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宝摘下雄花贴近雌花,进行人工传粉。关于南瓜花的传粉,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蜜蜂等昆虫可以帮助南瓜花传粉 B、雌花的花粉要粘到雄花花蕊的黏液上 C、传粉后,雌花会凋谢并逐渐结出南瓜
  • 2、南瓜开花了。小宝注意到南瓜花有两种不同的结构,通过认真观察,小宝推测(   )。

    A、左边是雌花,右边是雄花 B、左边是雄花,右边是雌花 C、南瓜花属于完全花
  • 3、播种前,小宝将种子在水中浸泡一天,并包裹在湿纸巾里进行“催芽”。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适量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 4、小宝挑选合适的南瓜种子种植,适宜播种的种子应该是(   )。
    A、体积小巧的 B、干瘪破损的 C、饱满完整的
  • 5、研究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还可以推测地球环境的变化。(   )
  • 6、可以用牙齿咬的方法鉴定岩石的硬度。    (   )
  • 7、有些植物拥有特殊的繁殖方式,比如靠根、茎、叶来繁殖。    (   )
  • 8、仙人掌独特的叶刺能加强蒸腾作用,使仙人掌适应干燥的环境。   (    )
  • 9、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组成的。
  • 10、将简易电路中的拆下,就制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
  • 11、在简易电路中,电池与导线直接相连会造成路,并损伤电池。
  • 12、成熟的凤仙花包括、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13、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人类活动如建水电站可能阻断洄游,影响鱼类生存。为缓解此问题,人们建设鱼道,即人工水槽,让鱼通过。横隔板竖缝式鱼道能够通过调整过鱼孔的形式、位置和尺寸来适应不同习性的鱼类。原生态式鱼道结合自然与人工,提供更自然的水流,提高过鱼效率。观察甲乙两种鱼道的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鱼道入口2.鱼道池室3.休息室4.出口拦污棚5.高水位时诱鱼水流6.鱼道入口诱鱼水流

    1.鱼道入口2.水流控制断面3.近自然型弯道

    4.鱼道出口5.鱼道入口诱鱼水流

    (1)、建设鱼道是为了鱼类____。
    A、觅食 B、洄游 C、运动
    (2)、鱼道入口处设置诱鱼水流,主要是为了____。
    A、让鱼类在鱼道里休息 B、控制鱼道内的水流速度 C、引导鱼类进入鱼道
    (3)、横隔板竖缝式鱼道的特点是____。
    A、能调整鱼孔的形式、位置、尺寸 B、自然鱼道与人造鱼道相结合 C、更加贴近自然条件
    (4)、假设某鱼道建成后,发现使用鱼道的鱼类数量逐年增加,最可能的是____。
    A、鱼道设计完全合理 B、鱼类逐渐适应鱼道 C、河流生态系统完全恢复
    (5)、若某些大型鱼类无法通过现有横隔板竖缝式鱼道,可以如何改进____。
    A、增加鱼道长度 B、提高水流速度 C、扩大鱼道宽度和高度
    (6)、监测发现某鱼道入口鱼类聚集但不愿进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A、出口拦污栅太干净 B、入口水流过急或位置错误 C、休息室数量过多
    (7)、某山区河流水流湍急,两岸陡峭(空间狭窄),应选用(选填“甲”或“乙”)鱼道.
    (8)、请写出1个可验证鱼道是否有效的观察方法:
  • 14、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将装满水烧瓶 (图甲)浸入热水烧杯,一段时间后如图乙。接着,将烧瓶移至冷水烧杯中,结果如图丙。

    (1)、图乙所示实验可看到的现象是:。图丙所示实验所看到的现象是:。(以上两空均选填对应选项字母)

    A.液柱面上升    B.液柱面下降    C.液体柱面操持不变

    (2)、实验显示,水会因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即热胀冷缩现象。小英通过多次实验,研究了水、酱油、酒精的热胀冷缩特性,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液体名称

    酱油

    酒精

    受热30秒液柱上升高度

    1.0cm

    1.8cm

    5.5cm

    受冷30秒液柱下降程度

    0.9cm

    1.4cm

    4.5cm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选填对应选项字母)

    A、不同体积的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是否相同 B、不同质量的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是否相同 C、不同种类的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是否相同
    (3)、实验中改变的条件____。  (选填对应选项字母)
    A、液体的体积 B、液体的种类 C、液体的颜色
    (4)、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5)、该实验得出的结是:
  • 15、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把竹竿竖直插在平地上,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下表是他们在4 小时内记录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22

    101

    83

    61

    49

    25

    51

    62

    84

    (1)、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推测出该小组开始测量的时间是____。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2)、推测一下,如果第9次测量半小时后进行第10次测量,竹竿影子的长短最有可能是____。
    A、60厘米 B、80厘米 C、100厘米
    (3)、我们发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是____。
    A、长——短——短 B、短——长——短 C、长——短——长
    (4)、在我们英德市某小学校园内,将小木棒竖直立在地面上,下列对阳光下木棒影子的记录错误的是____。
    A、 B、 C、
    (5)、阴雨天,我们可以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叫作____。
    A、模拟实验 B、观察实验 C、对比实验
  • 16、如图,利用两个质量相等的单摆进行实验,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

    A、摆绳长短影响摆的快慢吗? B、摆锤重量影响摆的快慢吗? C、摆动幅度大小影响摆的快慢吗?
  • 17、科学小组通过观察水、醋、果汁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发现液体普遍具有这一性质。这主要体现了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哪种科学探究能力?(   )
    A、描述现象 B、归纳推理 C、设计实验
  • 18、关于环形山形成的原因,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同“撞击说”。小英利用沙盘、小球等实验工具对“撞击说”进行了模拟,并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从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坑的深度出现差异是由哪个因素引起的(  )  。

    实验序号

    重力/牛

    体积/立方厘米

    下落高度/厘米

    实验现象:坑的深度/厘米

    1

    2

    20

    30

    1

    2

    2

    20

    60

    2

    3

    2

    20

    90

    3

    A、体积 B、下落高度 C、坑的深度
  • 19、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如图,是因为水结冰时体积会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 20、茎多汁且厚实,叶退化成刺,根系发达的植物适应特定环境是(   )
    A、热带雨林 B、沼泽 C、沙漠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