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航天员在月球上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与同伴沟通,这主要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空气 B、航天员与同伴相隔太远 C、环形山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 2、下雨时,我们听到的雨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雨水 B、空气 C、大地
  •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
  • 4、采取了改进措施后,小春听到了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 (填“空气”或 “棉线”)传播的。
  • 5、如图,小秋和小春玩“土电话”时,小春听不清对方的声音,这可能是因为 (   )。

    A、棉线拉得太紧 B、棉线没有拉紧 C、棉线传播声音的效果比较差
  • 6、如图1~3所示,小秋和同学做了有关声音传播的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1,小春将耳朵紧贴在桌面的一端,倾听小秋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 面的声音,随后小春坐直,将耳朵离开桌面,同样倾听小秋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比较这两种声音的不同。

    ①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要比不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

    ②耳朵贴在桌面时,声音通过传播到耳朵,这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耳朵离开桌面时,声音通过  传播到耳朵。

    ③通过实验可知,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 

    (2)、如图2,小秋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产生 ,  并且向扩散,这说明物质振动时会引起它周围的振动,从而使声音 以  的形式传播。
    (3)、如图3,小秋将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小春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小秋 发现自己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①这个声音比站在水槽边隔着空气听到的声音更 。

    ②这个现象说明,除了固体和气体外,也可以传播声音。

    ③写出图3中声音的传播路径:音叉 →   →  → 耳朵。

  • 7、人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怀着这个疑惑,小秋查阅了相关资料。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左右各一,由声韧带、肌肉和黏膜组成。它可以使我们说话、唱歌、 笑或叫喊。我们的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呼吸时,声带会自然放松地分开,空气通过声带,但不会发生振动。当我们说话或唱歌时,空气从肺部向上通过喉咙,声带变紧,并快速闭合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 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1)、当小秋呼吸时,声带会振动吗?  (填“会”或“不会”)。
    (2)、小秋说话或唱歌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
    (3)、人的声带越松,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低 C、越弱
  • 8、停止摇动风铃(如图)后,风铃“余音未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产生了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 B、风铃虽然停止了振动,但声音还会持续一会儿 C、虽然停止了摇动,但风铃还会振动一会儿
  • 9、竖笛简单易学,我们吹响竖笛时,(   )会产生振动,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A、嘴巴 B、空气 C、声带
  • 10、小秋听到手机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音乐声,这个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喇叭 B、空气 C、钢琴
  • 11、往热水瓶中灌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热水瓶 B、热水瓶内的水 C、热水瓶内的空气
  • 12、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它是(   )。
    A、牙齿 B、声带 C、气管
  • 1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秋和同学展开了探究。

    小秋和同学准备了钢尺、橡皮筋、鼓、音叉等材料,采用按、压、敲等方法进 行研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1)、

    物体

    操作方法

    能否听到声音

    观察到的现象

     

    钢尺

    按压

    钢尺弯曲

    弹拨

    钢尺做往返运动

     

     

    橡皮筋

    揉搓

    橡皮筋变形

    拉伸

    橡皮筋变形

    弹拨

     

    按压

    无明显现象

    敲击

    无明显现象

    音叉

    敲击

    碰触音叉的手感觉很麻且有痛

    请将上面的记录表填写完整。
    (2)、小秋发现钢尺、橡皮筋发声时,会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 
    (3)、敲击音叉时,小秋的观察方法不再是简单地用眼睛看,而是用手去碰触,说明在 观察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身体的各个 来帮助观察。请分析手麻的原因:
    (4)、击鼓时,为了看清鼓面的运动情况,可以在鼓面放一些(   )。
    A、大石块 B、弹珠 C、碎纸屑
    (5)、通过对比,小秋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 .由此得出自己的发现:声音是由产生的。
  • 14、我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写,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
    (1)、“夜来风雨声”中的“风声”和“雨声”属于(   )。
    A、自然界的声音 B、动物的叫声 C、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清风半夜鸣蝉”中的“蝉鸣声”属于(   )。
    A、自然界的声音 B、动物的叫声 C、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 15、小秋在高铁上听到的各种声音中,最可能让他感到轻松愉悦的是(   )。
    A、火车运行的轰隆声 B、耳机里播放的舒缓音乐 C、车上乘客大声外放的短视频声
  • 16、在车站候车时,小秋可能听到的声音是(   )。
    A、车站广播的播报声 B、溪流的流水声 C、海豚的叫声
  • 17、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秋愉快地唱着歌,下图所示是他哼唱的一段旋律,其中声 音最高的音符是(    )。

    A、1 B、6 C、3
  • 18、课堂上,小秋总能声音响亮地回答问题,他的声音可以用(   )来描述。
    A、很弱 B、很低 C、很强
  • 19、下列声音中,听起来比较“弱”的是(   )。
    A、下雨时的打雷声 B、受到惊吓时的尖叫声 C、课间,小诗和小春的窃窃私语声
  • 20、小秋在上学路上听到的声音中,比较刺耳的是(   )。
    A、电锯声 B、弹琴声 C、雨声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