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并完成单位换算。(1)、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直径为2。(2)、4.6 mL=m3
-
2、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细菌和什么?( )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2组,温度 B、2组,空气 C、3组,空气 D、1组,温度 -
3、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01金111银71铜的好成绩,刷新了纪录。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建立假说 D、获取事实与证据
-
4、下列不符合实验室处理方法的是( )A、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 C、实验室使用有毒溶剂应该在通风橱取用 D、燃烧的酒精灯侧翻时用湿抹布盖灭
-
5、一个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人用手去拉它,此力与水平面成30°角,大小为40牛。请画出此拉力的力的图示(作用点已标出)。
-
6、 如图所示为手拉质量为0.4kg的小球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
7、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楚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所示),随机提供相同体积的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G-m的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 , 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ρ绿豆﹥ρ黄豆)(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具体操作如下: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kg/m3。(4)、小唐做“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 ,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 , 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像是____(其他操作都正确)。A、
B、
C、
D、
-
8、小毛在STEAM课堂上制作出水凸透镜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若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左右调节蜡烛的位置,始终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原因是。(2)、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在蜡烛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选填“注入”或“抽出”)适量的水。(3)、随后小毛想给大家展示投影仪中的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他将实验装置进行了调整,将蜡烛换成了F光源,将水凸透镜的焦距调为15cm(图乙所示),为达到目的,小毛将F光源向右移动,再将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合位置时,便能在光屏中央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从光屏左侧观察,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____ 。A、
B、
C、
D、
(4)、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三棱镜发生偏折后在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如图丙所示。若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f)大小(如图丁)。下列关于这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A、f红<f黄<f蓝 B、f红=f黄=f蓝 C、f红>f黄>f蓝 D、f黄>f红>f蓝 -
9、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小球质量/克
小球速度
橡皮筋长度/厘米

15
慢
10
15
较快
15
15
很快
18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改变(选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2)、仅从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在本实验中能体现转换法科学思维的设计思路是将拉力大小转换为 。(4)、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说出理由。 -
10、小刚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1)、如图甲,A测力计显示的是的作用力(选填“A对B”或“B对A”);(2)、随后小刚对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
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刻度尺 ;
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数据。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②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
11、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使用如下器材:两支能发绿光的激光笔(带有固定吸盘)、有机玻璃球壳制成的透明容器(上部让中央开有一孔)、牛奶、适量的水和圆形底座转盘,将器材组装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水注入容器中,再滴入牛奶并搅拌均匀,在液面上方充入适量的烟雾。接着打开位于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的激光笔A并使绿光垂直照射到О点,该束绿光充当。(2)、打开右侧的激光笔B,此时可以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过程中,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随后再沿透明容器的外表面向下移动右侧激光笔B,可以观察到折射光逐渐远离法线,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慢慢转动底座转盘,直至观察到的现象时,即可说明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12、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①(cm)
像与平面镜距离(cm)
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1
7
7
等大
2
6
6
等大
3
3
3
等大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并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A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1)、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填写步骤前字母),实验中小明发现b步骤很难看清蜡烛B与第一支蜡烛A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2)、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在表头①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
13、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以及其他素材自制了照相机模型和投影仪模型:

(1)、【器材选择】①小组成员要选用合适长度的纸筒来作为照相机模型的外纸筒。现有三种规格的纸筒,其长度分别为5cm、10cm、20cm,应当选择 的纸筒;
(2)、照相机模型中充当胶片的膜(a位置)应该用哪种素材制作 ____ (填字母);
A、白色不透光卡纸 B、黑色不透光卡纸 C、全透明的塑料膜 D、绘画用的薄宣纸(3)、实验室有焦距相同、半径不同的两种透镜,想让成像更亮,应选半径更 (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制作照相机模型。(4)、【实验操作】完成模型制作后,小组成员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影像,发现成倒立的像。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
14、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 , 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增大激光笔与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的现象,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15、 一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取自杭州西湖美景三潭印月,“印月”是由于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在湖面上发生所成的虚像。此时水中月亮的像与湖面的距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湖水的深度。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湖中的三座石塔,是照射到上面的光发生了(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
16、 在砌房子时如图所示,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端墙面低(填“A”或“B”)。

-
17、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手指戳气球,气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如图乙,向右喷气,气球向左前进,使气球向左运动的物体是 (填“气球内喷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3)、上述实验中,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18、 请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人类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猎的情景。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 ,使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 (填“深”或“浅”)。(2)、图乙是光线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点是入射点,介质是空气和玻璃。折射角的度数为 。 -
19、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月球上不受重力 B、上升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同一地点等质量的铁和棉花,铁的重力更大 D、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重力不断减小
-
20、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 , 则( )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