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环境中的温度对动物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动物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温动物;而有些动物的体温则会保持不变,称为恒温动物。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被毛,能维持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属于变温动物。

    (1)、根据动物体温是否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将动物分为两类。蚯蚓是一种身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它属于(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人类的体温是恒定的,这是因为体内有良好的的结构。
    (3)、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乌龟 B、 C、青蛙 D、麻雀
    (4)、丹顶鹤是(选填“鸟类”或“哺乳动物),属于动物。为了保护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在丹顶鹤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    )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A.卧龙、扎龙、向海 B.扎龙、向海、青海C.扎龙、向海、盐城D.扎龙、青海、卧龙

  • 2、如右图所示的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制作羊皮筏子的关键是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并在羊皮囊里吹足空气,每一个羊皮筏子需要9~12个羊皮囊。羊皮囊虽然小,但500个羊皮囊扎成一个大筏子装载货物,其气势如同一个“军舰”。

    (1)、羊皮筏子主要是靠(    )浮在水面上的。
    A、空气 B、竹子 C、羊皮囊
    (2)、羊皮筏子向下游运输货物时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力 B、风力 C、电动机 D、水力
    (3)、与普通的竹筏相比,羊皮筏子稳定性 , 载重量
  • 3、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个生态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 , 非生物因素包括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    )。
    A、浮萍和金鱼藻 B、螺蛳 C、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
    (5)、评价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时,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    )。
    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 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D、生态瓶中水量的多少
  • 4、小明几天前买的绿豆种子不小心撒到了院子里,过几天路过时发现长了好几棵绿豆苗,于是他就耐心地去观察它们。

    (1)、他找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绿豆苗(叶黄、茎细长),推测它们应该是在(填“黑暗环境中”或“阳光下”)找到的。
    (2)、这些绿豆苗看上去不太健康,想要让它们健康生长,小明应该怎么做?
    (3)、阳光下的绿豆苗会进行 , 它们可以利用 , 制造出生长所需的 , 并释放
  • 5、关于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网中动物种类多,灭绝几种影响不大 B、食物网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C、一些生物会被多种动物吃 D、一些动物会吃多种生物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10日,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米处成功坐底,并停留了6小时,3位科考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探测活动,带回了矿物、沉积层、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样等珍贵样本,并在深海中完成了和水上的通话。

    (1)、地球被称为水的星球,表面有约(     )的面积被水覆盖。
    A、25% B、70% C、50% D、90%
    (2)、深海是一个高压、无光和水温低的地方,通常温度只有2℃。我们在设计潜水器时,不仅要考虑选择材料的坚固性,而且还要选择(     )的材料来制作。
    A、保温性能好 B、保温性能差 C、散热性好 D、导电性好
    (3)、科学家在海沟中发现的海参和深海鱼与一般的鱼类不一样:鱼的骨骼非常薄,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特别柔韧,纤维组织出奇的细密。这些都说明了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动物,即环境生物。
    (4)、海洋植物是大气中(     )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氢气
    (5)、载人潜水器在以下哪个运动状态时,浮力会变小?(     )。
    A、完全在水中后继续下潜 B、从海底向上浮起,但未露出水面 C、在海底水平向前移动 D、从水中慢慢露出水面
    (6)、此次探测主要涉及的海洋资源是(     )。

    ①海洋生物资源    ②海洋矿产资源      ③海洋空间资源       ④海洋化学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人类的行为会影响海洋环境,下列行为不会对海洋造成危害的是(     )。
    A、大型船只在海上航行 B、油轮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 C、往海洋中排放核污水 D、大量捕杀海洋生物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我国以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组成的。其中集热管为两层玻璃管,中间为真空。

    (1)、集热管做成真空的目的是。生活中也运用了这个原理的例子有
    (2)、真空集热管利用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得到所需要的热水;请在右图中用带箭头的线画出热水流动的路径。

    (3)、太阳能热水器中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太阳的热量通过(     )传递到集热管,又通过(     )传递给水。
    A、热传导 热对流 B、热辐射  热对流 C、热辐射 热传导 D、热传导 热传导
    (4)、小科在爸爸洗完澡后进浴室洗澡,发现水只是温热,爸爸说这是冷水混进后,水温发生了变化。为了研究这一现象,小科准备了一杯冰水和一杯热水,测得热水的温度是78℃,冰水的温度是0℃,然后,他将冷水倒到热水杯中,过十分钟再次对这杯水进行测量,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0℃ B、78℃ C、28℃ D、0℃
    (5)、小科用温度计测得冰水的温度(如右图)是。他持续测量,直至冰全部融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冰水的温度

