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钟摆具有( )的特点,因此可以用来计时。A、摆动越来越快 B、摆动越来越慢 C、等时性
-
2、下列计时工具中,能够长时间计时的工具是( )。A、
B、
C、
-
3、测得一个摆在1分钟内摆动了,100次,那么这个摆摆动50次用掉的时间是( )。A、2分钟 B、30秒 C、50秒
-
4、让摆自由摆动30秒,前10秒的摆动次数和后10秒的摆动次数相比,( )。A、前10 秒摆动的次数多 B、后10秒摆动的次数多 C、摆动次数一样多
-
5、在课堂上自制的摆在摆动时,一定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摆动方向发生偏离 B、摆幅逐渐变小 C、摆动速度逐渐加快
-
6、如图所示,摆锤从①位置开始经过( )的运动记作摆动一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① -
7、摆一开始摆动的距离比后面的大,所以摆动一次用的时间,一开始比后面的要长。( )
-
8、钟摆从一个设点摆到另一个设点算摆动一次。 ( )
-
9、在观察钟摆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时,需要对摆动次数进行多次测量。 ( )
-
10、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幅度不要太大)的时间是相等的( )
-
11、摆动的秘密指挥官———谁在控制秋千的速度?
你推过秋千吗?轻轻一推,它就会像钟摆一样规律摆动。科学家发现,决定摆动快慢的“指挥官”竟是摆绳的长度!1583年,伽利略在教堂观察吊灯时发现:无论摆动幅度大小,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几乎相同,这就是神奇的“摆的等时性”。
机械摆钟的发明揭开了精准计时的新篇章。摆钟师傅的秘密武器是摆锤下的旋钮————旋转它就像调节“时间指挥官”的身高:摆绳缩短1厘米,每分钟就能多摆动2次!但金属摆杆会“热胀冷缩”,温度每升高10℃,摆钟每天就会慢15秒,因此天文台会给钟摆穿上特殊合金“盔甲”。
有趣的是,这个原理还能破解地球的旋转密码。1851年,傅科在巴黎用28公斤的铁球做成巨摆,人们惊讶地发现摆动的方向会慢慢偏移————这其实是地球在脚下悄悄自转!
(1)、秋千摆动速度主要取决于( )。A、推秋千的力气 B、坐秋千的人的体重 C、秋千绳的长度(2)、摆钟走时突然变快,最可能的原因是( )。A、摆锤被小鸟停在上面 B、冬天摆杆遇冷缩短 C、齿轮沾了太多灰尘(3)、为什么游乐场的海盗船每次摆动时间都相同?请用摆的科学原理解释。 -
12、如表所示为摆角与摆摆动快慢关系的研究。
通过分析表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摆角大小 , 如果将摆角改成 ,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这个摆在30秒内能摆动次。
摆角
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40
40
40
-
13、明明为了研究摆绳的长度对摆摆动速度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各摆的和相同。(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摆摆动得最快,摆摆动得最慢,摆和摆摆动的快慢一样。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 -
14、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1)、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我们要保持、等条件不变,改变。(2)、实验中记录了以下数据,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不同质量摆锤在30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原来质量
两倍质量
三倍质量
第一次
20次
20 次
20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分析数据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 -
15、一个摆每分钟摆动40次,为了将摆动次数减少为30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摆绳长度 B、减小摆锤质量 C、增大摆绳长度
-
16、当摆长为22厘米时,每分钟正好摆动65次;当摆长为26厘米时,每分钟正好摆动58次。如果我想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我应该将摆长调整为( )再测试。A、大于26 厘米 B、小于22厘米 C、22厘米到26厘米之间
-
17、一只摆钟一昼夜走慢了两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A、缩短摆的长度 B、加大摆的长度 C、增大摆锤的重量
-
1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摆锤越重摆动时越快 B、摆角越大摆动时越快 C、改变摆长可以改变摆动时的速度
-
19、同一个摆,摆动幅度越大,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越长。( )
-
20、我们可以做一组对比实验,同时研究摆锤的质量和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