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校园里的科普气象站正式启用了,小西作为天气探索小组的成员,和其他成员一起对学校周围的天气进行了观察、测量和记录。
    (1)、小西测量并记录了校园内一天的气温,如图所示为当天10时的气温计的 ℃示数。

    ①据图可知,当天10时的气温为℃。

    (2)、根据所学知识,一般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 )。
    A、一直上升 B、一直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3)、如表所示为小西记录的一周的天气情况。

    日期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天气

    气温

    6℃~

    15 ℃

    7℃~16℃

    2℃~16 ℃

    -1℃~8℃

    -3℃~7 ℃

    0℃~10℃

    2℃~13℃

    风向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北风

    风力

    3级

    3级

    6级

    5级

    4级

    3级

    1级

    ①在这一周中,晴天有天,多云有天,雨天有天。

    (4)、小西在使用气温计时,应该( )。
    A、手握玻璃泡 B、将气温计悬挂在空气中 C、仰视读数
    (5)、如果把天空看成是一个圆,阴影部分代表天空被云遮住的部分,那么1月3日的云量最接近( )。
    A、 B、 C、
    (6)、1月4日,小西测量风向时小风旗应该飘向(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7)、小西在1月5 日当天测得的降水量最接近( )。
    A、18毫米 B、18厘米 C、18毫升
    (8)、1月6日,小西看到路边的小树的情形最接近图( )。
    A、 B、 C、
    (9)、1月9日,小西准备外出,他不适合穿的衣服是( )。
    A、羊绒大衣 B、短袖T恤 C、皮夹克
    (10)、外出时,小西看到的云是( )。
    A、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B、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 C、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 2、大雪之后是晴天,小杭将食盐水放在室外,几天后发现食盐水里出现食盐颗粒,这是因为杯中的水(填“增加”“减少”或“变凉”)了。继续将杯子放在室外,杯中的食盐颗粒会(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 3、小杭、小西和小宸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不同的想法,于是进行了实验:分别把15克食盐倒入各装有100 毫升水的四个玻璃杯中,溶解方法和溶解时间记录如表所示。
     

    溶解方法

    溶解时间/秒

    第一杯

    冷水、搅拌

    45

    第二杯

    冷水、不搅拌

    150

    第三杯

    热水、搅拌

    15

    第四杯

    热水、不搅拌

    65

    (1)、要想研究水的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应该用第一杯和第杯进行对比实验,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不变的条件是(写出一点),从实验结果来看,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2)、如果把第四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到蒸发皿中加热,等水分全部蒸发后,留在蒸发皿中的是 , 它是呈(填“细小粉末”或“大颗粒”)状的。
  • 4、三人玩了一会儿雪,觉得手都快冻僵了,于是他们回到了小杭家中,小杭妈妈看到三个孩子冻得小手通红,便提议给他们做奶茶喝,暖和一下身子。
    (1)、小杭妈妈将奶粉、茶叶和水放入陶瓷壶中,开始制作奶茶。小杭发现,妈妈搅拌了一会儿后,茶叶还是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茶叶(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中。
    (2)、煮奶茶的过程中,小西发现陶瓷壶口有很多“白气”产生。陶瓷壶口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滴 C、小冰晶
    (3)、“白气”的产生过程中,水(   )。
    A、由液态变为气态 B、由固态变为气态 C、由气态变为液态
    (4)、奶茶煮开后,会冒出很多气泡,小宸认为这些气泡( )。
    A、从下往上逐渐变大 B、从下往上逐渐变小 C、从下往上大小不变
    (5)、小宸发现玻璃窗上出现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可能是( )。
    A、氧气变成的 B、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室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6)、奶茶煮好后,小杭妈妈利用漏斗和纱布,将奶茶和茶叶进行分离。该过程相当于“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纱布相当于(填“滤纸”或“烧杯”)。
    (7)、小宸仔细观察煮奶茶的器具,发现这些器具跟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器材很相似,请在括号内填写各器材的名称(填字母)。

    (8)、制作其中一杯奶茶时,小杭妈妈发现无论如何搅拌,底部总是留有一些奶粉,你认为选择( )的方法可以使这些奶粉溶解。
    A、加更多的热水 B、放入冰箱 C、继续搅拌
    (9)、小杭妈妈过滤完后,拿出了白砂糖,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添加。小西认为,奶茶跟水类似,白砂糖溶解在一杯奶茶中的质量是(填“有限”或“无限”)的。
  • 5、寒假期间,一场大雪过后,到处一片雪白,煞是好看。第二天,小杭邀请小西和小宸来家里做客。
    (1)、小西和小宸刚到小杭家,看着窗外厚厚的积雪,三人立即兴奋地跑出去打起了雪仗。当天的气温可能是( )。
    A、0℃以下 B、5℃~8℃ C、10℃~20℃
    (2)、三人正玩得起劲,小杭举起手里的雪球,问道:“这个雪球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吗?”小西认为雪球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因为两者的差别很大。小宸觉得小西的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其原因是

