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喜马拉雅山的高寒区,为解决春旱问题,当地农民秋季将冰川融水引至山地阴坡,建造人造冰川。这些人造冰川有两种形态:水平的和垂直的。水平冰川是将融水引至山坡上的梯级堤坝内,等到一波水冻结后,再蓄下一波水进行冻结;而垂直冰川是融水通过管道喷向空中,冻结成圆锥形冰塔。春季,农民将人造冰川融水先引入农田附近由石块砌成的水池中,然后再用以灌溉庄稼。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当地逐渐弃用水平冰川而多采用垂直冰川。下图为垂直人造冰川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造冰川选址于山地阴坡利于(     )

    ①水体快速冻结②融冰时间提前③从现代冰川自流引水④减少水体自然损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人造冰川融水引入水池的主要目的是(     )
    A、沉淀泥沙 B、增加水量 C、提高水温 D、增加养分
    (3)、近年来,当地逐渐弃用水平冰川而采用垂直冰川是为了(     )
    A、延缓冰体融化速度 B、减少耕地占用 C、增大冬季冰体储量 D、降低劳动强度
  • 2、“锂三角”占据了全球近60%的锂资源,其中盐湖锂资源禀赋极佳,储量大、高,采用低成本的摊晒法即可提取锂资源。2023年1月,我国电池龙头企业牵头维亚的锂矿开采项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锂三角”地区(     )
    A、位于东半球、南美洲的中部 B、南北距离最远约为2200千米 C、受东北信风影响,降水较少 D、多盐湖盐沼,锂矿资源丰富
    (2)、我国企业在玻利维亚进行锂矿开采
    A、导致当地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B、主要依靠当地先进晒盐技术 C、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锂矿勘探 D、将推动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
  • 3、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迅速发展。下图为某类预制菜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B、资金 C、原料 D、市场
    (2)、地理信息技术在助推预制菜产业全链条发展中的作用有(     )
    A、遥感技术为上游原材料基地提供果蔬种植长势信息 B、地理信息系统为中游食品加工模拟新菜品研发过程 C、北斗导航系统为中游预制菜车间提供客户需求信息 D、遥感技术为下游个人消费者群体提供菜品配送信息
  • 4、“弄潮儿”指敢于冒险、有进取精神的人,原是对“浮潮头而戏弄”者的昵称,南宋的《梦粱录》记载如下:“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杭人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有关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潮汐蕴藏的能量巨大,目前正被大规模利用 B、波浪的存在,有利于渔民出海开展捕捞作业 C、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型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D、海啸由风浪强烈发展形成,能带来大量能量
  • 5、下图为某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甲地可能发布(     )
    A、滑坡、泥石流预警 B、台风预警 C、森林火灾预警 D、寒潮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C、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 6、粮画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某同学选取各省级行政区主要作物为材料,创作《我的祖国》粮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省级行政区,其中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的是(     )
    A、 B、 C、 D、
    (2)、③北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山脉南北坡(     )
    A、分别属于内流区和外流区 B、基带海拔在3000米以上 C、河流补给以积雪融水为主 D、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3)、抗击疫情向武汉赠送物资,以下哪几个与地区对应正确(     )

