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下图,在圆盘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用水彩笔均匀地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会看到彩色轮接近( )。

    A、红、绿、蓝三种颜色 B、白色 C、黑色
  • 2、战壕里的士兵借助潜望镜不用露头,便可以观察敌情,甚至在战壕里就能瞄准射击。下列潜望镜中的平面镜放置(“”表示镜面朝上,“……”表示镜面朝下)最合理的是( )。
    A、 B、 C、
  • 3、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包含( )等不同颜色。
    A、红橙黄绿蓝青紫 B、红橙黄绿蓝靛紫 C、红橙黄绿蓝靛黑
  • 4、壮壮用如下装置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的蜡烛像是(    )的。

    A、正立 B、倒立 C、倾斜
  • 5、通过潜望镜观察到的物体大小与实际物体大小相比,( )。
    A、一样大 B、变大了 C、变小了
  • 6、下列与潜望镜的主要工作原理不一样的是 ( )。
    A、 B、 C、
  • 7、用了平面镜后,光线会发生转弯。生活中,一束光能被反射( )次。
    A、 B、 C、无数
  • 8、鱼缸里有一条鱼,调整观察角度后,看上去是两条。对此,你的解释是(    )。
    A、人眼花了 B、这是鱼和它的影子 C、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 9、以下实验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
    A、 B、 C、
  • 10、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的是 ( )。
    A、激光笔 B、手电筒 C、夜视仪
  • 11、一只青蛙在枯井底下朝天空看,下列图中光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    )。
    A、 B、 C、
  • 12、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光的诗句,其中蕴含着科学原理,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晚上的月亮是光源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水像镜子一样能倒映物体是因为光的折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下阴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13、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舞台上发光的镭射灯 B、观众手中的荧光棒 C、空中的月球
  • 14、他们利用“过山车”的斜面继续做“小球撞击实验”,从三个不同坡度且长度相同的斜面释放小球,让小球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木块滑行的距离。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斜面

    示意图

    平均滑行的距离/厘米

    斜面一

    3.2

    斜面二

    3.7

    斜面三

    4.3

    (1)、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每次实验应将小球从斜面的(“不同位置”或“同一位置”)处由静止滚下。
    (2)、随着坡度的增加,小球滚下的速度就越 , 木块被撞后滑行距离就越 , 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就越
  • 15、小雁去游乐场玩了过山车,觉得很有 起点A趣,准备搭建自己的“过山车”模型。
    (1)、小雁在设计制作“过山车”的时候,需要经历以下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设计“过山车”轨道 ②测试“过山车”③改进“过山车”④制作“过山车”

    (2)、测试“过山车”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处理办法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①有一处轨道连接处断开了,但是小球能滚过去,可以不改进。(   )

    ②小球在起点处不能滚动起来,可以轻轻推一下小球。(   )

    ③小球在 BC段易脱轨,可以在急转弯处设计小坡度轨道。(   )

    (3)、小雁要和另一名搭建“过山车”的同学比较谁的小球是运动冠军,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   )。
    A、看谁先到达终点 B、比谁的起点更高 C、取相同的长度,看谁用时短
  • 16、河水流淌、鸟儿飞翔、运动员奔跑、车辆行驶、火箭升空……着陆器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

    小虞研究了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的着陆过程,并绘制了着陆器完整的着陆过程简图(如图所示)。

    (1)、图中过程①是减速阶段,过程②是避障阶段,过程③是缓冲阶段。从运动轨迹看,着陆器着陆的过程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以上都有
    (2)、在着陆过程中,着陆器上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相对于地面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3)、着陆器在过程②和③中运动的距离是一样的,但过程②所用的时间更长,说明过程②着陆器运动得更(填“快”或“慢”)。
    (4)、如图所示,火星地图上小方格的每条边都代表10千米,如果“祝融号”在火星上的着陆点着陆后,需要到探测点开展科学考察,那么它需要先向西运动千米,再向(填方向)运动千米,也可以只沿一个方向运动,请在图中用“→”画出这个方向的运动轨迹
  • 17、江河湖海奔流不息,天空突然落下雨滴,有的地方因干旱而土地龟裂,有的地方常年有湿润的沼泽……所有这些都是以水为载体,那么水有哪些特点呢?它又会进行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进入“水的世界”。
    (1)、水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着,如雨、冰、等。
    (2)、下列关于水蒸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有水蒸气 B、水要加热才会变成水蒸气 C、烧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3)、小杭将盛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的烧杯中,试管中的水迟迟不结冰,能使试管中的水结冰的方法是( )。
    A、在碎冰中加入足量食盐 B、充分摇晃试管 C、在试管中加入更多的水
    (4)、小杭不小心把饮料放进了冰箱冷冻室里,他想让结冰的饮料快点熔化,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暖风机吹 B、用被子裹住 C、放在阳光下
    (5)、关于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后的水蒸气变成云,云可以带来降水 B、云在天空中飘浮,而水在地表流动,因此水与云没有关系 C、水蒸气、冰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物质中,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食用油 B、白糖 C、石子
    (7)、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的实验中,要往水中加入小苏打,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次性将所有的小苏打全部加入 B、将小苏打随意分成几份,再一份一份地加入 C、用小平勺舀取小苏打,再用尺子刮平,一勺一勺地加入
    (8)、在“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两杯水的水温要保持相同 B、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C、食盐的量要相同
    (9)、食盐和沙子混在一起了,小杭将该“粗盐”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水分蒸干。把器材名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里。

