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下图,观察木屑在热水中是怎样运动的。用箭头表示热在水中的传递正确的是(    )。
    A、 B、 C、
  • 2、成语“望梅止渴”从科学道理上分析属于(    )。
    A、刺激 B、本能反应 C、受大脑控制的反应
  • 3、下列关于水循环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B、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过程中,所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4、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菊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
    A、陆地 B、海洋 C、沙漠
  • 5、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一层冰花,这是(      )。
    A、 B、 C、
  • 6、科技节终极挑战:校园里的芒果树上挂满了芒果,芒果树高度约为3米,枝条比较纤细,人不能爬上去,用梯子又不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一把剪刀剪芒果。

    要求:  ①人站在地面用剪刀可以直接剪到最高处的芒果;②能达到省力效果;③不能让芒果掉到地上摔坏了。

    说明:设计图中需要标出剪刀的长度以及需要说明的关键词。

  • 7、活动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
    (1)、第一步:制作草履虫玻片标本。

    小宝预备按照以下步骤制作:①在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池塘水;②以45°倾斜盖玻片,一边靠近载玻片中央滴水处,轻轻放平;③将一滴碘酒滴入盖玻片一侧进行染色;④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

    以上步骤中第步有错误,错误原因是:

    (2)、第二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小宝从显微镜里看到了草履虫,他记录了不同时间内草履虫的数量:

    时间/分钟

    1

    2

    3

    4

    5

    数量/只

    5

    6

    2

    4

    7

    他发现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草履虫的数量一直在变动,分析原因是:。为了便于观察,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8、活动2:会跳舞的回形针。资料卡显示:回形针舞台下方有线圈,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当磁场变强,回形针克服自身重力, “站立”起来;当磁场变弱时,回形针被重力拉了下来。于是,回形针就跟着音乐节奏跳起舞来。

    (1)、如图回形针被磁化后也具有南北极,当最上方的回形针上端为N极时,线圈的下端为极。
    (2)、 “会跳舞的回形针”和电磁铁原理相似,小宝和小安想研究线圈匝数与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关系,他们分别用不同的缠绕方法自制了10圈、30圈、50圈的电磁铁。

    小安将电磁铁分别连接相同电量的电池和铁芯,用电磁铁左端吸引回形针,记录吸引回形针的数量,处理后的数据如下:

    方案编号

    吸引回形针的数量/个

    10圈

    30圈

    50圈

    A

    4

    7

    10

    B

    2

    5

    10

    C

    4

    8

    12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小宝发现缠绕相同圈数时,电磁铁吸引的回形针数量也不相同,可能的原因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 9、小宝和小安了解了许多科学历史故事,对科学家充满了敬佩,也想像科学家一样探索世界,他们兴奋地参加科技节的各项活动。
    (1)、活动1:AR(增强现实技术)观察地球的运动。AR清晰地呈现了日地月运行方式,小宝和小安仿佛置身于宇宙中。

    小宝发现,处于“宇宙”中和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的运动不太一样,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坐在顺时针转动的转椅上,周围景物的运动方向是 , 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我们每天看到太阳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2小安根据AR 画出了一年中地球的公转情况:

    由上图可知,地球公转的特点有:  (写两点) 

    (2)、当地球运行到③号位置时,在哈尔滨(北方)的人们在接下来的时间不可能做的事情有____。  (多选)
    A、穿短袖逛街 B、铲雪 C、收割秋天成熟麦子 D、室内有暖气取暖 E、放暑假 F、到冰雪大世界游玩
    (3)、以下是小安根据AR 查找到的地球轨道位置与地球上北半球节气的关系表: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节气

    平均距离

    1.49 亿千米

     

    近日点A

    1.47 亿千米

    冬至

    远日点B

    1.52 亿千米

    夏至

    有人说:  “地球上出现一年四季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在北半球,地球离太阳近的时候就是夏季,地球离太阳远的时候就是冬季。”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上面这句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0、使用化石能源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气候变化问题,因此,人们加大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驶 100 千米大约耗电16度,这相当于额定功率为2千瓦的空调工作大约(    )小时。(提示:1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量是1度)
    A、6 B、8 C、10
  • 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大功率电动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今,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电动机的身影。下列家庭常用电器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电热水壶 B、电风扇 C、电吹风
  • 12、18世纪,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可以燃烧某种燃料将水煮沸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活塞移动,并带动外部装置移动,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没有涉及到的能量转化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热能转化为动能 C、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 13、火的使用,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大步。火可以取暖照明、烹饪食物,让人类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提高生存率。早期人类使用火,是利用了储存在植物内的(    )。
    A、化学能 B、热能 C、光能
  • 14、工具与技术的变化让人们饮水越来越方便,关于工具与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工具和技术都可以不断进行改进 B、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工具的发明创造 C、一种工具只能用到一种技术
  • 15、纯净水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饮水选择。工人会在车上搭木板将比较重的桶装水运上车,如果想将水桶推上车更省力,可以(    ) 。

    A、直接将水桶提上车 B、用短一点的木板 C、用长一点的木板
  • 16、现在,我们的生活用水是水厂里的水通过管道输送来的,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取水。水龙头相当于(    )类工具。

    A、滑轮 B、斜面 C、轮轴
  • 17、随着工具与技术的革新,人们开始用压水井取水。压水井的压杆是杠杆类工具,它的支点是 (    )。

    A、A 点 B、B点 C、C点
  • 18、用井轱辘取水时,  (    )越省力。
    A、AD段越长 B、AB段越长 C、BC段越长
  • 19、水井的发明,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不在受限于地表的河流及泉水。根据考古,在距今约57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古文化遗址中就有人类使用水井的遗迹了。为了更省力地取用井水,人们发明了井轱辘,其取水原理与(    )的机械原理相同。

    A、羊角锤拔钉子 B、扳手加固螺母 C、利用滑轮升起国旗
  • 20、早期,人们会使用扁担将水挑到家中。图中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杠杆类工具。如果前面的A 桶重,后面的 B 桶轻,那么挑水人的肩膀要更靠近扁担的(    )才能保持平衡。

    A、前面 B、后面 C、中间
上一页 909 910 911 912 9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