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四年级抽样性质量检测考试科学试卷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三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深圳市罗湖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综合素养阳光评价科学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节摆的研究同步训练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电磁铁的磁(二)同步练习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同步练习
-
1、在测试小船的载重量时,当我们放入第10个垫圈时小船沉没了,我们应记录小船的载重量是( )个。A、8 B、9 C、10 D、11
-
2、我国研制的首台下潜突破万米的载人潜水器是( )。A、“蛟龙”号 B、“海燕”号 C、“海斗”号 D、“奋斗者”号
-
3、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下列关于船动力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人力—风力—蒸汽机—电动机 B、风力—人力—电动机—蒸汽机 C、人力—电动机—风力—蒸汽机 D、电动机—蒸汽机—风力—人力
-
4、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增加的是(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正在码头卸货物的轮船 C、海面上往深处下潜的潜艇 D、飞机在航母上起飞
-
5、科科用铝箔做了一艘小船,为了增加船装载货物时的稳定性,他想了几种方法。下列方法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A、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增加稳定性 B、选择不易滚动的垫圈作为装载的货物 C、选择小一些的面盆作为装水的容器 D、增加铝箔小船的底面积
-
6、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铝箔造船,丁丁造的船装了50个垫圈,冬冬造的船装了20个垫圈。下列关于船的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丁的大 B、冬冬的大 C、两者一样大 D、无法比较
-
7、三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号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2号球受到的浮力大于3号球 C、1号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D、3个小球的重量都是相同的
-
8、测试小船的过程中,发现小船偏航,没有按照直线行驶,解决的办法是( )。A、适当减轻重量 B、将船舱分隔 C、增大船的面积 D、增加船舵控制方向
-
9、下列因素不是影响橡皮泥船航行平稳性的是( )。A、橡皮泥厚薄捏得均匀 B、橡皮泥船对称,各处的船舷一样高 C、使用蒸汽装置作为动力 D、装载货物要保持受力平衡
-
10、制作以蒸汽装置为动力系统的小船,需要用到的材料有( )。A、木板、注射器、蜡烛、金属管、胶枪 B、泡沫板、电池、马达、泡沫胶、导线、开关 C、铝箔、小风扇、开关、小电动机 D、木板、小电动机、导线、电池
-
11、潜艇向上浮的方式是( )。A、增加重力 B、减小重力 C、增加体积 D、减少体积
-
12、如下图所示,小科用四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四艘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垫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线表示橡皮泥入水后的水位
虚线表示原来的水位
A、装载的物体越多,小船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B、装载的物体多少与小船的形状有关 C、三只浮的小船最大载重量一定一样 D、物体的沉浮与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有关 -
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 )有关。A、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的重量 D、物体的材料组成
-
14、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竹筏比独木舟进步的是( )。A、造船材料更容易加工 B、稳定性增加 C、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D、载重量增加
-
15、根据设计图制作竹筏,属于( )过程。A、提出问题 B、明确任务 C、制订方案 D、实施方案
-
16、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形状的船首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最小的是( )。A、
B、
C、
D、
-
17、小科做水结冰的实验,下面为实验演示图及部分记录表。(1)、小科忘记记录起始温度了,而起始温度的数据在左上图,实验开始时的温度是。(2)、小科做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其目的是。(3)、第8分钟时,试管内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水没有变化 B、开始出现冰 C、全部结成冰 D、无法预测(4)、试管里面的水完全结冰以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5)、将结冰的试管拿出来几分钟后,试管内的冰又变成了水。冰变成水的过程称为( ),在这个过程中会( )。A、凝固 吸收热量 B、融化 吸收热量 C、凝固 释放热量 D、融化 释放热量
-
18、小科和他的小组利用5个杯子进行保温效果实验,请根据记录表回答问题。
组别
杯子状况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1
不加盖的杯子
96
66
40
2
不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96
88
50
3
加盖的杯子
96
82
45
4
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96
89
62
5
加盖并嵌入泡沫塑料的杯子
( )
90
86
(1)、要保证本次实验的严谨性,第5组的开始温度必须是℃。5个杯子的大小、材质必须保证(选填“相同”或“不同”)。(2)、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杯子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2号杯和号杯,也可以选择号杯和号杯。(3)、比较1和3两组数据,可以看出( )能起保温作用。A、外包材料 B、加盖 C、塑料泡沫 D、毛巾(4)、比较4和5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嵌入泡沫塑料的杯子保温效果比外包毛巾的要好,泡沫塑料是热的(选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5)、如果把5个杯子中的热水全换成冰水,10分钟后温度最高的是号杯子,温度最低的是号杯子。 -
19、如右图,小科在一段铁棒上每隔一段距离套一个蜡环(用A、B、C、D表示),然后将铁棒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酒精灯放在铁棒中部下面加热,同时观察蜡环的熔化顺序。(1)、小科探究的问题是( )。A、热在火柴棒中是怎样传递的 B、热在铁棒中是怎样传递的 C、铁棒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强 D、铁棒加热后是否会热胀冷缩(2)、在加热过程中,蜡环熔化的顺序是( )。A、A—B—C—D B、D—C—B—A C、B—C—D—A D、B—A—C—D(3)、根据蜡环熔化的顺序,说明热在铁棒中的传递过程是从温度较的一端传向温度较的一端。热在铁棒中的传递方式是。(4)、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A、测量A、B—C—D—A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铁棒的一点 C、所套蜡环的大小相同 D、用秒表测量蜡环熔化的时间(5)、将铁棒换成同样粗细的铜条,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从开始加热到最后一个蜡环掉落,所需的时间比原来( )。A、长 B、短 C、一样 D、无法比较(6)、右图是一条呈“M”形的铜条。在铜条上每隔一段距离套一个蜡环(用A、B、C、D、E、F表示),在“H”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各点上的蜡环会先后熔化。请写出蜡环熔化的先后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0、将下列材料与相应的种类用线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