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制作彩色轮,彩色轮快速旋转时会混合成白光,彩色轮上的颜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萤火虫 C、夜光玩具
  • 3、在雨水落到地面的一瞬间,( )就开始了。
    A、径流 B、侵蚀 C、地震
  • 4、“湖静映彩霞”是光的( )现象。
    A、反射 B、直线传播 C、折射
  • 5、没有光我们照样能看到物体。(    )
  • 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
  • 7、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构成的。(    )
  • 8、很多机器都是模仿人体设计的,都相当于人体的骨骼。(   )
  • 9、在同一地区,坡度不同的地方,土壤受侵蚀程度相同。(    )
  • 10、光被反射两次后就不再是直线传播了。(    )
  • 11、有一只摆钟,每天总是走快一点,应该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往下调节。(    )
  • 12、如图所示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另一架是在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
    (1)、实际飞机是 , 潜水艇上观察到的是

    A.偏上方的飞机    B.偏下方的飞机

    (2)、请在图中画出飞机实际进入潜水艇观察口时的光路图。
    (3)、实际的飞机和看到的位置不同,是因为(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4)、这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彩虹,我们可以看到的颜色有
  • 13、“囊萤映雪”描述了晋代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萤”是指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如图1所示);“映雪”是指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来读书(如图2所示)。
    (1)、在“囊萤映雪”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月亮 C、
    (2)、“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利用的是( )现象。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3)、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如图3所示),讲述的是西汉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 14、宁宁同学在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帮助宁宁同学将实验记录表补充完整。

    《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记录单

    实验方法

    是否在纸屏上看到光斑(填“是”或“否”)

    ①三张卡纸排成整齐一列

     

    ②只把2号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

     

    ③只把3号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

     

    (2)、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每张卡纸上的小孔必须在同一位置同一高度 B、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C、实验过程中,手电筒的光可以直接照射自己或他人的眼睛 D、为保证结果的科学准确,应多次重复实验
  • 15、请用激光笔照亮小球,在图中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和镜子。

  • 16、从自制潜望镜下面的孔可以看到外面的物体,请用箭头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 17、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请你将下列的光现象及应用与对应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 18、我们透过玻璃看到鱼缸里有两条鱼,实际上鱼缸里( )。
    A、肯定是两条鱼 B、肯定是一条鱼 C、可能有两条鱼,也可能只有一条鱼
  • 19、环卫工人工作时需要穿反光服,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遮挡阳光 B、好看 C、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
  • 20、雨过天晴,空气中飘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这些小水滴起到了( )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形成了彩虹。
    A、平面镜 B、凸透镜 C、三棱镜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