    ①黑龙江—大米 ②海南—苹果③陕西—香蕉  ④广西—蔬菜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 7、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景观图中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U形谷地 B、谷地宽阔 C、河床多卵石 D、两岸地势较平缓
    (2)、图中河谷地貌一般发育在(     )
    A、河流中上游 B、河流弯曲处 C、河流的下游 D、河流入海口
  • 8、下图示意西藏至准噶尔一线的地势及莫霍界面深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地壳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高低和地壳厚度大小呈正相关 B、海拔升高地壳厚度一定变小 C、地势高低和地壳厚度大小呈负相关 D、喜马拉雅山脉地壳厚度最大
    (2)、有关莫霍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面 B、岩石圈的下界面 C、地震波波速发生突变 D、软流层的上界面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雕节”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重要节日。冰雕使用的冰块采自松花江某河湾北岸,此处长约300多米,河道弯曲近90度,冰层厚实无气泡。图1为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2为采冰点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23年12月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论坛在哈尔滨召开。试验区所涵盖的哈尔滨片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及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图3为哈尔滨片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析哈尔滨冰雕采冰点选址的优势。
    (2)、简述哈尔滨冰雕节成功举办的有利条件。
    (3)、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简述哈尔滨片区集中布局在该市江北地区的理由。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帕米尔高原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第四纪冰期时广受冰川影响。新疆上盖孜村(海拔2600米)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盖孜河谷冰碛平台,众多大块花岗岩漂砾散落村间,这些漂砾中盐类矿物遇湿发生“水化”后,体积易膨胀。受多种因素影响,该村漂砾风化严重,尤其以面向河流下游或河谷的风化穴发育最为典型。图1示意上盖孜村位置及花岗岩漂砾实景图。图2漂砾风化穴形态发育顺序示意图。

    (1)、说明盖孜河谷两侧漂砾众多的原因。
    (2)、结合该地谷风特点,简述上盖孜村河谷一侧漂砾风化穴发育典型的原因。
    (3)、漂砾形成风化穴一般经过“蜂窝”“帽舌”阶段,根据风化穴形态发育顺序示意图(图2),在虚线框内补画出阶段2“蜂窝”状风化穴形态。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河干流流经祁连山区,于莺落峡出山进入河西走廊,历史上,甘州河与黑河原为两条河,河流袭夺后形成今天的水系形态。河流流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比重小。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黑河上游降水量和气温逐年升高,但气温升高不利于黑河上游流量增大。

    材料二:河流不同河段的下切侵蚀速率存在差异,河谷纵剖面上往往会出现坡度转折点,即裂点。一般情况下,裂点会不断向河流上游移动。下图示意现代黑河上游(局部)水系,裂点位置及其上下游河流剖面,以及河流袭夺前水系。

    (1)、推断甘州河与黑河的袭夺关系,并指出现今八宝河的流向。
    (2)、简述河流袭夺后黑河水系特征的变化。
    (3)、简述河流袭夺后裂点上下游河段纵剖面“缓陡”情况,并分析形成过程。
    (4)、从水量平衡的角度,推测气温升高不利于黑河上游流量增大的原因。
  • 12、研究表明,城镇化与食物系统存在相互连接的关系。食物系统是由初级农产品生产、食物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共同组成的系统。下图示意北京市城镇化驱动因子与食物系统变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食物系统变化最初始的城镇化驱动因子是(     )
    A、收入增长 B、空间扩张 C、需求多元化 D、人口集聚
    (2)、关于城镇化与食物系统相互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集聚会导致本地农产品热量供给减少 B、空间扩张对年末实有耕地面积有负向影响 C、土地、劳动力非农化使外地供应比例增加 D、需求多元化对膳食热量总需求的影响最小
    (3)、为缓解北京市食物的供需矛盾,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北京市耕地面积,确保食物全种类自给

    ②打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完善流通体系

    ③建设外地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倡导单一膳食结构,减轻食物供应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3、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工程启动。该管道起于内蒙古乌兰察布,途经河北,终点位于北京市,全长400多公里。管道建成后,在乌兰察布大规模绿电制氢,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图1为“西氢东送”工程线路图,图2为氢能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兰察布市能成为“西氢东送”工程起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面积辽阔 B、风、光资源丰富 C、基础设施完善 D、市场需求量大
    (2)、推测未来在乌兰察布大规模绿电制氢的最大瓶颈是(     )
    A、水资源紧张 B、能源外运能力不足 C、市场竞争激烈 D、技术力量薄弱
    (3)、“西氢东送”工程的推广实施,对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改善东部各地大气质量 B、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推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D、助推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 14、石羊河流域拥有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体系。图1为石羊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图2为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距今5000年前后至现在石羊河流域干湿状况的变化(     )
    A、一直湿润 B、一直干旱 C、由湿润变为干旱 D、由干旱变为湿润
    (2)、与古冲积扇相比,新冲积扇位置更靠近山麓,其原因是(     )