    A.保持不变       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           D.没有规律

    (6)、冰完全融化成水后,小科继续每隔10分钟测一次水温,发现到30分钟后水温始终保持在20℃,说明此时室内温度是
    (7)、水温的变化说明了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物体的热量;温度上升,物体的热量
  • 8、科科为了研究塑料瓶所含的增装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右表)。

    组别

    塑料浸出液的浓度

    发芽的种子数/粒

    未发芽的种

    子数/粒

    A

    (喷洒清水)

    20

    0

    B

    10%

    10

    10

    C

    30%

      
    (1)、该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2)、比较A、B两组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塑料浸出液能抑制种子发芽 B、塑料浸出液的浓度越高,越能抑制种子发芽 C、塑料浸出液不能抑制种子发芽 D、塑料浸出液的浓度越低,越能抑制种子发芽
    (3)、若要得出“塑料浸出液的浓度越高,越能抑制种子发芽”的结论,则C组中发芽的种子数应是(     )。
    A、20粒 B、10粒到20粒 C、10粒 D、小于10粒
    (4)、如果A、B、C三组中的种子都没有发芽,那么其原因可能是
    (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塑料包装物等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的是(     )。
    A、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B、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C、填埋处理白色污染将会长期占用土地 D、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
  • 9、某城市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约1700吨,同时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比较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科科和他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了很多调查和实验,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该城市的生活垃圾主要是
    (2)、目前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和堆肥。

    (3)、“丢弃是垃圾,分类是资源”,对于可回收物应该放入有(     )标志的垃圾桶中。
    A、 B、 C、 D、
    (4)、根据图乙获得的信息,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样本层中的含量低于在31~60厘米样本层中的含量 B、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减少 C、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D、这些垃圾因含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于4月14日启动,至28日实现全线通水,这是百年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通水。京杭大运河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曾经是航运繁忙的黄金水道,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运河也有过“脏臭、黑”的灰暗时刻。十几年前,还没有截污系统,河道淤塞,河床变浅;一下完大雨,河道里全是从支流冲刷下来的垃圾,密密麻麻,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此后,政府对运河各段都进行了水质及周边环境治理。如今,千年运河已完成蜕变,又现“水清岸绿,鱼儿归游,白鹭纷飞”的美丽景象。

    (1)、“河水好不好,人说了不算,草鱼、白鹭这些原住民说了才算!”这说明运河的治理最应该考虑(    )的需求。
    A、当地居民和其他生物 B、附近的房地产开发商 C、附近的工厂 D、当地经济发展
    (2)、以下选项中,不是造成运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垃圾过度排放 B、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 C、常年雨量不足 D、河道堵塞
    (3)、以下有关运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河中及周边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运河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小球藻←水蚤←小鱼,是运河中的一条食物链 D、人类通过大运河对水汽输送进行改造,从而影响地球水循环
    (4)、小科发现运河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请根据“水清岸绿,鱼儿归游,白鹭纷飞”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5)、漫步在运河畔,可以看到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河中畅游,成群的白鹭在河边漫步,还有野鸭在水面上浮游……小科画下了白鹭的爪子,它最有可能是(    ),小科猜想这可能和它们喜欢漫步在河岸边,捕食浅水中的小鱼有关。
    A、 B、 C、 D、
    (6)、小科发现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船运特别的繁忙,运河上航行着很多承担煤炭、钢材、建材等物资运输任务的船舶,有力地保障了当地生产生活和民生需求。为了研究货物摆放与船只航行稳定性的关系,小科用竹筏进行模拟实验,下面竹筏中最不稳定的是(     )。

    A、 B、 C、 D、
    (7)、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运河各段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龙舟赛(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龙舟狭窄,稳定性差,选手并排坐可以提高稳定性 B、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 C、在传统工艺中,制作龙舟主要用的是木材 D、龙舟的主要动力来源是风力
    (8)、龙舟尾部有一位运动员拿着一根通到水中的杆子(如右上图),在图中圈出这根杆子。这个杆子是 , 它的作用是
  • 11、有两个相同的瓶子(如图甲所示),其中1号瓶装满冷水(加入蓝墨水),2号瓶装满热水(加入红墨水),将两瓶水对接后进行探究。

