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大脑管理人的情绪、意志、行为等,因此情绪、意志和行为是(填“可以”或“不可以”)被控制的。
  • 2、材料分析题。

    多多的日记

    甜甜是我的同学,她模样十分出众,精致的五官里,那双大眼睛格外灵动,仿佛藏着无数故事。她身高一米五,体重四十六公斤,身姿轻盈。五年级这一年,她几乎没请过病假,身体倍儿棒。运动会上,她还拿了200米赛跑项目的年级第三名,厉害得很。学习上,她成绩中上,其中数学成绩优异,常被老师表扬。可她性格腼腆内向,如同一只羞涩的小兔子,特别容易脸红,总不爱说话,上课不主动发言,回答时也低着头,声音小得像蚊子。下课就静静地坐着发呆,老师让她去玩,她也只是笑笑,依旧不动。我真想帮她走出这孤独,却不知从何做起。

    (1)、相关权威卫生组织机构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体弱,而应该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那么你觉得甜甜同学是否健康?

    , 你的理由是

    (2)、(多选)经过研究人们发现,心理性的脸红是指紧张、害羞、愤怒等情绪波动使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脸部血流增加,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关于“脸红”这一情绪变化的生命活动,人体内主要参与的系统有( )等。
    A、神经系统 B、血液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
    (3)、如果你是一个健康生活师,为了帮助甜甜同学达到健康生活的目标,基本的操作步骤:健康生活状况→健康生活计划→计划达到健康目标。(填序号)

    ①制订    ②评估    ③实施

  • 3、下列健康行为计划的目标中,不合理的是 ( )。
    A、多喝水 B、勤运动 C、用水果代替主食
  • 4、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做法中,会对我们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 B、 C、
  • 5、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于一位健康的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描述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
    A、体重约为85千克 B、体温约为37摄氏度 C、每分钟呼吸次数约95次
  • 6、当我们随心所欲“大吃大喝”时,会引起( )负担过重。
    A、血液循环器官 B、呼吸器官 C、消化器官
  • 7、睡眠可以让心、脑等器官得到充分休息,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还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下列属于良好的睡眠习惯的是 ( )。
    A、蒙头睡觉 B、在卧室放很多绿色植物 C、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8、在制订健康行为计划的过程中,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
    A、制订的计划要具有可行性,能用于指导并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B、制订的目标可以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C、在执行计划时,要坚持不懈
  • 9、为了写作业,经常熬夜到夜里12点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    )
  • 10、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可以保护脑的健康。    (    )
  • 11、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导致颈椎疾病和视力受损。    (    )
  • 1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    )
  • 13、不良的行为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    )
  • 14、体育课后汗流浃背,小明为解暑一次性吃了好几个冰淇淋。    (    )
  • 15、健康行为计划。(请将下列制订健康行为计划的步骤排序)

    ()记录计划的执行效果。    

    ()解释该目标可能对你产生的影响。

    ()确定你想要实现的健康目标。    

    ()制订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计划。

  • 16、当你在篮球场上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而起争执时,你应(    )。
    A、继续争执,直到分出输赢 B、动手打人 C、尝试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 17、再过两天就要考试了,小轩很紧张,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轻压力的是 ( )。
    A、 B、 C、
  • 18、 新情   中国乒乓球队在杭州亚运会上一举夺得6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实现了国乒完美的战绩。在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看到打过来的乒乓球,举拍反拉回去。在这个过程中,神经传递信息最合理的顺序是(    )。
    A、眼睛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做出反应 B、眼睛接收信号→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手做出反应 C、眼睛接收信号→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手做出反应
  • 19、当我们听到蚊子叫的声音后,大脑会做出一系列反应。以下反应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它会吸我的血(害怕)②这是蚊子(厌烦)

    ③一定要拍死它(愿望)④吸血后皮肤会发痒(担心)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 20、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回到教室”是刺激,“铃声”是反应 B、“铃声”是刺激,“回到教室”是反应 C、“铃声”和“回到教室”都是反应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