    ①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②山麓因风化侵蚀后退   

    ③区域水循环水量增大                                   ④下游地区地势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关于石羊河流域农业文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耕文化分布在山麓冲积扇,雨热充足,农作物品质好 B、石羊河上游地区,高山融水汇集,地下水位较高,适合发展灌溉农业 C、游牧文化分布在石羊河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不适宜耕作 D、石羊河流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草原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
  • 15、日本暖流在台湾岛东侧北上至日本列岛,有一分支进入台湾海峡而后北上进入东海,另有一分支进入东海北部,影响到黄海。黄海沿岸流和东海沿岸流均有显著季节变化。下图示意黄海和东海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海沿岸流洋流势力最强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与乙处海域相比,甲处海域表层海水(     )
    A、盐度低   密度大 B、盐度低   密度小 C、盐度高   密度大 D、盐度高   密度小
    (3)、关于长江水汇入对东海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减弱了沿岸流 B、大气降水增加 C、渔业资源增多 D、海水盐度升高
  • 16、石冰川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广泛分布的一种冰缘地貌,是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舌状或叶状堆积体。石冰川表面岩屑覆盖层具有保温隔热作用,有效地增强了石冰川长期蓄水能力。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屑堆的形成过程是(     )
    A、冰体融化—冰川运动—碎屑堆积—吸纳碎屑 B、吸纳碎屑—冰体融化—冰川运动—碎屑堆积 C、冰川运动—吸纳碎屑—碎屑堆积—冰体融化 D、冰川运动—吸纳碎屑—冰体融化—碎屑堆积
    (2)、相比于一般冰川,石冰川(     )
    A、对基岩的侵蚀作用较弱 B、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大 C、反射太阳辐射更明显 D、内部融化较慢
  • 17、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科研团队研究了沙垄间地上新月形沙丘密度的空间变化。他们布置了11个均匀分布的观测样地,如图,收集了风速和沙源供给的数据表。研究发现,沙垄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当沙丘迎风坡侵蚀大于背风坡堆积时,沙丘密度减小;反之则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观测样带编号

    地貌部位

    沙源供给状况

    风速变化

    1、2

    沙垄背风坡基部

    风速减小

    3.4

    垄间地近沙垄背风侧



    5、6、7

    垄间地中部

    风速增大

    8.9

    垄间地近沙垄迎风侧



    10、11

    沙垄迎风坡基部

    较好

    风速减小

    (1)、研究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符合观测样地1到11新月形沙丘密度空间变化特征是(     )

    A、 B、 C、 D、
  • 18、2024年7月24日,台风“格美”在我国台湾省东部盘旋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于25日0时前后在台湾省宜兰县沿海登陆,25日19时50分前后,在福建省莆田市沿海二次登陆。下图为北京时间2024年7月20日~27日每日20时台风“格美”中心所在位置及气压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月23日至26日台风“格美”势力强弱的变化趋势(     )
    A、持续增强 B、持续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2)、24日台风“格美”在台湾省东部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     )
    A、地形 B、副热带高压 C、洋流 D、季风环流
  • 19、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一方面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对茶树造成的冻害。完成下面小题。
    (1)、山谷风易在山坡上产生云雾,主要是因为(     )
    A、夜晚谷底气流下沉 B、白天山坡气流下沉 C、夜晚谷底气流上升 D、白天山坡气流上升
    (2)、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下列图中正确表示近地面气压状况的是(     )
    A、 B、 C、 D、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若尔盖沼泽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极端的敏感性。若尔盖沼泽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下图为若尔盖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白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宽浅,自然状态下河湾迁移频繁。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湾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少量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了湿生植被,草本植被和灌木植被三种不同的植被种群,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右图),不同的植被种群彤成于河湾迁移的不同时期。

    (1)、结合材料分析若尔盖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的原因。
    (2)、随着右图中地区河湾不断迁移,推测右图中湿生植被区域植被种群的演替情况并说明原因。
    (3)、说明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