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通常情况下,人呼吸的气体成分如下表所示。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从中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在呼吸中没有被人体吸收 B、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加明显 C、人呼吸的主要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氮气 -
2、学过声音后,同学们自己制作自己心爱的乐器,那么当大家评价自己制作的乐器时,以下不应该作为评价标准的是( )。A、乐器的发声准度 B、乐器的颜色 C、乐器的制作成本
-
3、吹奏排箫时,排箫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在振动。A、做排箫的材料 B、空气 C、嘴巴
-
4、下列食物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较多的一组是( )。A、小米、馒头、大米 B、菠菜、白菜、胡萝卜 C、鱼、牛奶、鸡蛋
-
5、人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 )
-
6、植物可以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植物不需要呼吸。 ( )
-
7、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吃饭速度越快越好。( )
-
8、离发声体远近对我们听到声音没有影响。( )
-
9、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对生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
10、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西红柿炒蛋可以记为一种食物。( )
-
11、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随四季变化的规律。
探究计划
探究的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的器材:。
探究步骤设计:。
-
1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正是我国春光明媚的季节。(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3)、小明同学每天上午放学时,只要有太阳,总是习惯性地观察学校操场中竖立的国旗旗杆影子,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旗杆的影子最长。(4)、当地球公转到C、D位置,分别对应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和。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D.冬至
(5)、如果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时,这时地球转到了位置。 -
13、根据你学过显微镜的使用,完成下面问题:(1)、在下图中的方框内把显微镜结构名称填写出来。(2)、使用上图仪器时,首先要调节完成对光。(3)、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后,要先使镜筒 , 然后再慢慢 , 直至看到标本的像。(填“上升”或“下降”)(4)、如果按照(3)的操作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5)、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倍。(6)、如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示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会。(填“增多”或“减少”)
-
14、下面是“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请把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先看到红色纸片
地球
围成一圈的同学
太阳
红色纸片
地球的自转
按某种方向转动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贴上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
迎来黎明
-
15、在地球的南北极附近,会出现天空总是亮的极昼或天空总是黑的极夜。那么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的、和地轴倾斜有关。
-
16、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和的最佳时机,因此,保持可以防霉。
-
17、哥白尼创立了“”,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名著。
-
18、如图是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标本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①转换成视野②,则应向移动标本才能实现。若看到的图像不清晰,应转动。
-
19、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在形成的,而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与地球的有关。(选填“自转”或“公转”)
-
20、用干净的手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放大镜的镜片边缘 , 中间 , 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是密切相关的。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发现指纹图像较小,为了能看到更大的图像,接下来他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