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 广东省湛江市、深圳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 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学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 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据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指出“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在政治上的主要不同,并简要说明其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在对外交流方面的主要表现及其消极影响。 -
2、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国际会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3、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将村内土地的经营权分给农户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这一制度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B、有利于释放农村经济活力 C、摆脱了农业个体生产束缚 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英雄人物。他们所体现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不怕牺牲、坚定信念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敢为人先、改革创新 D、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
5、1953 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决定集中有限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是( )A、银元之战 B、米棉之战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
6、会议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在全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
7、1935 年 12月 9 日,在北平发生了一场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反对华北“自治”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这场运动( )A、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D、抵制了日军对华北的侵略
-
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为中国革命照亮了胜利前进的航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借鉴了俄国十月革命经验
-
9、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艰难的道路选择,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力求破旧立新,并呼吁青年要实现自我变革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 )A、促进了思想文化革新 B、调和了中西文化冲突 C、推动了新式教育兴起 D、表达了工农群众诉求
-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洋政府宣布保持中立,采取观望态度。但到战争后期,北洋政府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北洋政府这一立场变化主要是基于( )A、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B、军事实力显著增强 C、顺应国内民众的强烈诉求 D、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
11、1915 年,袁世凯称帝之后,云南宣布独立讨袁。 1917 年,张勋复辟消息传出,“普天同愤”,各省军民“来电反对,高可盈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儒家纲常伦理根深蒂固 B、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革命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
12、自晚清开始,以秋瑾为代表的一批女革命家兴办女学,参与革命,并提出了争取男女同等的参政权、受教育权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 )A、社会生活全盘西化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D、封建伦理思想已经彻底瓦解
-
13、甲午战争前外商银行是以汇兑业务为主;甲午战争后,开始争夺对中国借款,逐步控制了清王朝的财政和金融。这一变化反映出( )A、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B、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C、洋务运动探索的失败 D、民族企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
14、19 世纪 60年代到 90年代,洋务派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这场运动( )A、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B、唤醒了民众救亡意识 C、推动了早期现代化 D、动摇了封建政治制度
-
15、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他们著书立说,介绍西方知识。其中,徐继畲编撰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孔子改制考》
-
16、图为明清时期粮食需求和生产状况示意图。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粮食产量持续提升 B、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C、生产技术获得突破 D、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
17、清朝时期,奉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边疆治理原则。这一边疆治理( )A、促进了统一多民族的发展 B、消除了边疆地区的分裂隐患 C、贯彻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D、保证了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
18、“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藩镇制度 D、行省制度
-
19、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召开会议决定。这一变化(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中央决策机制 C、避免了决策失误 D、防止了官员腐败问题
-
20、图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某一经济措施的示意图。这一经济措施( )
A、增加了百姓赋役负担 B、破坏了商品物价稳定 C、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D、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