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设计小房子时,要考虑房子的、结构、美观。
-
2、远古时代的房屋可能是用和泥土等材料建造的。
-
3、房屋是人类、生活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生活。
-
4、动物会根据自身生存需求选择或建造适宜的家,鸟巢一般使用树枝和干草等材料,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
-
5、2021年5月17日,我国“祝融号”火星车首次传回火星表面数据,其中包括土壤结构探测、矿物和岩石类型探查等数据。我国还计划2028年实施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火星取样返回。小田想,能否在火星上种植物呢?为此,她做了一系列尝试。
火星土壤资料卡
火星土壤主要由极细的颗粒组成,因富含氧化铁呈现红褐色,几乎不含腐殖质和液态水,但含有硅酸盐、硫酸盐等矿物质成分。
(1)、根据资料卡,选择以下哪种特征的土壤模拟火星土壤更合适?( )A.青海大柴旦红崖土
B.东北黑土
C.景德镇高岭土
因富含氧化铁而呈现红褐色,土壤中完全缺乏腐殖质。
颗粒细且均匀,因富含腐殖质而呈现深黑色。
颗粒细腻,通常呈白色或近白色。
(2)、确认土壤后,小田想要挑选出适合在火星土壤上种植的植物。你认为选择哪种植物更为合适?( )A.黑麦
B.黄瓜
C.花椰菜
能够在缺乏腐殖质和水分的土壤环境中生长。
喜欢腐殖质丰富的土壤环境,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
能在营养较少的土壤生长,但不耐干旱。
(3)、为了更好地维持植物生长,小田设计了特别的“火星大棚”,以帮助植物在火星上存活。这些措施分别满足植物生长的哪项条件?①大棚的顶上有喷头装置,定时喷水。 ( )
②大棚由完全透明的特殊材料制作。 ()
③大棚中的供暖设备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运转。 ()
A.适宜的温度
B.阳光
C.适量的水 -
6、小福想知道家里哪些物体容易导电,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究。(1)、小福想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可以将下面简易电路的( )部分去掉就得到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括号内填字母)。(2)、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首先要( )。A、先检查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 B、用电路检测器的接头接触物体的两端 C、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每种物体至少被检测两次,主要原因是( )。A、老师说的,必须要这样做 B、重复实验,可以防止偶然性 C、其他同学都是这样做的(4)、小福观察到,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 )A、玻璃泡 B、金属架 C、灯丝(5)、以下为小福的实验现象:
被检测物体
①橡皮
②木筷
③不锈钢图钉
④铁质回形针
⑤锡纸
⑥铜钥匙
电路检测器灯泡亮暗情况
不亮
不亮
亮
亮
亮
亮
被检测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被检测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6)、小福发现自己开关的闸刀(下图中画圈部位)损坏了,以下可以临时替代的物品是( )。A、橡皮 B、木筷 C、铁质回形针 -
7、小福和小田购买了番茄种子,打算继续丰富阳台的植物种类。(1)、番茄种子萌发时,根总是( )。A、向下生长 B、向上生长 C、向左或向右生长(2)、小田将干燥的塑料袋套住一部分番茄的叶子。半天后,小田发现原本干燥的塑料袋里出现了许多水珠,这是因为( )。A、番茄的叶子能产生养分 B、番茄的叶子能蒸腾水分 C、番茄的叶子能遮挡一部分阳光(3)、为了更好地观察、记录番茄的生长情况,小福和小田进行了番茄植株高度的数据统计。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两株番茄生长情况有明显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番茄甲生长更迅速,且植株最终的高度比番茄乙高 B、番茄甲生长更迅速,但植株最终的高度比番茄乙低 C、番茄乙生长更迅速,但植株最终的高度比番茄甲低(4)、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番茄开花了。请将番茄花各部分的结构填入下图中的括号里(填字母)。
A.花瓣
B.花萼
C.雌蕊
D.雄蕊(5)、判断题:小田发现有些番茄花不能发育成果实,可能是因为花没被授粉。( ) -
8、小福和小田借助工具研究岩石和矿物的特征,请将下列工具与其观察的物体特征用直线连起来。
光泽 条痕颜色 硬度
-
9、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 )
-
10、花生通常被食用的部分是它的种子。 ( )
-
11、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盒时,遇到不认识的岩石可以直接丢掉。 ( )
-
1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 ( )
-
13、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年。( )
-