    (1)、由于水受热后体积膨胀,因此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冷水比热水的质量
    (2)、如图乙所示,两瓶接触部分有紫色,这说明瓶子内(    )。
    A、冷水、热水全部在流动 B、只有中间接触部分的水在流动 C、没有水流动 D、只有热水在流动
    (3)、重新准备两瓶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将装满冷水的瓶子放在上面,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瓶子内的水都变成紫色。由现象可知热传递的方向是
    (4)、实验中热量传递的方式是
  •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科所在的城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大约900吨,为了有效回收垃圾并做到无害化处理,环卫部门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其中其他垃圾从填埋转向绿色焚烧。垃圾填埋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并且存在垃圾渗出液污染地下水及土壤的情况。垃圾焚烧的优点是减量,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垃圾处置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除此之外,垃圾焚烧发电实现了资源利用,如发电,提供蒸汽、炉渣做环保砖,过滤水后提取工业用盐等。每焚烧一吨垃圾产生400度的电,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1)、小科家里一天产生了以下垃圾,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可乐瓶 ②剩饭剩菜 ③西瓜皮 ④用过的纸巾 ⑤旧报纸 ⑥一次性饭盒 ⑦一次性手套

    A、①⑤⑥⑦ B、①⑤⑥ C、①⑤⑦ D、①⑤
    (2)、小科做了一个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的是(    ),底部清澈的水模拟的是(    )。

    A、垃圾 地下水 B、污染扩散 地下水 C、垃圾 被污染的地下水 D、污染扩散 被污染的地下水
    (3)、关于填埋垃圾后的地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成为蔬菜种植基地 B、可以修建稳固的地基,在上面修建居民区 C、可以修建公园、体育馆等 D、可以种植果树,发展农家乐
  • 13、小科打算用橡皮泥制作一艘小船,探究小船的沉浮变化。
    (1)、制作前,小科将橡皮泥放到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水位从200毫升上升至250毫升,则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    )。
    A、450毫升 B、250毫升 C、200毫升 D、50毫升
    (2)、橡皮泥小船制作完成后,小科将小船放到水中,发现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小船所受的浮力和重力,并用文字注明。

    (3)、小科测试橡皮泥小船的承载能力,他往船中一个一个地加垫圈,当垫圈数为21个时,小船刚好沉没。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个垫圈。
    A、22 B、21 C、20 D、19
    (4)、在放垫圈的过程中,垫圈不小心落入水中并沉入水底,这是因为(    )。
    A、垫圈中间有一个空洞 B、垫圈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垫圈是铁制的物体,很重 D、垫圈的体积很小
    (5)、小科想让橡皮泥小船装载更多的“货物”,请帮他想一个办法:
  • 14、小科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在三个无色玻璃瓶底铺上两张餐巾纸并加适量的水,各放1粒绿豆种子,依照表格处理,将其置于光照充足、25℃的环境中。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处理方法

    用黑布罩住玻璃瓶

    把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将瓶密封

    不做处理

    实验结果

    种子发芽

    种子不发芽

    种子发芽

    (1)、如果用甲、丙两组作对比,研究的问题是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A、光照 B、空气 C、水分 D、土壤
    (2)、如果用乙、丙两组作对比,可确定种子发芽需要(    )。
    A、适量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光照
    (3)、该实验中餐巾纸的作用是(    )。
    A、保持玻璃瓶的干净,便于观察 B、清洁绿豆种子 C、保证绿豆种子能得到适量的水分 D、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空气干燥
    (4)、该实验有一处错误:;应改成 , 其目的是。设置丙组的目的:
  • 15、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 16、如右图所示,这是(    )标志。

    A、交通 B、可回收物 C、其他垃圾 D、绿色食品
  • 17、钢铁制造的船漂浮在水面上时,此时浮力(    )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 18、我们用热水泡脚时,刚开始觉得水很烫,但过一会儿却没那么烫了,主要是因为(  )。
    A、脚将热量传递给了水 B、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脚 C、我们自己的心理在作怪 D、脚的热量超过了热水
  • 19、增加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单位时间内,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  )。
    A、鱼多了,水中的食物不够了 B、鱼多了,水的温度会升高 C、鱼多了,鱼之间容易打架 D、鱼多了,水中的氧气不够了
  • 20、以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荒山秃岭,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 B、长期的旱灾,赤地千里 C、地壳运动的频繁发生 D、动物的活动太活跃
上一页 608 609 610 611 6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