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探究题。
平平和安安在公园荡秋千时发现,秋千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相同。
秋千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此,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为验证以上猜想,他们找到了螺母、细绳、刻度尺、秒表,按照科学方法,将螺母从同一高度释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序号
螺母数量
绳子长度
往返摆动15次所用时间
往返摆动1次所用时间
1
1个
20厘米
19.5秒
1.3秒
2
1个
40厘米
30秒
2秒
3
2个
40厘米
30秒
2秒
(1)、为验证猜想1,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应该选用序号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为验证猜想2,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应该选用序号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通过实验发现,螺母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 )有关。A、螺母质量 B、绳子长度和螺母质量 C、绳子长度(4)、如图,公园里有3个秋千,平平想要荡得快一点,应该选择( )。A、①号秋千 B、②号秋千 C、③号秋千(5)、根据所学知识,以下( )秋千更适合2岁的小朋友。A、B、
C、
D、
-
2、同一个摆钟的摆,摆动的快慢( )。(忽略热胀冷缩)A、冬天快一些 B、夏天快一些 C、夏天、冬天一样快
-
3、右图的三个摆以相同的角度摆动1分钟,摆动次数的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
4、一只摆钟一昼夜走慢了3分钟,为了使它计时精确,下列方法中,有效的是( )。A、缩短摆绳的长度 B、增加摆绳的长度 C、增加摆锤的质量
-
5、伶伶在一个圆形铁球外面均匀包裹上一层冰,并用它做成摆锤。在冰慢慢融化的过程中,这个摆摆动的速度 ( )。A、越来越快 B、没有变化 C、越来越慢
-
6、如图,乐乐自己做了两个摆,第一个用塑料球做摆锤,第二个用金属球做摆锤。在摆绳长度、摆幅大小和测量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摆动次数多的摆是 ( )。A、塑料球摆 B、金属球摆 C、两个摆摆动次数一样多
-
7、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的关系,应选择( )两个摆。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
8、课堂实验:探索摆的快慢的影响因素。(请在正确的方框内打“✔”,其余填序号)
①摆锤的质量 ②摆绳的长短 ③摆动的幅度 ④有关 ⑤无关
摆锤的质量
摆绳的长短
摆动的幅度
实验装置
两摆的摆动快慢
左边更快□右边更快□相同□
左边更快□ 右边更快□相同□
左边更快□ 右边更快□相同□
不变因素
改变因素
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
摆的快慢与摆动的幅度。
总结:摆的快慢与、无关,与有关。
-
9、实验探究题。
“制作钟摆”这节课,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了1分钟内摆动60次的单摆。下表是我们组的实验记录表。
摆10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实验序号
摆锤质量
摆绳长短
摆幅大小
摆动次数
①
50克
40厘米
45°
8
②
100克
40厘米
45°
8
③
50克
40厘米
30°
8
④
50克
20厘米
30°
11
(1)、从记录表可知,第④次实验10秒摆动了11次,那实验20秒会摆动次。(2)、根据上面的记录表,从实验和(填序号)可以看出,摆锤质量(填“影响”或“不影响”)摆动快慢。(3)、从记录表可以看出,会影响摆动快慢。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分钟摆动60次摆的调试,我会依据第次实验的绳长来调整摆绳长度。(4)、经过调试,发现10秒内摆动10次的摆绳长度为25厘米,对此,小组成员发表了不同意见,我赞同的观点是 ( )。A、可以直接记录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绳长度为25厘米 B、应该重复3 次实验,确定长度后再记录 C、为了节约时间,测试1分钟摆动次数时,可以只做一次(5)、(多选)科技小组使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计时沙漏,测得沙子全部漏完的时间是40秒,如果要制作一个1分钟的沙漏,以下改进方法可行的有( )。A、减少沙子 B、增加沙子 C、更换孔小一点的瓶盖 D、更换孔大一点的瓶盖 E、下面接沙的瓶子换小一点 F、下面接沙的瓶子换大一点 -
10、新趋势成成同学用相同的摆锤制作了两个绳长分别是15厘米和30厘米的摆,观察并记录两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绳长15厘米的摆
19
19
19
绳长30厘米的摆
14
14
14
根据实验数据,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的长度应( )。
A、小于15厘米 B、在15~30厘米之间 C、大于30厘米 -
11、在研究摆钟时,让摆自由摆动60秒,前10秒和最后10秒摆动次数相比,( )。A、一样多 B、前10秒多 C、后10秒多
-
12、新趋势聪聪观察甲、乙、丙三个摆,测得甲每分钟摆动30次,乙每分钟摆动50次,现在有三个小组分别测试了丙每分钟的摆动次数。下列三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50次、50次、50次 B、40次、39次、39次 C、29次、29次、30次
-
13、小可同学和他的学习小组想要制作一个钟摆,以下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A、设计方案——测试钟摆——制作钟摆 B、测试钟摆—设计方案—制作钟摆 C、设计方案——制作钟摆——测试钟摆
-
14、课堂实验: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1)、原理: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2)、方法:
①递减法
如果还偏慢,需要(填 厘米“增加”或“减少”)绳长。
②倍减法
如果慢了,需要绳长,如果快了,需要绳长,直到确定准确的摆绳长度。(填“增加”或“减少”)
(3)、结论: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摆绳的长度约为厘米。 -
15、画图题。
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地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具体方法如下:将手表平放在胸前,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表针的指向,就可以判定方向了。口诀是“时间一半对太阳,十二所指是北方”。时间是当地时间,24小时制。这个方法在野外没有指南针的时候非常有用。如中午12时,时间的一半就是6时,则将6时点位对准太阳,12时点位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请在图中标出太阳的方向。(图上时间是14:00)
-
16、材料分析题。
“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的场景,在微重力环境下演示多个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1)、下列装置可以帮助航天员在太空中计时的是( )。A、摆钟 B、沙漏 C、电子表(2)、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转一圈大约需要1.5小时,也就是说,一个地球日(一天24小时)空间站上可以看到15~16次日出日落。为了保证与地面的协同工作,航天员的钟表是按照“天地同步”的北京时间来计时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员在空间站待1天,相当于地球上的16天 B、如果没有计时工具,航天员很难判断地球上的时刻 C、如果不人为干预调节,航天员在空间站昼夜节律紊乱,会影响身体健康(3)、淘淘想准时观看“天宫课堂”的直播,但他发现自己的手表时间不准,下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调整手表时间的是 ( )。A、凭感觉自己估计 B、看太阳的位置 C、看电视时间调整 -
17、按照计时精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机械钟 ②滴漏 ③原子钟 ④石英钟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
18、学校秋季运动会百米赛跑是用( )来计时的。A、秒表 B、手表 C、沙漏
-
19、交通信号灯倒计时需要精确到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 )。A、时 B、分 C、秒
-
20、下列情境中,最需要精确计时的是 (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