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使用显微镜时,先用倍物镜观察整体,再用倍物镜观察细节。
  • 2、太阳系中,与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与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 3、下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时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示,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图中的括号内标上南北极。

    通过这个研究,他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和有关。

  • 4、小明同学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需要改变的条件 , 不应该改变的条件有等。
  • 5、小明想要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做了以下实验:
    (1)、小明想自己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
    (2)、根据实验装置判断,小明是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的关系。
    (3)、实验中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通过来判断。
    (4)、根据下图中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 6、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想让地球模型能自动“自转”,于是用橡皮泥、电动机、电池、导线等材料对地球模型进行了改进,如下图所示。

    (1)、当小明接通电源后,地球模型“自转”起来,小华却认为地球模型自转方向不对。地球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请在上图中标出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
    (2)、如果要改变地球模型“自转”方向,你认为可以怎样做?(写出1种即可)
    (3)、两位同学发现这个地球自转模型转一会就不动了,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出2种即可)
    (4)、两同学在排除所有可能的问题后,还是没有找到原因,于是打算拆开电动机观察内部构造。小华用铁钉成功撬开了电动机的外壳,如下图所示,请标出“用力点”和“阻力点”。

    (5)、最后,两位同学发现地球自转模型不太稳定,于是用螺丝钉将其固定好。他们找来2种螺丝钉,你认为用螺纹(填密或疏)的螺丝钉固定时更省力,原因是
  • 7、小明从沙沟湖采集一些水样,并用显微镜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观察研究。

    (1)、观察显微镜的结构,其中A是 , C是
    (2)、对光时,小明从目镜中看到一团漆黑,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填字母),才能看到明亮的光圈。
    (3)、调焦时,要先将镜筒下降,此时眼睛注视(填字母),这样做的目的是
    (4)、如下图所示,小明发现视野中的微生物向左运动,你认为草履虫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5)、在观察时,小明发现视野中的微生物游动太快,他想重新做一个微生物标本,此时你有什么建议?
    (6)、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常见的微生物,下列现象不能作为草履虫是生物的证据是(     )。
    A、一个草履虫从中间分裂,变成两个草履虫 B、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鞋子 C、水里滴加盐后,草履虫会四处逃窜
  • 8、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时,视野内出现许多黑色圆圈,这可能是(     )。
    A、视野太暗了 B、洋葱表皮撕得太厚 C、操作不规范导致标本内出现气泡
  • 9、下列方法可以使小电动机的转速加快的是(     )。
    A、改变电流方向 B、用两块磁铁 C、减少线圈匝数
  • 10、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     )。
    A、 B、 C、
  • 11、圭表在使用时(     )放置。
    A、东西 B、南北 C、可以任意
  • 12、下图方框中是小明在秋季某日观察到的正午太阳高度。比较下列三幅图,最有可能是冬季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     )。

    A、 B、 C、
  • 13、冬天,青蛙、蛇不出来活动了,最有可能引起这种现象的是(     )。
    A、太阳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引力
  • 14、电脑开机后周围会有磁,这是因为(       )。
    A、电脑屏幕会发光 B、电脑安装了电池 C、通电导线会产生磁性
  • 15、本学期从开学到放寒假,正午时分操场旗杆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
    A、先变长后变短 B、一直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 16、在“电和磁”实验中,下列方法不能使偏转的角度增大的是(     )。
    A、将通电导线绕成线圈 B、采用短路电路 C、再并联一节电池
  • 17、寒假即将来临,小明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旅游,小明需要准备衣服是(     )。
    A、 B、 C、
  • 18、手机在充电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
    A、电能转化为光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19、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加快趋势,这可能会引起(     )。
    A、昼夜交替周期长 B、昼夜交替周期短 C、不会再有昼夜交替
  • 20、下列三种放大镜(侧视效果图),哪种可以把物体图像放得最大(     )。
    A、 B、 C、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