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达千米。下图为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描述华北平原的地形特征。
    (2)、指出M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 2、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下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5月1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反气旋中心的是(     )
    A、 B、 C、 D、
    (2)、次日上午,对高血压人群来说(     )
    A、丁地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 B、丙地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 C、乙地气压稳定,可正常活动 D、甲地风力减弱,不适宜锻炼
  • 3、2022年国庆节期间,北京某中学的学生记录了8天室外气温、气压值,并结合天气预报整理出下列图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平均气温(℃)

    24

    22

    19

    14

    10

    9

    11

    12

    平均气压(hPa)

    1011

    1012

    1013

    1029

    1034

    1027

    1027

    1019

    天气

    南风1级

    西南风1级

    西风1级

    东北风

    3级

    西南风1级

    西风2级

    西南风2级

    南风2级

    (1)、2022年国庆节期间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2)、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日期及天气现象是(     )
    A、9月30日—10月1日气温降低 B、10月1日—10月2日气压逐渐降低 C、10月2日—10月3日阴雨天气 D、10月3日—10月4日风力逐渐增强
  • 4、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所示季节(     )
    A、罗马正值炎热干燥天气 B、正值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成熟期 C、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D、北太平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2)、图甲所示季节,图乙中处于多雨的是(     )
    A、M地 B、N地 C、P、Q两地 D、只有Q地
  • 5、如图所示区域位于东非高原,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食草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7、8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回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食草动物迁徙范围内的气候特征包括(     )
    A、气温年较差大 B、全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干湿季差异显著
    (2)、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时,图示区域(     )
    A、降雨带位置偏北 B、北部河流普遍进入枯水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南部地区普遍草木茂盛
  • 6、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复镇住它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现代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风俗习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谷地面积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 7、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成袭夺河、被夺河、断头河以及风口等地貌形态。图2是图1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发生河流袭夺前,图1中两水系之间分水岭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2)、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增多的河段是(     )
    A、 B、 C、 D、
    (3)、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作用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地壳断裂
  • 8、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 9、图剖面所在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丁处为(     )
    A、背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向斜谷
    (2)、若开采该区域油气资源,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为(     )
    A、 B、 C、 D、
  • 10、新疆盘吉尔怪石林是迄今中国国内发现的唯一的火成岩石林,该地岩石光怪陆离,形态各异。图Ⅰ为新疆盘吉尔怪石林景观图,Ⅱ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Ⅱ图中,与新疆盘吉尔怪石林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 B、 C、 D、
    (2)、新疆盘吉尔怪石林的形成过程是(     )
    A、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风力沉积—地壳抬升
  • 11、图为世界某板块边界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位于不同板块(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该板块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钓鱼岛位于(     )
    A、甲、乙板块碰撞边界 B、甲、乙板块生长边界 C、乙、丙板块碰撞边界 D、乙、丙板块生长边界
    (2)、喜马拉雅山脉属于(     )
    A、甲板块 B、乙板块 C、丙板块 D、丁板块
  • 12、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5日下午4时左右,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相互约定在一个多月后的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北京会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视频会晤开始时,第二十二届冬奥会举办地索契(44°N,40°E)地方时最接近(     )
    A、12月14日9:00 B、12月14日23:00 C、12月15日11:00 D、12月15日21:00
    (2)、此次视频会晤当天(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北京日出东北且日落西北 C、索契白昼长度大于黑夜 D、正值大雪和冬至节气之间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庭湖原为断陷盆地,长期处在缓慢沉降中。长江对洞庭湖的湖盆形态变化起主导作用。小明乘船游览洞庭湖时,意外发现一座仿佛建在水中的浮塔,因担心船只搁浅不敢靠近观察。据当地渔民说,每年特定季节可乘船近距离观察这座"水上奇塔"。资料记载,该塔是始建于1782年的镇江塔(下图),当初建在资水入湖口的西岸陆地。

    (1)判断乘船近观镇江塔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2)小明猜想"水上奇塔"的形成可能与洞庭湖的湖盆形态变化有关。根据这一猜想,说明"水上奇塔"的形成原因。

