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易县、北京部分地区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下图示意台风“杜苏芮”移动路径,表1示意7月28日至29日台风“杜苏芮”移动风速及强度。

    时间

    风速

    移向

    强度

    07月29日08:00

    16m/s

    北北西

    热带低压

    07月29日07:00

    18m/s

    北北西

    热带风暴

    07月29曰06:00

    18m/s

    北北西

    热带风暴

    07月29日05:00

    18m/s

    北北西

    热带风暴

    07月29日04:00

    20m/s

    北北西

    热带风暴

    07月29日03:00

    20m/s

    北北西

    热带风暴

    07月29日02:00

    20m/s

    北北西

    热带风暴

    07月29日01:00

    23m/s

    北北西

    热带风暴

    07月29日00:00

    23m/s

    热带风暴

    07月28日23:00

    23m/s

    热带风暴

    (1)、台风“杜苏芮”形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指出该地形成台风的条件。
    (2)、台风“杜苏芮”在7月29日8时变弱,由热带风暴降级为热带低压,说明台风降级的原因。
    (3)、请针对台风“杜苏芮”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相关的防御措施。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K为地表所在岩层,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体。

    (1)、分析S岩层、辉绿岩与断层形成的先后关系。
    (2)、说明图示AB一线的地质构造类型。
    (3)、简述甲处不适宜修建隧道的原因。
  • 3、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a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信风、海陆轮廓 B、信风、地转偏向力 C、西风、岛屿阻挡 D、西风、地转偏向力
    (2)、图示a、b、c、d四处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a B、b C、c D、d
    (3)、北大西洋暖流的强弱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是(     )
    A、冬季变强,盛行西风冬季变强 B、冬季变强,海水盐度差异冬季变大 C、夏季变强,盛行西风夏季变强 D、夏季变强,海水盐度差异夏季变大
  • 4、苏木吉林湖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湖区年降水量163.6mm,年蒸发量1261mm。如图示意苏木吉林湖的补给量和排泄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有(     )

    ①大气降水②地下水③冰川融水④河流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苏木吉林湖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时段为(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 5、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如图示意某海岸地貌景观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其中丙岩石类型含有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岸地貌的岩石(     )
    A、结晶颗粒物较大 B、质地坚硬,难风化 C、含有明显层理构造 D、表面多气孔构造
    (2)、图中形成该海岸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B、 C、 D、
    (3)、该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D、地壳抬升→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 6、冷流雪也称“冷流降雪”,当冷空气流经暖湿海面时,暖湿海面向低层大气输送大量的热量和水汽,使低层冷空气变得暖而潮湿,再加上受地形影响,辐合抬升,形成冷流降雪。在我国山东半岛,冷流降雪最典型。下图示意山东半岛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最容易出现冷流降雪的地区是(     )
    A、 B、 C、 D、
    (2)、冷流降雪的一般特点有(     )

    ①持续时间短②持续时间长③降雪量大④降雪量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如图为北半球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中代表暖锋锋面的是(     )
    A、 B、 C、 D、
    (3)、与乙地气压形成性质和成因类似的是(     )
    A、亚速尔高压 B、极地高压 C、夏威夷高压 D、冰岛低压
  • 8、国庆假期期间王先生及家人前往东南沿海自驾旅游,于北京时间10月1日8时从武汉出发,南澳岛为此次自驾游的第一站。如图示意王先生在朋友圈分享的南澳岛风景图片,墙上写着“南澳,北纬2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王先生自驾旅游期间(     )
    A、天安门日出时间提前 B、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北京昼长达一年中最短
    (2)、图片拍摄的时间和镜头朝向分别是(     )
    A、上午东南方 B、上午西南方 C、下午东南方 D、下午西南方
    (3)、王先生从武汉出发时,全球新旧一天的比例约为(     )
    A、1:1 B、1:2 C、1:3 D、2:3
  •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近年,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1)、分析图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
    (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 10、2023年暑假,某游客自驾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果子沟游玩。下图为果子沟附近等高线示意图。轿车行驶在图示公路某段时,该游客感觉正前方阳光刺眼影响驾驶,此时仪表盘显示北京时间为18: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游客行驶的路段及方向分别是(     )
    A、甲向西南 B、甲向东北 C、乙向西 D、乙向东
    (2)、车辆行驶至乙地时,游客发现公路南侧植被较北侧密集,其原因是(     )
    A、北侧为阴坡,水分蒸发弱 B、北侧为阳坡,土壤水量少 C、南侧为阴坡,降水量较多 D、南侧为阳坡,光照较充足
  • 11、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宁夏和内蒙古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读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     )
    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年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C、和黄土高原大致以黄河为界 D、自然景观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下列关于流经该地区黄河水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凌汛现象 B、水量锐减 C、流速急 D、含沙量大
    (3)、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适中,热量较足 B、劳动力丰富廉价 C、气候干旱,全年光照充足 D、临黄河,灌溉水源充足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一座依水而建、凭水而兴的城市。百余年来,上海经历了从分散取水到集中黄浦江、地下取水再到现在的“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水库型水源地格局,凝聚了上海人智慧的“寻水之路”。

