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壳的运动 C、地下的温度太高
-
2、 小军写了一个很小的“上”,她从目镜里看到这个字的图像有点偏上了 (如图),她需要将玻片 ( )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A、向上 B、向下 C、向左
-
3、 下列属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的是 ( )。A、都是球体 B、本身都会发光 C、与地球的距离相同
-
4、 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作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 ( ) 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A、顺时针 B、逆时针 C、不确定
-
5、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成食物。下面食物中,不是在微生物的帮助下产生的是 ( )。A、臭豆腐 B、酸奶 C、米饭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赵州桥采用了拱形结构,能够均匀分散桥面上的压力,让桥梁更加稳固,承重能力也更强
②桥梁里常常设计正方形框架结构,提高桥梁的稳固性
③香港昂船洲大桥是一座斜拉桥,依靠桥塔和斜拉索来支撑桥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
7、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 )来模拟地球。A、手电筒(或蜡烛) B、透明玻璃珠 C、地球仪
-
8、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
9、 酸奶的制作过程是将牛奶加热杀菌后,加入( )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凝固并产生酸味,形成酸奶。A、酵母菌 B、乳酸菌 C、大肠杆菌
-
10、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物体的细节越清晰 B、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生活中任何微小事物 C、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需要同时移动放大镜和物体来进行观察
-
11、 下列关于桥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才能让行人、车辆安全通过
②在悬索桥中,人们多采用受拉性能好的钢索作为悬索
③在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往往选择建造梁桥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
12、用两张同样的 A4纸分别做成平板桥和拱桥的桥面,承重能力( )。A、拱桥桥面强 B、平板桥桥面强 C、一样强
-
13、如图是小明在学校操场上观察到的一棵大树和太阳的位置。(1)、形成影子的条件是要具备光源、阻挡物和屏。图中的太阳是光源,大树是 , 地面是。(2)、大树影子长短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关系:大树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选填“高”或“低”)。(3)、小明在大树旁立了一根1米高的竿子,测得竿子的影长是2米,同时测得大树的影长是6米,则大树的高是 ( )。A、3米 B、6 米 C、12米(4)、大树的影子从早晨到傍晚的方向变化是 (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
14、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木块、测力计、木板、毛巾。
(1)、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将木块分别放在和上,用匀速(速度保持不变)拉动木块,测出并记录读数,重复三次以上。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木块的质量和接触面积应该(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实验现象:小车在上匀速滑动时,测力计的读数;小车在上匀速滑动时,测力计的读数。(选填“木板”或“毛巾”, “大”或 “小”)。(3)、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物体与接触面之间越 , 摩擦力越;物体与接触面之间越 , 摩擦力越。 (选填“光滑”或“粗糙”, “大”或“小”)(4)、结论应用:请解释为什么在汽车发动机中添加润滑油? -
15、根据月相图判断对应的时间,并将相配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内。
-
16、根据下列植物的特征判断它们的类别,并将相配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内。
-
17、动物只能通过直接饮水的方式获取水分。 ( )
-
18、使用简易日晷记录时间时,晷针要朝向南极。 ( )
-
19、 动能是一种机械能。质量大、速度快的物体具有更大的动能。 ( )
-
20、葡萄和爬墙虎都能攀缘生长,它们的攀缘方式是相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