    (3)除小明的猜想外,你对"水上奇塔"的形成还有其他何利种猜想?请提出—种猜想,并列举为验证猜想所需查找的资料。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伊河是英国的第五长河,发源于中威尔士高地,向南注入布里斯托尔湾。河盆上游大多是以透水性较差的泥岩、页岩、粗砂岩为主,下层以不透水的岩石为主,土壤层水分很快就趋于饱和,增加洪涝风险。图示意瓦伊河地理位置及水系,表是瓦伊河流域各月水量及变化数值。

    月份

    降水量(mm)

    河流流量(mm)

    蒸发量(mm)

    存储量(mm)

    河流流量占降水量比(%)

    1

    280.8

    275.7

    10.6

    -5.5

    98.2

    2

    191.7

    145.6

    12.1

    34.0

    76.0

    3

    491.0

    440.2

    35.9

    y

    89.7

    4

    103.8

    43.7

    62.2

    -2.1

    42.1

    5

    168.9

    126.4

    65.3

    -22.8

    74.8

    6

    98.7

    92.8

    71.0

    -65.1

    94.0

    7

    142.2

    83.0

    76.8

    -17.6

    58.4

    8

    93.8

    50.8

    75.6

    -32.6

    54.2

    9

    285.1

    199.5

    46.6

    39

    70.0

    10

    497.9

    449.8

    25.5

    22.6

    90.3

    11

    279.4

    264.8

    12.1

    2.5

    94.8

    12

    188.4

    141.2

    3.7

    43.5

    74.9

    注:存储量指储存在土壤和岩石中的水分。

    (1)、根据该流域水量平衡关系,计算3月份的存储量y。
    (2)、解释瓦伊河流域夏季存储量为负值的原因。
    (3)、推测瓦伊河流域1月份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然乌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然乌湖发育形成于巨大的冰川谷地,湖体狭长,由上湖、中湖、下湖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湖区两岸有大量的冰残丘分布。山上是呈“马鬃状”分布的森林(森林沿山脊像马鬃一样呈带状纵向分布),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湖水颜色随季节变化,或碧蓝或青绿或浑黄等。下左图为然乌湖位置及水系示意图,下右图为马鬃状森林景观。

    (1)、简述然乌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森林呈“马鬃状”分布的原因。
    (3)、推测夏季然乌湖湖水的颜色并分析原因。
  • 16、某航班于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16:29从甲地起飞,飞行13小时抵达乙地。下图为“航班路线图”。完成此次航行(     )

    A、飞机起飞时,乙地旗杆影子朝向东南 B、飞机从西半球经160°E进入东半球 C、飞行期间,北京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穿越北冰洋上空时先向西北再向东南
  • 17、2016年10月19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370km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
    (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 18、东海大陆架海区海水深度不足200米(图),该海域海水盐度季节变化明显,图右示意图左中PN1-7断面春季盐度等值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断面PN1点垂直方向盐度变化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蒸发 C、入海径流 D、海水温度
    (2)、从春季到夏季,31.5等盐度线将(     )
    A、向偏东方向移动 B、向偏南方向移动 C、向偏西方向移动 D、向偏北方向移动
  • 19、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图),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公园景观多样,在当地气候的影响下,一年内随季节变化变换自己的“容颜”(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季节

    现象或特征

    古吉格

    怒吼的瀑布、咆哮的闪电

    班格伦

    死水潭、水鸟众多

    耶格

    凉爽、晴朗

    乌尔真

    凉爽、晴朗

    谷融

    炎热干燥

    滚弥冷

    湿度递增

    (1)、“古吉格”最有可能是(     )
    A、1~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2)、“谷融”天气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     )
    A、西北季风影响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东南信风影响 D、盛行西风带控制
  • 20、城市居住环境空间剥夺是指由于环境空间差异对居民生活及心理产生的影响而导致的空间失衡现象,其影响因素有生活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服务、休闲服务、教育服务、城市安全、空气质量和交通噪音等。兰州市主城区坐落于黄河谷地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狭长带状城市形态,其居住环境空间剥夺指数呈现中间低、东西两侧边缘区高的分布特,点。下图示意兰州市居住区与城市设施/干扰因子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城市设施角度判断,居住区居住环境空间剥夺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
    A、M-N-K B、N-M-K C、K-N-M D、M-K-N
    (2)、M居住区居住环境空间剥夺的干扰因子中表现最弱的是(     )
    A、公共服务 B、社会活动 C、交通出行 D、空气质量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