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为2024年元旦跨年时刻浙江某同学查询到的该日太阳和月亮高度轨迹示意图,该同学在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完成下面小题。

    (1)、该同学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图是(     )
    A、 B、 C、 D、
    (2)、与元旦相比,该同学次日日出时刻继续观察日、月同天现象发现(     )
    A、观察的时间推迟 B、日月的夹角变小 C、月亮的高度不变 D、太阳位置更偏南
  • 2、温跃层是指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温度和密度发生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温跃层把热带海洋分隔成上下两个热力性质不同的海水层,上层为暖水层,下层为冷水层。下图示意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年份,热带西太平洋通常比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高出3~9℃,赤道西太平洋海温高于东侧的其主要原因是西侧海区(     )
    A、太阳辐射强 B、气流上升强 C、西风气流弱 D、暖海水聚集多
    (2)、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赤道太平洋温跃层的变化及原因是(     )
    A、西太平洋温跃层将会加深,因为信风增强 B、西太平洋温跃层将会上升,因为信风减弱 C、东太平洋温跃层将会上升,因为信风减弱 D、东太平洋温跃层将会加深,因为信风增强
  • 3、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一天后M地形成准静止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形成的锋面侧视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2)、M地准静止锋的位置随昼夜移动,其移动特点及影响因素为(     )
    A、白天北移夜晚南移地形地势 B、白天南移夜晚北移气压状况 C、白天北移夜晚南移太阳辐射 D、白天南移夜晚北移季风强度
  • 4、下图是云贵高原某地地质地形图(从①~⑤,岩层年龄由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褶皱构造地貌发育,地形平坦 B、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 C、丹霞地貌发育,海相沉积为主 D、雅丹地貌发育,陆相沉积为主
    (2)、甲、乙两地东西向地层剖面图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5、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松散且呈棱角状的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山区倒石堆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倒石堆由顶部到底部沉积颗粒物粗细不同,该现象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垂直分异规律 B、干湿度分异规律 C、纬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倒石堆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侵蚀、流水搬运 B、侵蚀、流水搬运、堆积 C、风化、侵蚀、重力作用 D、风力侵蚀、搬运、堆积
  • 6、下图为某季节黄海、东海部分海域洋流及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示海域海水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丙间水温梯度大于乙、丁间 B、海水盐度总体上由东向西减小 C、甲海域温度高于乙海域 D、海水密度总体上由南向北减小
    (2)、图示海域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处寒流冬强夏弱             ②乙处多下降流,丙处多上升流

    ③丁处洋流主流冬季偏东、夏季偏西       ④近岸洋流使冬季气候变得较温暖湿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7、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洋流描述正确的是(     )
    A、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B、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C、属于副极地环流圈 D、在成因上属于补偿流
    (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长江中下游处于梅雨季节 B、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 C、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D、江南地区采茶正忙
  • 8、宁波慈城镇被誉为“中国年糕之乡”,其位于浙东大运河南端,古时商贾云集,人来人往之际都会在此吃上一碗年糕汤。慈城水磨年糕制作工艺考究,口感柔滑细腻。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该镇打造年糕产业园,改进生产工艺,将多样化的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依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古时慈城年糕闻名遐迩,主要得益于(     )
    A、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工艺考究,历史悠久 C、口感独特,物美价廉 D、宣传力度大
    (2)、为了促进慈城镇年糕产业园特色发展,可重点关注(     )
    A、现代物流 B、文创研发 C、网络直播营销 D、智能化生产加工
  • 9、下图为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移动路径图,该台风成为史上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完成下面小题。

    (1)、进入南海后,“摩羯”在短短15个小时内完成“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三连跳,主要原因是(     )

    ①海水温度高,补充能量多       ②西南季风为其补充能量和水汽

    ③副高控制,下沉气流多             ④东北信风提供热量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摩羯”台风移动路径的获取及预测图的制作,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NSS、GIS B、RS、GNSS C、VR、GIS D、RS、GIS
  • 10、下图为地理教师李某暑假到西部省份旅游拍摄的一张景观照片,该景观反映的地理现象及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滑坡 地震引发 B、崩塌 植被破坏 C、泥石流 过度开垦 D、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
  • 11、下表为衢州市10月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表及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月19日

