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判断)化石全部是由古生物的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   )
  • 2、(判断)科学家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无脊柱,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   )
  • 3、下列古生物化石中,属于鱼类化石的是(  )。
    A、 B、 C、
  • 4、下列(     )不可能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A、火山爆发 B、气候变迁 C、人类活动
  • 5、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____。下列选项中不能填入横线上的是(    )。
    A、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 B、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 C、不能研究生物的变化 D、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 6、观察下面的恐龙骨骼化石,推测它可能和(    )有亲缘关系。

    A、 B、 C、
  • 7、演化又称 , 是指生物种群遗传特征随时间推移发生的、使得种群更加适应其生活环境的累积性变化。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
  • 8、是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现已大部分灭绝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生物(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象等)。

  • 9、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
  • 10、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 11、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它们当年的生活 , 研究生物的变化,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它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麋鹿体长约2米,雄性有角。它善于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

    在发掘的兽类骨骼中有麋鹿的骨骼,表明3000年前野生麋鹿曾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后来灭绝了。现存的麋鹿是人工饲养的种群,数量很少。中国曾经从国外引进了数十只麋鹿,养在北京、江苏的麋鹿苑和其他动物园中,现已有数百只麋鹿被放养到大自然中。

    (1)、材料中提到的麋鹿和马、牛、驴都属于(    )。
    A、哺乳动物 B、昆虫 C、鱼类
    (2)、下列关于麋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麋鹿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说明它遗传了这些动物的对应特征 B、雄麋鹿有角,而雌麋鹿没有角,这是变异现象 C、麋鹿宝宝与麋鹿妈妈的身体结构和形态特征非常相似,这是遗传现象
    (3)、麋鹿主要吃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属于植食性动物,下列动物也属于这一类的是(   )。
    A、兔子 B、 C、
  • 13、下面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蝴蝶 ②鸭子 ③牛  ④鲫鱼 ⑤鸽子 ⑥狗 ⑦鸡 ⑧老鼠 ⑨蚕蛾 ⑩鲨鱼

    ⑪马   ⑫大雁   ⑬猪 ⑭蚂蚁 ⑮蝙蝠   ⑯鸵鸟 ⑰蜜蜂 ⑱海豹

    (1)、请对上述动物进行分类,然后将序号填入下表的对应的位置上。

    昆虫

    鱼类

    鸟类

    哺乳动物

        
    (2)、在上面的这些类别中,在地球上拥有动物种类最多的是(    )。
    A、鱼类 B、鸟类 C、哺乳动物 D、昆虫
    (3)、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是(    )。
    A、生命活动特征 B、身体结构 C、皮肤颜色
    (4)、如果我们把身边常见的动物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那么你觉得这样分类的标准是(    )。
    A、动物生活的环境 B、动物的主要食物 C、动物能为人类提供的食物种类
  • 14、如图是寒号鸟,又名寒号虫,也叫复齿鼯鼠。它们平时昼伏夜出,一般独居,除哺乳期外很少有 2~3只在一起,初生幼仔 90~120 天断奶。根据动物分类标准,它属于(     )。

    A、鸟类 B、哺乳动物 C、昆虫
  • 15、(判断)遗传对种群和个体有益,而变异有害。                             (   )
  • 16、(判断)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会飞的动物都属于鸟类。                (   )
  • 17、鱼类在水中生活,它们的呼吸器官是(    )。
    A、 B、鳞片 C、鱼鳔
  • 18、下列动物中,与兔子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B、 C、 D、
  • 19、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类的是(    )。
    A、有6条腿的蚂蚁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蜻蜓 C、有8条腿的蜘蛛
  • 20、如左栏图,狗宝宝的毛色和狗妈妈的毛色不同,这是因为(    )。
    A、遗传 B、变异 C、生长
上一页 536 537 538 539 5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