14、小田发现阳台上不同土壤中种出的凤仙花生长情况不一样,她猜测可能与土壤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和小福进行了实验探究。(1)、小田收集了一些土壤,放进烧杯,倒入水搅拌静置后,发现水面上漂浮了一层黑色的、有气味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A、腐殖质 B、空气 C、沙砾(2)、土壤的颗粒从大到小可以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小田发现第18题烧杯中土壤分层,最上层的土壤颗粒是( )。A、沙砾 B、粉沙 C、黏土(3)、小福在土里挖到一块岩石,他用指甲不能刻画出痕迹。但用铜钥匙可以刻画出痕迹,说明这块岩石硬度为( )。A、软 B、较软 C、较硬(4)、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可以通过比较( )等特征作为区分的依据。A、岩石重量 B、颗粒粗细 C、岩石体积(5)、通过查阅资料,小田知道仙人掌适合种植在排水性强、透气性高的土壤中。下面三种土壤中最适合种植仙人掌的是( )。A、
B、
C、
(6)、关于岩石、矿物和土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土壤很多,可以随意浪费 B、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只能用来铺设道路 C、岩石、矿物和土壤是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要珍惜(7)、小田在野外发现一种由黑、白、肉红三种颗粒组成、表面有斑点的岩石,这种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特征:有斑点、无条纹
组成颗粒颜色:黑、白、肉红
特征:有小孔、无条纹
组成颗粒颜色:土黄
特征:有条纹
组成颗粒颜色:白、黑
A、A B、B C、C(8)、小福将一种暗红色的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了樱红色的痕迹。这种矿物的条痕颜色是( )。A、暗红色 B、白色 C、樱红色 -
15、阳台的灯光不够亮,妈妈鼓励小福和小田用学到的知识自制一套简易的手持照明灯,便于更好地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1)、要制作一个手持照明灯,正确的步骤是 ( )。
①明确照明要求 ②检测电路 ③设计照明灯电路图 ④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2)、小田在设计电路图时,下面做法恰当的是 ( )。A、设计图绘制前不需要明确要求 B、设计图需要标注清楚电路元件的名称和位置 C、设计图完成以后不需要任何修改(3)、小福根据设计图,找来导线、小灯泡、电池连接,结果发现小灯泡没有亮,而且电池迅速发烫,可能的连接方式是( )。A、B、
C、
(4)、小福和小田调整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的连接方式后,小灯泡终于亮了。想要更好地控制电流通断 , 电路中还需要增加 ( )。A、胶带 B、用电器 C、开关(5)、照明灯突然无法正常工作。小田对于故障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一定是小灯泡坏了 B、一定是导线接触不良 C、可能是导线断了(6)、小福做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来检测故障电路,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里故障的冰箱 B、检测前不需要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先取出来 C、每次检测前先将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一下(7)、小福使用电路检测器,得到的检测结果如以下表格所示,可以判断故障原因出自( )。被检测元件
导线
小灯泡
开关
电路检测器灯泡亮暗情况
亮
不亮
亮
A、导线 B、小灯泡 C、开关(8)、以下关于日常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户外可以随意靠近断开或裸露的电线 B、不要用湿手去摸插座 C、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电器都是由电池供电的 -
16、本学期小福、小田同学想要参加福田区家庭“最美阳台”评选计划,准备用植物装扮阳台。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他们会有哪些奇妙的发现呢?(1)、小福和小田选择在阳台种植凤仙花,正确的种植顺序是 ( )。
①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②挑选适合种植的种子
③用手指在土中挖2~3个洞,每个洞里放入一粒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2)、种植凤仙花的时候,应该选择( )。A、干瘪的、发霉的种子 B、煮熟的种子 C、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3)、小田发现凤仙花种子表面有一层较硬的皮,这是种子的( )。A、子叶 B、种皮 C、胚(4)、一段时间以后,种子萌发先长出的是( )。A、根 B、茎 C、叶(5)、凤仙花的叶子交叉生长(如图所示),这样的好处主要是( )。A、更容易吸引昆虫 B、更好地吸收阳光 C、更好地吸收水分(6)、小福想要解剖凤仙花,应该按照( )的顺序。A、由内到外 B、随意 C、由外到内(7)、小田拔凤仙花周围的杂草时比较费力,是因为根具有( )的作用。A、快速生长 B、吸收水分 C、固定植物(8)、小田拔杂草时还发现了砖块、碎瓦片、鹅卵石,其中属于岩石的是( )。A、砖块 B、碎瓦片 C、鹅卵石(9)、小福种的葡萄品尝起来鲜美多汁,推测其种子传播的方式与下面( )传播种子的方式一样。A、莲蓬 B、樱桃 C、蒲公英 -
