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中,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
    A、 B、 C、
  • 2、分析下面的实验记录表,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

    物质

    溶解份数

    1

    2

    3

    4

    5

    6

    7

    8

    食盐

    ×

     

    小苏打

    ×

         
    A、相同 B、不相同,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 C、不相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更强
  • 3、厨房里的食盐和芝麻不小心混在一起了,亮亮想要分离出食盐,实验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 4、要让杯子里的冰块融化得快一些,可以将杯子(     )。

    A、放在阳光下 B、放在阴凉处 C、放在泡沫箱里
  • 5、在家里用烧水壶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 6、水沸腾时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B、 C、
  • 7、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 8、洗好的衣服慢慢干了,是因为(     )。
    A、风把衣服里的水吹没了 B、衣服里的水凝结了 C、衣服里的水蒸发了
  • 9、聪聪用细线、小车、垫圈等安装了一个小车,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下表是他实验记录的数据。(挂3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垫圈数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个

    5.12秒

    5.88秒

    5.10秒

    10个

    3.07秒

    3.48秒

    3.79秒

    15个

    1.28秒

    1.34秒

    1.23秒

    (1)、实验中,小车是利用(       )来前进的。
    A、垫圈的重力 B、桌面的摩擦力 C、细线的弹力
    (2)、在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要做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获得更多的数据,提高实验准确性 B、时间有多的 C、好玩多做几次
    (3)、在这个实验中,下列选项,不变的条件应该是(       )。
    A、运动的时间 B、运动的距离 C、垫圈的个数
    (4)、分析这个实验,下面的结论中有两项是正确的,分别是

    A.要使小车运动起来,需要一定的力

    B.垫圈数量越多,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C.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 10、学校科技节设置“动力小车挑战赛”,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提供材料自行设计组装小车,并调试小车在规定的赛道(见下图)上获取挑战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最后一步是

    A.组装               B.调试            C.确定组装步骤

    (2)、第一小组制作的小车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B、美观漂亮 C、行驶稳定
    (3)、第二小组组装的气球动力小车在行驶中总是偏离赛道,原因可能是哪两个?

    A.气球安装不正     B.车轴不正     C.动力不足

    (4)、第三小组制作的橡皮筋动力小车多次测试的结果都是6分,要想到达高分区,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改变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B、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 C、在车上放木快
    (5)、小车在赛道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总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 11、呼吸与消化。

    试管编号

    A

    B

    馒头状态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试管中加入唾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1)、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现象,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中,哪支试管模拟的是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
    A、A试管 B、B试管 C、都可以
    (2)、本实验主要研究(       )对食物消化的影响。
    A、牙齿 B、唾液 C、舌头
    (3)、馒头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其营养最终是在中被吸收的;而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主要是在中被吸收。

    A.胃                      B.小肠                 C.大肠

    (4)、馒头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病人在手术的康复期间,应该多补充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5)、人体呼气时胸腔会 , 腹部会

    A.收缩                  B.放松                 C.不变

    (6)、四年级学生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大约是每分钟(       )。
    A、8-10次 B、20-25次 C、60-70次
    (7)、一般情况下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进去的空气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不一致。呼出来的气体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A.会增加               B.会减少             C.没有明显变化

    (8)、两人想比较谁的肺活量大,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比一比谁吹响哨子的时间长

    B.比一比谁一口气吹的气球大

    C.比一比谁的声音低

    (9)、下列有关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肺活量最初都是一样的 B、小科爱运动,小红不爱运动,小科的肺活量可能要比小红的大 C、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弱
  • 12、实验一:先让一只闹钟响起;然后盖上钟罩;再抽去钟罩内的空气。

    实验二: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然后将击打后的音叉浸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听。

    实验三:把耳朵贴在桌面的一端,听其他同学在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1)、实验一,我们会发现:没有盖上钟罩时,铃声;盖上钟罩时,铃声;当抽去罩内空气时,铃声。实验二,击打后的音叉浸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听,音叉的声音。

    A.能听到                  B.不能听到             C.无法确定

    (2)、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观察到(       )。
    A、水面产生波纹 B、水面很平静 C、水面上升
    (3)、实验一,闹钟响起,说明闹铃撞击部分;实验二,发声的音叉

    A.没有振动                 B.有振动               C.通了电

    (4)、实验三,我们发现耳朵贴在桌面上和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声,(       )。
    A、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更大 B、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更大 C、一样大
    (5)、实验一的这个现象说明;实验二音叉浸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听声音是为了证明;实验三的现象说明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声效果比在空气中的传声效果好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6)、实验二,用力击打或轻轻击打同一支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同样的力量击打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

    A.发声原理                    B.强弱                    C.高低

  • 1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必须注意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
  • 14、汽车的喇叭声是自然界的声音。( )
  • 15、听小骨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
  • 16、在同一斜面上释放小车,小车载重后,它的速度会加快。( )
  • 17、牙齿坏了可以安假牙,因此牙齿并不重要。( )
  • 18、含有脂肪的食物滴上碘酒会变蓝色。( )
  • 19、运动物体都具有动能,停在车站里的公交车也具有动能。( )
  • 20、在音叉旁边靠一个悬挂着的乒乓球,敲打音叉后,乒乓球会反复跳动。( )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