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体的排泄途径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③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D、④指呼吸系统,将二氧化碳和少量水排出体外
  •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排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D、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 3、下列有关生物营养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 B、人类以现成有机物为食,属于异养 C、蘑菇可以在朽木上生长,属于自养 D、捕食、寄生、腐生都属于异养
  • 4、下列关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总是先进行同化作用,再进行异化作用 B、呼吸作用属于同化作用 C、健康成年人的同化作用总是等于异化作用 D、青少年一般同化作用会大于异化作用
  • 5、小科在做笔记时有以下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人体的新陈代谢就是不断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 B、人体内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 C、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 D、人体细胞内大分子有机物合成属于同化作用
  • 6、人体的排泄主要有三种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皮肤,以的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2)、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和少量水。
    (3)、通过泌尿系统,以的形式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4)、排泄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的含量平衡,从而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 7、图表示人体内水分平衡情况,据图回答:

    (1)、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还可以通过图中途径③获得水分。
    (2)、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
    (3)、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 8、学完盐的性质,小明对常见的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展了家用果蔬洗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性溶液可使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②家用果蔬洗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部分含有氯化钠。

    [设计实验]

    (1)、实验一:探究某果蔬洗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果蔬洗盐溶液呈性。
    (2)、实验二:探究某果蔬洗盐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少量 AgNO3 溶液。请你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结论:

    (3)、[反思评价]

    实验二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若要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填字母)。

    A、氧化铁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4)、小红同学认为可将实验二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9、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 ClCO32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 BaCl2 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
  • 10、为测量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金设计了如图1-ZM-5所示的实验,图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样品完全反应,通过称量B装置质量的变化来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他杂质不与酸反应)。

    (1)、写出图中仪器M的名称:
    (2)、按图中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
    (3)、小金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C的作用是

    (4)、实验中取纯碱样品质量为m,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n,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 11、向一定质量的 Ca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 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在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1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吗?

    某同学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探究:

    ①取两个烧杯,各倒入 40 mL 3%的稀盐酸,分别标注为甲和乙。

    ②甲密封,液体体积不变。乙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至液体体积变为 20 mL。(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③向甲、乙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分别缓慢滴加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分别为30 mL、26 mL。

    (1)、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
    (2)、乙烧杯中的稀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依据是
    (3)、为了确定稀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会变大,请简要阐述应补充的实验:
  • 13、实验室里有两个试剂瓶,各装有 8g 氢氧化钠固体,久置未用。为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小科和小丽对试剂瓶中的样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小科取其中一瓶氢氧化钠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图中蓝色絮状沉淀是
    (2)、上述探究可得出该瓶氢氧化钠(填“没有变质”或“部分变质”)。
    (3)、[定量实验]小丽取另一瓶氢氧化钠样品进行定量实验。将瓶中样品全部倒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当溶液的 pH 恰好为7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

    小丽通过如下计算得出“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的结论。小科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4)、要确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在小丽的实验方案中,缺少质量的测定。
  • 14、小科在某次家庭劳动实践时发现,厕所污垢通常用洁厕灵进行清洗,他对家里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实验研究。查阅资料可知洁厕灵(如图所示)的有效成分是 HCl。HCl 的含量可利用 NaHCO3溶液来测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HCO3=NaCl+H2O+CO2,洁厕灵中的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向一个锥形瓶中加入 100g该品牌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 NaHCO3 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 NaHCO3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97.8

    295.6

    395.6

    (1)、该洁厕灵呈(填“酸性”或“碱性”)。
    (2)、第一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g。
    (3)、求该品牌洁厕灵中 HCl的质量分数。
    (4)、下列关于家庭小实验活动的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有____。
    A、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时,需要规范操作 B、明白实验原理和安全事项后,有安全保障才开展实验 C、只要网上能买到的,可随意购买试剂或器材进行各类实验
  • 15、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 可以是    (   )

    A、某些活泼金属 B、Fe C、NaOH D、无色酚酞试液
  • 16、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分析指正:

  • 17、碳酸钠俗称纯碱,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分析指正:

  • 18、 NaOH 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

    分析指正:

  • 19、氢氧化铜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分析指正:

  • 20、碱和盐中都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分析指正:

上一页 338 339 340 341 3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