    星期六

    10月20日

    星期天

    10月21日

    星期一

    17~23℃

    多云

    15~21℃

    17~25℃

    (1)、与前两日相比,10月21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②增强③减弱 B、①增强③增强 C、②增强④增强 D、①增强④减弱
    (2)、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几个月衢州市温度还将持续降低,农民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覆盖地膜,增强太阳辐射 B、冻前土壤灌水,增加土壤含水量 C、点草烟熏,反射大气逆辐射 D、覆盖秸秆,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12、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米,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的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
    A、海浪沉积、东陡西缓 B、海浪沉积、东缓西陡 C、风力沉积、东缓西陡 D、风力沉积、东陡西缓
    (2)、下列与该海岸沙丘形成无关的是(     )
    A、大气运动 B、海水的盐度 C、海陆温差 D、潮汐
  •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1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杜苏芮”于7月29日在安徽省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停编后的残余环流仍继续北上并对我国北方多地产生影响。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期间,京津冀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袭击,部分区域最大累计降雨量达到1000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超100毫米。此轮灾情累计造成北京市13个区44673人受灾,持续降雨引发洪水、山洪等次生风险,门头沟和房山两区人员财产损失最为严重。灾害发生之初,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抢险救灾。图(a)为“杜苏芮”路径和气压变化图。图(b)为京津冀极端降水成因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写一段关于“杜苏芮”的科普材料,更深入地了解台风“杜苏芮”的成因、危害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提高公众对台风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从成因、移动路径、危害形成原因、应对措施等角度展开说明)

  • 14、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珀斯降水特征及成因。
    (2)、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3)、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有着“匈牙利海”之称的巴拉顿湖是中欧最大的湖泊。它位于包科尼山(最高峰海拔704米)东南侧,呈狭长条状,平均水深为3.3米,每年5~10月天气温暖,阳光充足。夏天温度在24~28℃,冬天湖面结冰,厚达20厘米。

    (2)分析巴拉顿湖水位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形成原因。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山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任务一:绘制地图辨地形。

    两个小组分别在甲、乙两地进行实地考察。

    (1)判断甲、乙两地的同学是否相互可见,沿甲乙坡面线绘线剖面图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
    (2)该地计划修建一座水库,经勘测拟出A、B两处建设方案,简述最终水坝选址于A处的主要原因。

    任务二:智能光伏“太阳花”(下图),是一款可移动、可调节的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它形如花瓣,昼开夜合,“花瓣”能自动跟踪太阳、自动调节角度、自动清洁。作为试点,“太阳花”已在该山区完成调试,开始并网发电。

    (3)若光伏太阳花用于该地区路灯照明,仅考虑昼夜长短状况,说明一年中路灯开启时间的变化。
  • 17、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碳进入地球内部圈层的纽带 B、水圈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C、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升温 D、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18、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1)、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 19、“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断裂带,其特征是绵延数千米的岩墙峭壁,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左图)。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因下层岩性较软易崩塌,岩墙多呈阶梯状。右图示意“嶂石岩地貌”地质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嶂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降水量大,受流水作用形成 B、是褶皱山的背斜部分,受挤压成块状 C、由石英砂岩组成,抗风化、侵蚀能力强 D、由火山岩和变质岩组成,坚硬、抗侵蚀
    (2)、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地壳断裂→海洋抬升→岩层出露→风化、侵蚀、崩塌 B、海洋入侵→地壳断裂→岩层崩塌→风化、侵蚀、堆积 C、地壳抬升→海水下降→风化、侵蚀、堆积→固结成岩 D、海洋沉积→地壳断裂抬升→风化侵蚀→部分岩层崩塌
  • 20、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甲处形成受向斜影响 B、乙处适宜建大型工程 C、丙处适宜寻找水源 D、可在丁处选择发展村落
    (2)、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图中(     )
    A、③岩石晚于断层形成 B、④岩石晚于页岩形成 C、①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②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上一页 203 204 205 206 2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