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内耳结构复杂,包括听小骨和耳蜗。( )
-
2、前庭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 )
-
3、耳朵是由耳郭、中耳、内耳构成的。( )
-
4、听小骨可以把声音转化成信号传给大脑。( )
-
5、实验模拟鼓膜的振动
实验器材:气球皮、橡皮筋、塑料杯、细沙或纸屑、音叉。
实验方法:①把气球皮放在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气球皮相当于鼓膜)。②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③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④认真观察“鼓膜”是怎样振动的,上面的细沙或碎纸屑是如何变化的。

气球皮 塑料杯 橡皮筋
·实验现象: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鼓膜”的振动情况
声音制造点到“鼓膜”的距离相等
在“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强
振动明显
在“鼓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弱
振动不明显
制造的声音强弱相同
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近
振动明显
制造的声音距离“鼓膜”较远
振动不明显
·实验结论:“鼓膜”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声音的远近和强弱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
-
6、物体的振动带动了 , 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 , 并刺激 , 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
7、内耳:结构复杂,包括和等。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前庭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
-
8、中耳:包括和等。鼓膜是一个 , 外耳与中耳以它为界。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能引起鼓膜的。
-
9、外耳:包括、。耳郭负责。用纸卷一个“喇叭”放到耳朵处可以 , 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
-
10、耳朵的结构:、、。

-
11、小明将食盐、沙子和铁屑三种物质混合在了一起,请想办法把它们分离开。(1)、要将铁屑分离出来,可以采取用的方法。(2)、分离食盐和沙子,应采取先再最后的方法。(3)、把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在烧杯里,加水后充分搅拌,用实验装置把沙子分离出来,用实验装置把食盐分离出来。
(4)、一般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A、焰心 B、内焰 C、外焰 -
12、探究二 溶解和分离
下面是某班在探究食盐溶解能力时获得的实验数据,请回答问题。
组号
1
2
3
4
5
水量/毫升
100
100
100
100
100
溶解量/克
36.
36.
35
6.5
36.
(1)、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克食盐。(2)、我认为,第4组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3)、常温下,100毫升的水里食盐的溶解能力30比小苏打。(4)、在面粉、洗衣粉和沙子这三种物质中,和食盐一样可以溶解在水中的是。 -
13、探究一水的三态变化
我们在课堂上做过如下三个实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气泡变化合理的是( )。A、
B、
C、
(2)、如图乙,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发生的变化是(填“变鼓”或“变扁”),这是因为水沸腾后产生了。(3)、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某组测得的水的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
水温/℃
40
6.8
82
96.
99
99
99
根据上表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 )。
A、 B、 C、(4)、实验二、实验三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A、固定温度计的位置 B、帮助固定试管 C、标记原来水面或冰面的高度(5)、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体积变大的是实验(填“二”或“三”),水开始结冰和冰开始融化的温度都是(6)、在实验二中,往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7)、实验后,要分离出实验二中加入的食盐,要选右图中的装置 (填“甲”或“乙”),其中甲装置中的A的名称是;如果要分离出水中的沙子,我们应该选择的装置是(填“甲”或“乙”)。
-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变成冰后就不是水了 B、铁丝弯折后还是铁丝 C、纸做成小飞机后还是纸
-
15、下列几种变化,与捏橡皮泥的变化类似的是( )。A、铁丝被剪断 B、铁钉生锈 C、面包发霉
-
16、用橡皮泥做成各种小动物或小玩具,没有改变的是橡皮泥的( )。A、形状 B、组成成分 C、大小
-
17、像易拉罐被压扁、玻璃碎裂等是( )。A、形状发生了改变 B、产生了新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
18、一块红色橡皮泥和一块蓝色橡皮泥捏在一起后,产生了新物质。 ( )
-
19、食物腐烂变质和食盐溶解在水中是同一类型的变化。 ( )
-
20、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会重新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