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从古至今,人们经历了很多计时工具的发展时期,下列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日晷→水钟→机械摆钟→原子钟→石英钟 B、日晷→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C、日晷→机械摆钟→水钟→石英钟→原子钟
-
2、石英钟表一天之内的计时误差不会超过0.1秒。 ( )
-
3、精确计时很重要,但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并不相同。 ( )
-
4、比较不同的计时工具,将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
准确性
较差
一般
较准确
准确
计时原理
有规律地移动
水滴下落的速度均匀
摆的等时性
石英或电子有规律地振动,机械表由发条提供动力
方便程度
很不方便
不方便
一般
非常方便
-
5、现有甲、乙、丙三个摆,如下图,测得甲1分钟摆动25次,丙1分钟摆动33次。小丽对单摆乙连续测量了3次1分钟的摆动次数。其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39、38、38 B、30、30、30 C、23、33、36
-
6、如图,两个摆,比较它们的摆动速度,( )。A、1号摆快 B、2号摆快 C、一样快
-
7、新趋势 小明和小红两人身高一样,体重分别是45斤和35斤,两人想比一比在相同时间内谁荡秋千的次数多。据图可以判断最有可能是 ( )。A、小明荡得次数多 B、小红荡得次数多 C、两人的次数一样多
-
8、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时,下边图中做法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甲和乙
-
9、在数摆摆动次数时,若小球从B点出发,小明和小红提出了3种数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从B到C,再回到B算一次 B、从B到O算一次 C、从B到C算一次
-
10、小明想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计时到5分钟时,水钟最下面的容器的水就满了。为了改进这个水钟,他可以 ( )。A、将上面容器里的水倒掉一半 B、减小瓶盖上的孔径 C、增加上下两个容器之间的高度差
-
11、新趋势小科想制作如右下图所示的水钟,这个水钟的刻度应该是( )。A、
B、
C、
-
12、制作刻度均匀的受水型水钟时,我们应该选用下面的( )作为接水容器。A、
B、
C、
-
13、如图所示的水钟,装入200毫升的水,漏出50毫升的水需要15秒,那么漏完全部的200毫升的时间是( )。A、少于60秒 B、60秒 C、多于60秒
-
14、实验探究题。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聪聪根据燃香实验设计了一个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进行探究。
(1)、聪聪应该选择的蜡烛是 ( )。A、B、
C、
(2)、这个实验要在( )的环境下进行。A、户外 B、通风 C、封闭的室内(3)、蜡烛可以用来计时的主要原因是 ( )。A、蜡烛长度适合 B、蜡烛可燃烧的长度长 C、在相同时间里蜡烛燃烧的长度基本相同(4)、用蜡烛计时的特点是 ( )。①可以重复使用 ②单个蜡烛计时时间较短 ③白天晚上都可以计时④夜晚与阴雨天不能计时 ⑤一般不受天气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5)、在该实验中,聪聪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利用尺子将蜡烛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用记号笔做好标记 B、将蜡烛分成若干份,用记号笔做好标记 C、不用分成若干份,直接点燃(6)、下面是聪聪记录的蜡烛燃烧时间。表格中有一个数据被弄脏看不清了。这个数据可能是( )。蜡烛燃烧的长度
五分之一
五分之二
五分之三
五分之四
一整支
测量的时间
13分24秒
40分44秒
54分24秒
68分04秒
A、20分10秒 B、27分04秒 C、32分48秒(7)、根据上表中的记录,聪聪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每段蜡烛燃烧的时间(填“基本相同”或“不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蜡烛(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计时。 -
15、从右图所示的计时装置来看,此时应是一天中的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
16、在阳光下,观察一天中旗杆影子的变化,( )。A、影子只有方向变化,长短不会变化 B、影子只有长短变化,方向不会变化 C、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
17、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当太阳到头顶的时候,大约是( )。A、上午8时 B、中午12时 C、下午4时
-
18、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是 ( )。A、小时 B、天 C、年
-
19、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没有时钟,主要利用( )来安排生活和劳作。A、太阳 B、星星 C、云朵
-
20、日晷既可以用来白天计时,又可以用来夜晚计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