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制作风能小吊车时,吊篮的吊绳应在小棒的(       )。
    A、同一侧 B、不同一侧 C、同一侧或不同一侧都可以
  • 2、钻木取火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A、机械能转换成火能 B、动能转换成电能 C、动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 3、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小钢珠仍然能在U形管中多次往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
    A、光能 B、机械能 C、热能
  • 4、防水衣服的设计可以参考(       )表皮结构。
    A、荷叶 B、枫叶 C、桑叶
  • 5、常见的鸡蛋包装盒选用的材料有(       )。
    A、布料 B、瓦楞纸片 C、玻璃
  • 6、针对背包不会被雨淋湿的问题,设计师设计了(       )。
    A、折叠伞 B、挂绳或弯钩 C、长后摆雨伞
  • 7、(       )是模仿苍耳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
    A、尼龙搭扣 B、拉链 C、锯子
  • 8、我们可以模仿(       ),设计一个捕蝇瓶。
    A、喇叭花 B、猪笼草 C、饮水瓶
  • 9、线圈是用细导线缠绕的,缠绕方向可以改变,但是要一致。( )
  • 10、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与电流强弱和线圈匝数有关。( )
  • 11、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二氧化碳。( )
  • 12、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13年在上海诞生。( )
  • 13、电磁炉把水烧开至沸腾发出声音,是经过了电能→热能→声能的过程。( )
  • 14、设计师必须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从功能、成本、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用的产品。( )
  • 15、在使用铅笔时,我们既需要用它来写字,又希望能方便修改。( )
  • 16、在选择饮水瓶时,人们主要出于实际需求的考虑。( )
  • 17、四(1)班科学兴趣小组计划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
    (1)、在设计制作小车时,他们应该按照的步骤进行。

    ①明确问题             ②制定方案             ③实施方案             ④评估与改进

    (2)、他们在设计制作小车时,做法错误的是(       )。
    A、仔细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 B、可以绘制多角度的小车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反映它的结构 C、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做,不用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3)、下面(图1)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小车是利用(填词语,弹力/反冲力/摩擦力)作为动力。

    图1

    (4)、在测试过程中,他们的小车半路就停下来了,没能抵达终点,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进行改进呢?

    原因:

    改进:

    (5)、某位同学觉得这次设计制作的小车没达到预想的结果,所以是一次毫无价值的活动。你觉得他说的对吗?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对/不对),

    (6)、如果让你设计一台具有动力的小车,你会怎么设计呢?请将你的设计绘制在下表中,并用文字对创新想法进行说明吧!

    我的设计单

    提供的材料

    ①气球   ②马达   ③筷子   ④轮子   ⑤纸盒

    使用的材料

    (可从提供的材料中选择,也可自行补充材料)

    设计图

    (注意图文结合,使用的材料与设计图要相符)

    创意说明

    (可从小车的动力、功能等方面说明。

  • 18、为了研究“小车速度与能量大小的关系”,四(1)班科学兴趣小组做了模拟实验。下面表格是该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分析作答。

    坡度

    示意图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

    平均距离(厘米)

    坡度一

    第一次

    8.0

    8.1

    第二次

    8.5

    第三次

    7.8

    坡度二

    第一次

    17.7

    17.3

    第二次

    17.2

    第三次

    17.0

    坡度三

    第一次

    22.2

    22.6

    第二次

    23.5

    第三次

    22.1

    (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在小车撞击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木块的重力 B、小车的重力 C、斜面的坡度
    (2)、在准备实验时,为了减小摩擦力,我们可以(       )。
    A、把小车轮子拆掉 B、用更光滑的斜坡实验 C、在斜坡上垫一块有花纹的毛巾。
    (3)、通过分析比较小车撞击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9、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直刺苍穹,奔赴浩瀚宇宙。神舟十九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1)、火箭发射时,需点燃大量的推进剂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       ),使得火箭飞向高空。
    A、拉力 B、摩擦力 C、反冲力
    (2)、火箭上的整流罩会随着火箭升空,完成保护任务后脱落,最终落向地面,这是因为受到(       )。
    A、拉力 B、重力 C、反冲力
    (3)、航天员在空间站时,不可能发生的情景是(       )。
    A、直播授课 B、与地球合影 C、用普通钢笔在纸上写字
    (4)、为了减少摩擦力火箭的机身设计为流线型,以下哪个做法可以减小摩擦力?(       )
    A、用毛巾包着拧开瓶盖 B、在轴承中加润滑剂 C、在轮胎上刻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5)、航天员想在太空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的力可以超过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 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C、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单位是“牛顿”
  • 20、吃饭是我们一天也离不开的事情,我们把食物吃下去后,它一离开我们的口腔,就被挤进了食道,再一点点地挤入胃里。胃就像一个可以变大,又可以变小的口袋,它会把食物磨得像浆糊一样,食物大约在胃里停留4-6小时,就进了小肠。食物在小肠里还遇到了很多新朋友,如胆汁、小肠液、胰液等,食物中的营养在这里充分被吸收后,就会进入大肠。大肠又短又粗,负责吸收水分,存放食物残渣。最后,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到此,食物的旅行就结束了。
    (1)、通过阅读以上材料,我们知道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肛门。食物中的营养主要在人体的里被吸收的。
    (2)、四(1)班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做了“模拟消化器官作用”实验。将一个塑料袋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这个袋子模拟的是我们人体中的。如果最初放入袋子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这个器官带来哪些麻烦?

    (3)、食物中蕴含着不同的营养成分。下表是四(1)班某位同学一天的食谱,你觉得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合理/不合理),

    一天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牛奶、鸡蛋、馒头

    米饭、炸鸡翅、排骨汤

    可乐、汉堡、薯条

    (4)、不少同学喜欢吃零食,下表是某品牌辣条的营养成分表。请结合你学过的食物营养科学知识,分析这个辣条的营养价值,并给出针对同学食用此类零食的建议。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g

    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

    1809kJ

    22%

    蛋白质

    8.1g

    14%

    脂肪

    25g

    42%

    反式脂肪酸

    0g

    碳水化合物

    43.9g

    15%

    2468mg

    123%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