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的水钟,装入200毫升的水,漏出50毫升的水需要15秒,那么漏完全部的200毫升的时间是( )。

    A、少于60秒 B、60秒 C、多于60秒
  • 2、实验探究题。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聪聪根据燃香实验设计了一个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进行探究。

    (1)、聪聪应该选择的蜡烛是 ( )。
    A、 B、 C、
    (2)、这个实验要在( )的环境下进行。
    A、户外 B、通风 C、封闭的室内
    (3)、蜡烛可以用来计时的主要原因是 ( )。
    A、蜡烛长度适合 B、蜡烛可燃烧的长度长 C、在相同时间里蜡烛燃烧的长度基本相同
    (4)、用蜡烛计时的特点是 ( )。

    ①可以重复使用 ②单个蜡烛计时时间较短 ③白天晚上都可以计时④夜晚与阴雨天不能计时 ⑤一般不受天气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5)、在该实验中,聪聪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利用尺子将蜡烛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用记号笔做好标记 B、将蜡烛分成若干份,用记号笔做好标记 C、不用分成若干份,直接点燃
    (6)、下面是聪聪记录的蜡烛燃烧时间。表格中有一个数据被弄脏看不清了。这个数据可能是(    )。

    蜡烛燃烧的长度

    五分之一

    五分之二

    五分之三

    五分之四

    一整支

    测量的时间

    13分24秒

    40分44秒

    54分24秒

    68分04秒

    A、20分10秒 B、27分04秒 C、32分48秒
    (7)、根据上表中的记录,聪聪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每段蜡烛燃烧的时间(填“基本相同”或“不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蜡烛(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计时。
  • 3、从右图所示的计时装置来看,此时应是一天中的 (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 4、在阳光下,观察一天中旗杆影子的变化,( )。
    A、影子只有方向变化,长短不会变化 B、影子只有长短变化,方向不会变化 C、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 5、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当太阳到头顶的时候,大约是( )。
    A、上午8时 B、中午12时 C、下午4时
  • 6、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是 ( )。
    A、小时 B、 C、
  • 7、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没有时钟,主要利用( )来安排生活和劳作。
    A、太阳 B、星星 C、云朵
  • 8、日晷既可以用来白天计时,又可以用来夜晚计时。    (    )
  • 9、一觉醒来,晚上就过去了,因此夜间时间比白天时间过得快。    (    )
  • 10、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圭表都可以正常使用。    (    )
  • 11、了解计时工具。(填序号)

    ①圭表 ②日晷 ③火钟

    是利用日影方向的变化规律来测量时间的。

    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在一定的条件下,同一支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同。

  • 12、右图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水钟。
    (1)、请将“溢水口”“进水口”填在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这是一个( )水钟。
    A、泄水型 B、受水型 C、排水型
    (3)、水钟溢水口的作用是 ( )。
    A、增加出水量 B、降低下面容器中的水位 C、保持上面容器中的水位不变 D、加快水的流速
    (4)、这个水钟在工作过程中,浮标会(填“上升”或“下降”),指针会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5)、这个水钟,水从漏斗出水口流入下方容器的速度 ( )。
    A、固定不变 B、不断加快 C、不断减慢
    (6)、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这个水钟比标准时间快了一些,以下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
    A、将进水管水流增大点 B、溢水管在漏斗上的口子下移点,使水位降低 C、把刻度盘的直径减小点
    (7)、如右图,我们给这个水钟标上刻度,图中正确的是

  • 13、实验探究题。

    明明在“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中,在塑料瓶内装了100毫升水,分别测量积聚20毫升、40毫升、6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重复实验三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水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20毫升

    39秒

    40秒

     

    40毫升

    1分24秒

    1分25秒

    1分25秒

    60毫升

    2分22秒

    2分22秒

    2分23秒

    (1)、观察积聚2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从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推测,第三次测量得到的时间可能为 ( )。
    A、30秒 B、40秒 C、50秒
    (2)、分析实验记录可知,在塑料瓶内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积聚同样多的水所用的时间( )。
    A、大致相同 B、相差很远 C、完全相同,没有误差
    (3)、(多选)结合明明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水是不匀速地向下流的 B、积聚80毫升水的时间肯定会超过3分钟 C、积聚10毫升水的时间一定是20秒
  • 14、新趋势三个小朋友在相同的水钟内加入了不同量的水,三个容器中先收集满50毫升水的是 ( )。
    A、 B、 C、
  • 15、《计时工具发展史》记录了古人用水计时,发明了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刻度在最下面的桶(如图)。下列关于上面几个桶的真正作用,判断正确的是 ( )。

    A、保证水流速度均匀 B、减少人加水的工作量 C、防止水蒸发过快
  • 16、滴漏的滴水速度与 ( )无关。
    A、水位的高低 B、滴水孔的直径 C、容器的颜色
  • 17、新情境我国古代,巡夜人打击手持的梆子或锣巡夜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巡夜人晚上不能睡觉,要守着( )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
    A、日晷 B、圭表 C、滴漏
  • 18、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滴漏装置的是( )。
    A、 B、 C、
  • 19、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量杯内的水积聚“第1个50毫升”“第2个50毫升”“第3个50毫升”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填“长”或“短”)。

  • 20、观察水流的速度。        

    图中装置的水流速度(填“均匀”或“不均匀”)。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