    (10)、将“粗盐”溶液用滤纸过滤,我们发现滤纸上留下了( )。
    A、食盐 B、沙子 C、
    (11)、如图所示,小杭在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火焰的( )。

    A、 B、 C、
    (12)、食盐溶液在加热过程中水慢慢变少,是因为这些水( )。
    A、变成水蒸气 B、被蒸发皿吸收了 C、渗到蒸发皿外面
  • 18、在地球家园里,我们时时刻刻感受着天气的“魔术”。多样的天气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明天是不是会下雨?最近的气温高不高……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1)、天气预报一般包含哪些信息?请在☑里面画“✔”。

    □云量 □温度 □风向 □风力 □日期 □心情 □降水量

    (2)、小杭打开书桌前的窗户,发现阳光明媚,高空中飘着少许像羽毛、钩子的云,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阵阵花香。下列天气符号中,描述当前的天气现象的是( )。
    A、 B、 C、
    (3)、如果把天空当作一个圆面,那么下列图中,符合当前的云量情况的是(   )。
    A、 B、 C、
    (4)、“高空中飘着少许像羽毛、钩子的云”,请根据所学知识预测一下,接下来的天气是(   )。
    A、晴天 B、阴天 C、雨天
    (5)、小杭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如图所示的三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6)、小杭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最合适的场地是( )。
    A、操场上 B、关上门窗的教室内 C、树荫下
    (7)、结束后,小杭用如图所示的玻璃杯自制一个雨量器,制作时刻度条的零刻度要与(填“A”或“B”)点对齐。

    (8)、小杭用自制雨量器收集雨水时,雨量器应该放在( )。
    A、斜坡上 B、室外水平的地面上 C、教室里
    (9)、如表所示为小杭观测记录得到的该地区一周内的天气情况。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1月7日

    多云

    小雨

    9℃~ 13°C

    5℃~ 14°C

    5℃~ 15°C

    7℃~

     15°C

    9℃~

     18°C

    8℃~

     14°C

    8℃~ 11°C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这周中,最高气温最高的一天是( )。

    A、1月3日 B、1月5日 C、1月7日
    (10)、关于这周的天气情况,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周有6天晴天、1天雨天 B、这周的风向都是一样的 C、这周的风都比较小
  • 19、小南想设计有两个圆环轨道的“过山车”(如图所示),使小球从起点A 运动到终点B,可他一直想不好虚线方框中的轨道前段该如何设计。请你给小南提一些建议,并帮他在框中画好设计图。

  • 20、“向日葵”小队的成员经过充分的讨论后统一意见,合作设计制作了“过山车”(如图所示),轨道长度为205厘米。通过测试发现,小球运动到 B 点时会冲出轨道。

    (1)、根据“过山车”及测试结果,请在下表中对他们的“过山车”进行评价(达到要求的画“✔”,未达到要求的画“×”)。

    评价指标

    轨道总长在2米以上

    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小球能通过全部轨道

    与同学合作完成

    评价结果

     

     

     

     

    (2)、测试“过山车”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处理办法中,合理的是( )。
    A、发现有一处轨道连接断开了,但是小球能飞过去,所以不用改进了 B、发现小球卡在轨道中间,将轨道加宽 C、发现小球速度有点慢,将直线轨道改为曲线轨道
    (3)、针对小球的脱轨问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AB 的坡度 B、减小AB 的坡度 C、增大 BC 的坡度
    (4)、小球从起点出发后,经常运动到A 点就停住了,要想让小球顺利到达终点,下列方法中,可以采取的是( )。
    A、适当增大 DA 的坡度 B、适当减小DA 的坡度 C、适当增大AB 的坡度
    (5)、测得轨道A 点到B 点的长度是40厘米,B点到C 点的长度是50厘米。根据方向盘,小球脱轨的B 点位置可以描述为在A 点的方向厘米处。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