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正确判读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的是(     )
    A、①是极地低气压带 B、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甲是极地东风带 D、乙是西南信风带
    (2)、因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气压带是(     )
    A、 B、 C、 D、
    (3)、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在冷空气的影响下,2015年2月20日夜间起,黑龙江省迎来羊年最强降雪。截至22日17时,哈尔滨持续降雪42小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B、 C、 D、
  • 3、下图为某区域沿49°N的地质剖面。读图,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属于(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 4、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井可能位于(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海南省
  • 5、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绕转中心为太阳 B、方向为自东向西 C、周期为一年 D、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2)、春分日(3月20日或21日),地球处于图中(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3)、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期间(11月12~13日),地球公转位置在(     )
    A、d、a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b之间
    (4)、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地方时的差异 D、季节变化.
    (5)、成都(北纬31°,东经104°)在图中哪一位置时白昼最长(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 6、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西北方向
    (2)、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同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 7、太阳活动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一般把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作为太阳活动的周期。下图为1975~2025年太阳黑子数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太阳黑子数(     )
    A、峰值变化明显 B、峰值持续下降 C、变化周期约为5年 D、峰值均呈双峰特点
    (2)、根据图示曲线变化推测,2025年(     )
    A、太阳耀斑爆发次数较少 B、信鸽秋季赛事受影响较大 C、三亚观测到极光概率大 D、在轨航天器通信干扰较少
  • 8、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①②为断层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沉积岩大多形成于(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以下地层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的是(     )
    A、 B、 C、 D、
    (3)、③处的接触关系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     )
    A、发生剧烈构造运动,沉积从未间断 B、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沉积 C、未发生构造运动,但发生过侵蚀作用 D、发生过褶皱运动和一直连续的沉积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流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其上游的半满水电站始建于1937年,是以发电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024年7月27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松花江流域出现强降雨过程,27日8时,半满水库入库流量涨至9010立方米每秒。

    材料二下左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下右图为“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

           

    (1)、简述松花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水体补给角度说明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丰满水库7月27日入库流量暴涨的原因。
    (3)、分析丰满水电站对西流松花江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
  • 10、2020年11月28日,佛山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傍晚最美的天空(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 B、 C、 D、
    (3)、用上图解释“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是(     )
    A、⑤较弱,③较弱 B、②较弱,③较强 C、①较弱,⑤较强 D、⑤较强,③较强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考证,古代的毛乌素沙地曾经水草丰美,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现在,历经60多年的治沙过程,80%的毛乌素沙地得到治理,区域内的流动沙地趋于固定。图1为毛乌素沙地概况图,图2为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图。

    材料二 在良好生态防护屏障的庇护下,榆林市“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逐步架构起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同时现代特色大农业、大生态产业与能源工业形成了独特的“沙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力量。

    (1)、结合材料,例举毛乌素沙地地理环境过渡性的表现。
    (2)、结合材料,分析近年来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毛乌素沙地大力发展“沙产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下图)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伊宁县、新源县、巩留县和察布查尔县等农垦区,是新疆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占伊犁地区总面积的65%。近年来,垦区大规模推广水稻机械旱直播技术(机械旱直播技术在旱田状态下,整地播种后灌水建立浅层保湿的栽培技术免除了传统育秧、泡田、移栽等工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1)、推测适宜新疆伊犁河谷种植的水稻品种特性,并说明其原因。
    (2)、简述新疆伊犁地区推广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的原因。
    (3)、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从成本角度分析机械化旱直播水稻种植的优点。
  •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是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属于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下图)。纳木错面积约为2015k㎡,湖面海拔约为4718m,最深处超过120米,湖泊换水周期为34.15年。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流域形成了明显的湖陆风。纳木错周围为广阔的湖滨地区,水草丰美。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气候暖湿化较为显著,纳木错面积总体呈扩展趋势。

    (1)、分析纳木错水体循环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
    (2)、指出纳木错流域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析纳木错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对湖区周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 14、明清时期当泉村先辈们迁移到太行山区安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乡村街道与房屋布局。上世纪80年代,当泉老村的居民在沟道以北逐渐建成了当泉新村。下图为当泉村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泉老村街道设计错综复杂主要考虑(     )
    A、防止火灾 B、通风散热 C、防御入侵 D、方便出行
    (2)、街道方向玫瑰图表示各方向街道出现的相对频率,能正确表示当泉老村街道方向的是(     )

