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2024年5 月 3 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搭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在月球采集“月壤”的任务。

    (1)、根据上面内容可知“嫦娥六号”探测器将降落在图中的(填“A”或“B”)。在月球上有非常多的陨石坑,也叫作 , 它们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2)、一些科学家认为陨石坑很有可能是由于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这属于探究实践中的(    )。
    A、科学假设 B、实验探究 C、得出结论
    (3)、晴朗的夜晚观月时,我们发现:月球表面有亮有暗。其中比较暗的地方主要是(   )。
    A、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B、地势比较低的地方 C、地势比较平的地方
    (4)、下列模拟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做法合理的是(    )。
    A、用大小相同的小球多次撞击沙盘 B、从相同的高度松手,让小球落下 C、用大小不同的小球从不同高度撞击沙盘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球适合人类居住 B、月球也像太阳一样会发光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 3、对于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有科学家认为是宇宙中的撞击月球形成的。

  • 4、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平面 , 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 5、根据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特征,将序号填入如图所示的维恩图合适的区域中。

    ①会出现黑子 ②会发光 ③有环形山  ④球体 ⑤体积大 ⑥不发光 ⑦有森林 ⑧会发热 ⑨不发热 ⑩有海洋 ⑪有生命 ⑫恒星 ⑬人类生活的家园

  • 6、 如图所示,①、②和③分别代表(    )。

    A、地球、月球和太阳 B、太阳、地球和月球 C、太阳、月球和地球
  • 7、 (    )主题海报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 8、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步骤:

    ①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②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③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彩色等。

    ④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⑤展示和交流,交流时,试着向同学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 9、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1)、皮影戏利用了(    )的原理让观众看到表演。
    A、运动 B、影子             C敲打
    (2)、表演皮影戏时,人物剪影是(    )。
    A、挡光物 B、光源 C、
    (3)、我们发现,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 B、向光 C、无法判定
    (4)、同学们在研究影子的变化时,产生了很多想法,其中错误的是(    )。
    A、影子不可能比物体本身长 B、通过改变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影子的大小 C、物体有影子的前提是有光
    (5)、改变手电筒与人物剪影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大手电筒与人物剪影之间的距离,影子会变大 B、人物剪影向手电筒的方向移动,影子会慢慢变小 C、手电筒远离人物剪影照射,影子会慢慢变小
  • 10、小风和小云在房间里玩投影游戏。如图所示,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上留下了圆柱的影子。

    (1)、图中的手电筒属于影子形成条件中的
    (2)、图中的白墙属于影子形成条件中的
    (3)、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圆柱的影子最短。
    A、2 B、3 C、4
    (4)、手电筒在位置4照射圆柱,白墙上出现影子的形状是(    )。
    A、 B、 C、
    (5)、如果用该图模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那么位置4模拟的可能是(    )。
    A、上午10时 B、中午12时 C、傍晚5时
  • 11、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小风知道了如何消除影子的影响,晚上用右手做作业时,小风选择将台灯放在书桌的(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任意位置
  • 12、影子的形成要有挡光物、光源和屏,三个物体应按照(    )的顺序放置。
    A、挡光物——光源——屏 B、光源——挡光物——屏 C、光源——屏——挡光物
  • 13、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有关。

  • 14、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挡住了一部分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
  • 15、如图所示,将树枝①、②、③插入雪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就出现了三个影子a、b、c。

    (1)、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2)、此时此刻,三根树枝对应的三个影子a、b、c,它们的是相同的,但和长短不同,影子(填“a”“b”或“c”)应该是最短的,因为 。
    (3)、请根据图片推测,影子b对应的树枝应该比树枝③更(填“粗”或“细”)。
  • 16、小舟做了一个简易日晷(如图乙所示)来研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小舟安装简易日晷时,正确的步骤是(    )。

    ①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②按指南针或太阳找好方向 ③对准方向放好纸板④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A、 B、③④①B. C、④②①C. D、③②①
    (2)、日晷是一种用来(    )的仪器。
    A、辨别方向 B、计量时间 C、记录位置
    (3)、如图甲所示,早晨太阳的位置在(填“A”或“B”或“C”)处,此时图乙中的小短杆的影子朝向(填方向)。

    (4)、通过分析,小舟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短,再变长
    (5)、出现以上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因为太阳在一天中的(    )发生了变化。
    A、光线强度 B、有没有被云挡住 C、照射角度
    (6)、如果当天17:00太阳还没下山,物体还有影子,那么17:00的影长比16:30的影长(填“长”或“短”)。
  • 17、〕如果小金第一次测量阳光下小树的影长为3米,两个小时后又测量这棵小树的影长为4米,那么他第一次测量小树影长的时间应该是上午8时。 (   )
  • 18、小明清晨在学校做课间操时有下列发现,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课间操后,影子变长 B、周围人的影子方向都朝西 C、太阳和影子总是在同一侧
  • 19、 小龙准备了一张纸板,并在纸板上画同心圆,在同心圆的中间放置一根小短杆。画同心圆的作用是(    )。
    A、使记录的内容整齐有序 B、能准确确定方向 C、能清晰地比较出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 20、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的仪器,日晷是利用一天中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变化的规律来计时的。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