的运动只可能存在一种运动方式。( )
-
9、在家打扫卫生可以用湿抹布擦家用电器。( )
-
10、操场上跑步的人在运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是静止的。
-
11、遇到巨大的声响,我们要紧闭住嘴,以保护耳朵不受伤害。( )
-
12、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小,说明它的能量越大。( )
-
13、如图,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号发出的声音最高。

-
14、“小红家在小明家东面300米处”,在这句话中,是参照物。
-
15、同学们一定都玩过拔河游戏,在拔河过程中使用的力属于。
-
16、小宝和小安来到艺术区进行乐器体验与制作。当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琴键时,调音器会显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频率的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的数值越小,表示物体振动得越慢。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

铝片琴键序号
敲击时的频率/赫兹
①
1975
②
2093
③
2637
④
2751
⑤
2959
⑥
3322
⑦
3520
⑧
3729
(1)、小宝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长短不同的铝片(如图),铝片会发出(选填“强弱”或“高低”)不同的声音。(2)、由表2可知,从铝片①敲到铝片⑧,铝片振动的频率变(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选填“高”“低”“强”“弱”)(3)、当小安轻轻敲和用力敲铝片①时,铝片振动的频率都是1975赫兹,证明改变力度无法改变(选填“振动幅度”或“振动快慢”)。用力敲铝片①时,声音变(选填“高”“低”“强”“弱”)。(4)、小安也打算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一个小乐器。请你为他在材料库中任选一种或多种材料,在选择的材料对应的“□”里打√。□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根 □松紧不同的橡皮筋4根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4根 □无盖的空盒子
□长短不同的粗吸管5根 □吸管固定器
□橡皮泥
(5)、根据上题中所选材料,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享你的制作方法。(6)、你设计的小乐器是通过改变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17、在科技艺术节上,小宝和小安组队参加“让小车运动起来”挑战赛。小宝和小安选择的实验材料是垫圈、挂钩和绳子。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回答第33题。(1)、他们要探究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明确该目标后,下一步要完成的步骤是( )。A、制定方案 B、实施方案 C、分析实验数据(2)、两人合作制作好了动力小车(如图)。小安在挂钩上逐渐增加垫圈个数,观察小车的运动,小宝负责记录垫圈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表1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1
3.26
2.98
3.02
3.09
2
2.07
1.90
1.93
1.97
4
1.44
1.16
1.20
1.23
6
1.01
1.07
1.12
1.07

小宝认为,在挂钩上不挂垫圈也能让小车运动起来。你(选填“认同”或“不认同”)他的观点,原因是。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悬挂垫圈个数越多,小车所受的拉力越(选填“大”或“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运动的时间越(选填“长”或“短”)(4)、小安在小车前端固定了一根吸管,终点处放置了一块橡皮泥(如图)。当小车运动到终点时会撞击橡皮泥,从而在橡皮泥上留下痕迹。以下是不同拉力的小车撞击橡皮泥产生的现象,请在下图对应位置填写相应的垫圈个数(选填“2”“4”“6”)

个垫圈撞击 4个垫圈撞击 个垫圈撞击
(5)、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不能在走廊里快速追逐奔跑,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
18、我们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A、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B、为了保持身材,不吃任何含油盐的食品 C、流行性感冒期间,外出时戴好口罩
-
19、美味的食物在口腔被初步消化,经过食道到达( ),它可以通过蠕动将食物研磨成食糜。A、
B、
C、
-
20、小文吃油焖大虾时,会用到( )将肉咀嚼碾碎,以便更顺畅地吞咽。A、门齿 B、犬齿 C、臼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