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的作者被后人誉为(  )
    A、“画圣” B、“诗圣” C、“书圣” D、“医圣”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部分成就)

    材料二

    序号

    时间

    史事

    1687年

    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868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负责翻译和引进西方科技类书籍

    1879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

    1883年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6年

    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以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

    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制造的流水线生产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90年代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2003年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2012年9月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

    2022年11月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完成“太空会师”

    (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所学,从材料一的时间轴上ABCD四个时期中任选其一,并阐述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3)、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从材料二中选取两个事例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联合国有一份调查披露:“虽然每年有1340亿美元流入非洲大陆,主要以贷款、外国投资和援助的形式流入,但同时有1920亿美元被攫取,主要是外国公司的利润、逃税等,结果是非洲每年净损失580亿美元。”西方财团长期维持着“非洲资源低价输出——欧美加工生产——欧美高价返销产品回非洲”的恶性循环体系,造成很多国家“国穷民更穷”。这说明导致非洲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     )
    A、未完成民族独立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4、1945年秋,美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对记者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然而,到1989年,美国大多数人认为日本对美国的安全更有威胁。这一变化是由于(     )
    A、苏美关系缓和 B、日本经济扩张 C、冷战结束 D、美国国力衰落
  • 5、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退出了协约国阵营。当德国投降后英法美日等协约国暂时搁置彼此矛盾,全力支持沙皇和临时政府残余势力进攻苏维埃政权,甚至公然出兵干涉苏俄。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帝国主义国家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B、协约国集团对旧俄政权的偏袒 C、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野心 D、东西方阵营的深刻矛盾
  • 6、19世纪后期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为发展经济和笼络上交土地的贵族,政府极力支持各级贵族创办工矿企业。这些贵族所创办的企业、会社等大多等级森严,对待员工苛刻霸道,习惯于军队式的管理模式,与同时期欧美企业宽松的风格迥然不同。这说明(     )
    A、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工业化道路 B、明治维新强化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C、明治维新有穷兵黩武的特点 D、日本企业文化受到本国传统的深刻影响
  • 7、有学者将美国政治体制称为“否决政治”,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由于国会与总统分庭抗礼而造成的“府会相争”,常使联邦政府面临“关门”危机。这意在说明,美国的政治体制(     )
    A、有效地维护了人民民主 B、一定程度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削弱了总统的行政权力 D、强化了国会的立法权力
  • 8、11-12世纪,伦敦多次参与英格兰王位纷争,先后获得城市管理权和司法权等。132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特许状,将内盗、外盗管辖权等多项特权赋于伦敦。15世纪,伦敦式治理模式在英格兰日益普遍,这体现了英格兰(     )
    A、王室领地日益扩大 B、国王统治权逐步巩固 C、贵族势力日渐强大 D、城市自治权不断加强
  • 9、古代印度高级种姓如婆罗门、刹帝利中来自中亚的雅利安白人占据了其中大部分比例。而皮肤黝黑的印度土著居民则多属于低种姓的首陀罗甚至是贱民阶层。这种种姓人口分布说明(     )
    A、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维护其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 B、印度社会宗教矛盾尖锐 C、雅利安人在印度社会分布最为广泛 D、印度文明起源于雅利安文明
  • 10、下图描绘了毛泽东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的情景。毛泽东在视察过程中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因为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已开始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B、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C、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重视东北地区现有工业基础
  • 11、下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部分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情况。它反映出(     )

    A、知识分子大多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广泛 D、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 12、1915年袁世凯“改元洪宪”,悍然称帝。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影响下云南将领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进攻川黔等省。北洋军前线将领陈宦、陈树藩、汤芗铭等面对全国汹涌的反袁声浪相继与护国军停战,成为迫使袁世凯被迫废除帝制的重要因素,史称“催命二陈汤”。以上材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的叛变是袁世凯失败的根本原因 C、北洋军阀整体上反对袁世凯称帝 D、袁世凯军事力量不足以对抗护国军
  • 13、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宣扬“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主张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但在其攻占浙江等地后因兵力扩张财政陷入困境,为保障税收仍允许地主向佃户收取田租。这种土地政策说明太平天国政权(     )
    A、是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B、本质上代表着地主阶级利益 C、兼顾政治现实 D、是农民阶级空想的产物
  • 14、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纪昀等360位高官、学者编撰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计近8万卷,约8亿字。但在《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清廷大量烧毁、禁废各类有关反清、反对君主专制等书籍。这说明清朝统治者编撰《四库全书》(     )
    A、极大地保护了历代文化典籍 B、是文字狱的表现 C、根本上为封建统治服务 D、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
  • 15、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表现出来的理想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人物在他的青春年华里谱写了一曲曲家国情怀的动人乐章。

    时间

    人物

    事迹

    1894年

    28岁的孙中山

    成立反清革命团体,点燃民主革命火种。

    1895年

    22岁的梁启超

    与康有为联合北京会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1917年

    26岁的胡适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高举新文学大旗。

    1921年

    28岁的毛泽东

    远赴上海,见证了一个政党的诞生。

    1927年

    29岁的周恩来

    参与领导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起义。

    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以《青春激扬中国梦》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格式提示:论题——论述的内容——结论。

  • 16、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下图是某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单位:票数)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在美国檀香山一所英国教会寄宿学校念完了中学,后在香港获得医学学位。因此,他受到的是良好的科学教育,他完全可以凭着这一点获得财富和地位;但他却同情贫苦大众,总是为他们的福利牵肠挂肚。他怀着这各种感情,不久便放弃了自己的职业,逐步成为了中国1911年共和革命之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1)、从材料一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得票率最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分别是什么?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伟大精神。
  • 17、家书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载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数千万,漏卮不塞,足以贫民。吸烟者众,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痼癖不除,足以弱种。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其肉不足食矣。愚兄正拟奏请严禁……

    ——摘编自林则徐写给其弟林元抡的家书

    材料二   日本觊觎高丽之心有年矣。兹值土匪作乱,高兵大败,将至王城,危在旦夕。高王请救兵于中国,中国兴兵靖难。日本乘此机会亦兴兵,名为保商,实为蚕食……且此番中堂奉上谕,亲临大阅海军,方奏北洋海军操练纯熟,大有成效,请奖等语,自应不能奏和,必请战但皇上以今年系皇太后六旬万寿,不欲动兵,屡谕以和为贵……然素受爵禄,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

    ——摘编自北洋海军经远舰二副陈京莹战前写给父亲的家书

    材料三   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日本已动员全国力量来灭亡中国。中国政府为自卫应战亦已摆开了阵势,全面的战争已打成了……红军已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改编为第八路军……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

    ——摘编自1937年9月18日左权写给叔父左铭三的家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流毒中华”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和清政府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归纳左权家书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家书在学习历史时的价值。
  • 1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实现党的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和重大任务,不断调整和完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有利于(     )
    A、巩固全民族抗战局面 B、壮大红军的力量 C、保障解放战争的胜利 D、建立土地公有制
  • 19、图说历史: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知识的载体,以其具象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成为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图两幅老照片共同见证了(       )

    (分别是毛泽东和蒋介石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出席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的和平诚意 C、共产党的和平努力 D、解放战争的结果
  • 20、1939年7月7日,党中央发出《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旗织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主张(     )
    A、维护社会安定 B、避免党派斗争 C、坚持团结抗战 D、攘外必先安内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