    材料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开始考虑从长江取水,如今四大来源地三个位于长江口(如下图所示)。其中2011年建成的近70平方千米的青草沙水库通过修复库区原生湿地、精妙利用潮汐规律以及防治伏旱、台风等灾害影响,使其成为上海最重要的优质原水供应地。下图为上海市四大水源地分布和青草沙水库局部景观图。

    (1)、简述上海转向主要从长江口取水的主要原因。
    (2)、青草沙库区拥有28.8%的原生湿地。简述其主要作用。
    (3)、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伏旱对长江口水库型水源地的不利影响。
    (4)、从开源节流角度,提出保证上海水资源安全的措施。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湖底高程10米至11米,高出东部地区地面4米至8米,被称为“悬湖”。下图1为洪泽湖周边示意图,下图2为1983年--2015年洪泽湖年际冲淤变化图。

    材料二   洪泽湖具有丰富的滩地资源,主要包括湖岸边周边的洼地、滩地和低平原。80年代末,为了减少不合理的垦殖产生的负效应。提出洪泽湖滩地立体开发模式(图3)。

    (1)、洪泽湖年际冲淤变化的特点是。简析这种变化对洪泽湖水环境的影响
    (2)、说明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形成过程。
    (3)、相比传统的垦殖,说出立体开发模式的优点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地形复杂。半岛人烟稀少,岛上无铁路,公路等级低,但地面拥有小型机场32座,游客一般通过航空到达勘察加半岛,岛上的旅游活动也基本以航空为主。近年来,俄罗斯及地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特别鼓励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以名胜古迹、滑雪、狩猎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

    (1)、简述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征。
    (2)、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堪察加半岛“无铁路,公路等级低”的原因。
    (3)、从客源及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分析堪察加半岛发展旅游业的侧重点。
  • 15、当暖湿空气向冷的下垫面流动时,会产生温差,形成多雾的天气。温差越大,形成雾的可能性越大。黄海沿海春季因海—气温差大,海雾多发。下图1为黄海、东海雾区季节变化图,图2为某月该海域雾日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2表示黄海南部和东海雾日(等值线所示)分布图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2月 B、4月 C、6月 D、8月
    (2)、导致黄海沿岸春季海—气温差大的原因有(     )

    ①海冰融化,水温降低②地表径流入海量增加,表层气温升高

    ③蒸发旺盛,水温降低④北上气流经暖流表面,表层气温升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钽矿产量主要来自非洲,我国钽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80%。从钽资源生产与消费状况看,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分属钽产业链不同环节,目前我国进口大多为钽矿资源以及钽电容器等,而出口则以钽粉、未锻轧钽等产品为主。下图1为2015~2022年美国和中国年均钽资源表观消费量(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进出口量对比,图2为钽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钽产业链上游的是(     )
    A、钽初级品加工 B、钽矿石的贸易 C、钽矿勘探开采 D、钽产品应用
    (2)、与美国相比,我国钽生产、消费状况是(     )
    A、表观消费量较大 B、出口钽的高端产品为主 C、钽资源产量较小 D、生产钽的初级产品为主
    (3)、我国应对钽资源对外依存度畸高的可行措施有(     )

    ①扩大出口量以平衡进口量             ②大规模开采国内矿山以增加供应

    ③加强储备以稳定生产所需             ④钽产业链技术升级以提高附加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浙江某地理摄影爱好者小月于2024年9月某日,朝东南方向拍摄了一张创意月相照。下图1为创意月相照片,图2为9月日历表。完成下面小题。

    (1)、这一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拍摄时,应是上半夜 B、最有可能在中秋节前 C、月升时,月影朝向偏西 D、月落时,正好旭日东升
    (2)、该日过后几天里,该地(     )
    A、日落方位逐渐偏北 B、日出地方时逐渐提前 C、月落地方时逐渐提前 D、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18、我国棉花生产以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为主。近年来,棉花生产持续向新疆集中,而东部棉区持续萎缩。下图为2013~202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占全国比重以及单产增幅(千克/亩)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3~2022年,新疆棉花单产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B、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加 C、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D、种植、管理技术的提升
    (2)、导致我国棉花生产持续向新疆集中的原因是(     )

    ①西部对棉花的需求增大②东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③棉纺织企业的向西转移④东部棉花种植成本的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下图示意横断山区中的金沙江某河段附近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其中河谷的最底部和河谷的较高处均出现了灌丛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金沙江两岸不同海拔植被分布以及河谷①地带出现灌丛带,分别体现了(     )
    A、地方性分异;地方性分异 B、地方性分异;垂直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地方性分异 D、垂直地带分异;垂直地带分异
    (2)、金沙江河谷西坡雪线高于东坡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 B、位于山脉阳坡,光热充足 C、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D、位于山脉阴坡,热量较低
  • 20、海水温度距平是指表层海水温度与正常年份平均值之差。下图示意某年世界局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距平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洋流及其对乙地的影响是(     )
    A、为自北向南的暖流 B、为自南向北的寒流 C、起增温减湿的作用 D、起增湿降温的作用
    (2)、该年甲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状况及对图中沿岸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水温异常上升,干旱概率增加 B、水温异常上升,降水概率增多 C、水温异常下降,洋流势力减弱 D、水温异常下降,浮游生物减少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