    A、 B、 C、 D、
    (3)、与当泉老村相比,当泉新村(     )

    ①坡度大排水好     ②房屋采光较好     ③防御洪灾更有利     ④土地利用率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下图为我国某山脉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及其中段山地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此山脉山体庞大,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南坡高山垫状植物分布范围受约束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坡向 D、水分
    (2)、导致北坡冬季山麓和山腰气温在垂直方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坡冷空气下沉并聚集 B、山麓积雪反射作用强烈 C、山腰森林茂密降温较慢 D、山麓空气密度小,散热作用强
    (3)、北坡当地冬季牧场适宜选择的海拔是(     )
    A、500m以下 B、1000~1500m C、2000~2500m D、3000m以上
  • 16、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一方面是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又能防止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冻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谷风易引起云雾,且能减少日照,是因为(     )
    A、夜晚谷底气流下沉 B、白天山坡气流下沉 C、夜晚谷底气流上升 D、白天山坡气流上升
    (2)、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下面符合近地面气流流动和气压状况的是(     )
    A、 B、 C、 D、
  •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舟山群岛位于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区内多山地丘陵。2023年,舟山群岛常住人口117万,而杭州市常住人口1252万人。

    材料二上海郊区农业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三联动”都市农业加快转型。

    材料三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一崇(明)一苏大通道三大工程、通苏嘉甬高速铁路等工程相继启动,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长三角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图为长三角周边区域示意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舟山群岛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
    (2)、上海郊区农业生产中,蔬菜、花卉种植及水产养殖比重较高。试分析原因。
    (3)、简述交通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影响。
    (4)、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明上海对嘉兴市辐射带动作用的体现。
  •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最终汇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该湖以乌泽纳达尔水道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湖水西淡东咸。

    材料二伊犁河提供了巴尔喀什湖75%的入水量,西湖水体常年补给东湖,近年西湖承受的补水压力越来越大,为此有专家提出在修筑拦湖坝,实施东西湖分治,调控西湖补给东湖水量。下表示意巴尔喀什湖面积与水位的关系,下图为伊犁河流域示意图。

    水位(m)

    西湖面积(km3)

    东湖面积(km²)

    330

    0

    1760

    334

    0

    3225

    338

    6550

    4790

    342

    10630

    7580

    (1)、简述该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特征。
    (2)、指出伊犁河不同汛期主要补给类型。
    (3)、分析巴尔喀什湖西湖湖水注入东湖的原因。
    (4)、请你推测东、西湖泊分治对东湖产生的影响。
  • 19、在老龄化和流动迁移活跃的双重推动下,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异地养老与家属随迁是两类典型的老年人口流动原因。异地养老指老年人离开原本的居住地,流动到另一地区,明确以养老为目的的流动方式;家属随迁指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而流入子女家庭所在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一定差异(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异地养老

    家属随迁

    城市规模

    人数占比/%

    居留意愿/%

    人数占比/%

    居留意愿/%

    小城市

    18.4

    80.5

    12.6

    58.0

    中等城市

    9.8

    88.4

    9.2

    71.0

    大城市

    43.8

    78.0

    33.8

    69.0

    特大及超大城市

    28.1

    84.8

    44.4

    67.8

    (1)、总体来看,异地养老的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高于家属随迁老年群体,其主要取决于(     )
    A、自身经济能力 B、迁入地医疗条件 C、自身消费观念 D、迁入地人口政策
    (2)、异地养老群体中,流入特大及超大城市的居留意愿比流入中等城市的低,可能是因为(     )

    ①特大及超大城市定居成本高②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资源少

    ③中等城市亲朋好友少④部分中等城市环境质量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为提升老年人在迁入城市的居留意愿,建议(     )
    A、全面放开老年群体落户条件 B、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创业机会 C、禁止用社会资金发展养老产业 D、推动不同城市之间养老服务联动
  • 20、下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地属于(     )
    A、祁连山 B、太行山 C、南岭 D、横断山脉
    (2)、影响该山地西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较宽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大气环流②土壤肥力③地形地势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该山地东坡1000m附近形成灌木草丛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B、谷地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 C、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较少 D、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沛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