    A.雪是液态的水    B.雪是固态的水    C.雪是气态的水

    (3)、小杭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利用雪制造冰块?于是和小西、小宸讨论了起来。

    小杭的制冰方案:将雪装进一个塑料桶内,再将少量水放进塑料袋中并密封,然后将塑料袋埋进雪中,一段时间后就能制得冰。塑料袋中的水在变成冰块的过程中,会(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
    (4)、小西认为,在雪中加入一些食盐,可以让水结冰更快。其原理是食盐可以( )雪的熔点。
    A、降低 B、升高
    (5)、小宸看到护路工人在路面上撒些工业盐,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路面变粗糙 B、加快雪的熔化 C、养护路面
    (6)、三人做完冰块后开始了堆雪人,小杭堆了一个小雪人,他非常喜欢,于是小杭将小雪人捧在手心,生怕熔化了,小西看到后立即制止。其原因是(   )。
    A、雪吸热后会减缓熔化 B、雪散热后会加速熔化 C、雪吸热后会加速熔化
  • 6、下列关于水沸腾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会不断上升 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水受热均匀 C、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
  • 7、下列三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 8、蒸发食盐水时,当发现( )时,就应该熄灭酒精灯。
    A、液体快要变干 B、食盐水沸腾 C、食盐水烧干
  • 9、将冰箱里拿出来的瓶装纯净水放在桌上后,发现瓶子的外壁“出汗”了,这是因为(   )。
    A、水从瓶口满出来了 B、水从瓶子里漏出来了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瓶子外壁凝结成小水珠了
  • 10、夏天,当你刚从游泳池里爬上岸时,会感到身上凉爽,这是因为( )。
    A、岸上有风 B、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身上的水珠蒸发了
  • 11、小西用温度计测量一些物质的温度,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 )。
    A、测得冰块的温度为5℃ B、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C C、测得水的温度为-7 ℃
  • 12、路边一根裸露的水管裂开了一个口子(如图所示),还能看到里面的冰,这是因为(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小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有人用小刀割开了水管
  • 13、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熔化的是( )。
    A、用吸管对着冰块吹气 B、用手捂住冰块 C、用厚毛巾捂住冰块
  • 14、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的液柱会上升或者下降,这是利用了液体( )的性质。
    A、受热时体积收缩 B、热胀冷缩 C、遇冷时体积膨胀
  • 15、因为需要用酒精灯的( )加热,所以酒精灯的灯芯不能离石棉网太近。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 16、如图所示,将一个干燥的大杯子盖住装有温水的小杯子,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小杯子外壁有水珠 B、大杯子内壁有水珠 C、大杯子外壁有水珠
  •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的是( )。
    A、热水杯的盖子内侧出现水珠 B、拖地后地上的水干了 C、浴室里的“白雾”
  • 18、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面粉 B、食用油 C、红糖
  • 19、引起水变成冰、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的原因是( )。
    A、温度的变化 B、水的位置变化 C、容器的变化
  • 20、午饭过后,小金他们对搭积木的兴趣仍未减退。于是他们决定根据上课时学过的知识,用积木搭建“过山车”。
    (1)、关于制作“过山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需要设计图,直接制作 B、不可以用绳子摆出“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C、先设计轨道,再制作,最后测试调整
    (2)、设计图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是( )。
    A、美观 B、简单 C、测试时,小球滚动是否流畅
    (3)、设计“过山车”轨道时,小金他们要( )。
    A、使整个轨道路线保持封闭和连续 B、设计很长的直线轨道 C、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位于上层的路线使用虚线,并配上文字说明
    (4)、在设计“过山车”的过程中,小金和小嘉、小丽意见不同,你觉得他应该(   )。
    A、不和小嘉、小丽合作了,自己独立完成设计 B、放弃自己的想法,听小嘉、小丽的 C、跟小嘉、小丽再讨论,争取统一意见
    (5)、测量“过山车”轨道的全长时,可以采用( )。
    A、塑料尺 B、软尺和棉线 C、钢尺
    (6)、如图所示为他们制作的“过山车”模型,小球从起点A 释放后会依次经过点B 和点C,最终到达终点 D。

    小球从起点 A 到点 B 这一段是做(填“直线”或“曲线”,下同)运动,从点 B 到点C这一段做运动。

    (7)、小球从高处(起点 A)运动到低处(点C)的过程中,运动速度会(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一直不变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