17、左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完成各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A、1天 B、1个星期 C、1个月 D、1年(3)、从图中更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这使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形成。(4)、图②位置时,各地季节是( )。A、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D、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5)、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亿千米,近距点是1.47亿千米,远距点是1.52亿千米。地球公转至图中位置①时,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最接近( )。A、1.49亿千米 B、1. 47亿千米 C、1. 52亿千米(6)、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是学习科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中,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 B、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如地球结构模型表达地球结构的知识 C、用“圆盘做乒乓球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实验中,完全能模拟出地球运动的特征 D、在设计制作模型或做模拟实验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7)、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四季不再更替 B、昼夜不再交替 C、整个地球都是炎热的夏季 D、整个地球都是寒冷的冬季(8)、在图中,当地球绕太阳转到位置( )时,地处北半球的正午太阳仰角最高。A、① B、② C、③ D、④(9)、考虑到让住户正午终年都可以见到阳光,大楼之间的间距应该按照(填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楼影来计算。
-
18、地球的运动:(1)、小明自制了一个地球模型(如图),这个地球模型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是( )A、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B、地球的自转情况 C、地球的内部结构 D、地球上的地形(2)、此时太阳光从左侧照射(如图),则处于黑夜的地区是。(填“A”或“B”)(3)、根据上题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判断B地区所处的季节是。(4)、如果小明做四季影长实验,在B地区竖直插入一根标杆,则地球处于如图位置时,正午标杆的影长是一年中 ( ).的。A、最长 B、最短 C、适中 D、无法判断(5)、图中A、B两地每天早上先迎来黎明的地区是哪个。(6)、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 )A、四季更替变慢 B、昼夜更替变慢 C、每个昼夜时间长短不一 D、四季如春
-
19、显微镜的使用:(1)、 图①是 , ②是 。(2)、下列使用显微镜步骤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B、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D、安放→调焦→上片→对光→观察(3)、在对光过程中,调节平面的反光镜,发现光线依然比较暗,下列做法不能够提高亮度的是( )。A、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B、将显微镜移到靠窗光线更强的位置 C、打开室内的灯光 D、调节镜筒的高低位置(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A、
B、
C、
(5)、观察时应用(填“左”或“右”)眼。观察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是。(6)、按正确顺序给下面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排序。(填字母)E→→ →→。
(7)、如下图,在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时,小明发现目镜中观察到的草履虫从左边跑出了视野,草履虫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8)、 显微镜的目镜有10×、15×, 物镜有20×、40×, 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倍。 -
20、以下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
①鸟类在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②杨树秋天落叶 ③鱼类每年洄游寻找产卵场所 ④秋天松鼠储备粮食 ⑤昙花在夜晚开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