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属于化学消化的是(   )
    A、牙齿将食物嚼碎 B、唾液使米饭中的淀粉变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C、胃肠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 D、舌头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 2、材料一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血液的替代品。

    材料二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表是小明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部分)。请你做个小医生,帮忙诊断。

    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计数

     2.8×1012/L

    (3.5~5)×10¹2/L

    WBC(白细胞)计数

    8.8×109/L

    (3.5~10)×109/L

    Hb(血红蛋白)

    95g/L

    110~150g/L

    PLT(血小板)计数

    180×109/L

    (100~300)×109/L

    (1)、材料一中,“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相当于人体红细胞中的 , 它在氧浓度(填“高”或“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材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还应具有等功能。
    (2)、根据材料二中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推测,小明患的疾病是 , 你建议小明在饮食中应注意多补充富含的食物;如果小明血液中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他的身体有了炎症。
  • 3、《工作细胞》是一本故事漫画,它将我们人体幻化成一座约有37兆2000亿的细胞居住的大城市,将各种细胞拟人化,向我们介绍人体内的各种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
    (1)、书中描述人体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血细胞。血液属于

    织,其中拟人化的红细胞总是推着推车在血管中运送各种“物品”,可见该组织具有功能。

    (2)、各种血细胞成员数量的增加是造血干细胞经过的结果,而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种血细胞的形成则是造血干细胞经过的结果。
  • 4、某人原来在浙江生活,后来参军到了西藏。刚到西藏时,此人出现了明显的头晕、疲乏、心慌等高原反应,后来逐渐减轻直至消失。能反映这段时间内此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 5、 DNA 亲子鉴定是通过比对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 DNA(位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 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    (   )
    A、成熟的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 6、有关观察人体血液涂片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作血涂片时,先把血液推成均匀的薄膜,再盖上盖玻片 B、在低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C、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D、用显微镜观察涂片时,可以观察到血小板中有细胞核
  • 7、图中表示血液、血细胞、红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8、血液的功能不包括    (   )
    A、运输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B、对身体起防御保护作用 C、能够调节体温 D、能够制造一些对身体有价值的营养物质
  • 9、红细胞有一定的寿命,原有的细胞不断衰老死亡,又有新的细胞产生。新的红细胞是由(   )
    A、已有的红细胞分裂产生的 B、红骨髓产生的 C、血管内壁上的红细胞分化产生的 D、心脏产生的
  • 10、人体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
    A、容易与氧结合,但不容易分离 B、氧浓度高时容易与氧结合,氧浓度低时容易与氧分离 C、不能运输二氧化碳 D、不容易与氧结合,但容易分离
  • 11、图是显微镜视野中人血涂片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当人体某处受伤出血时具有作用的是[③]血小板;若伤口受病菌感染发炎,数量明显增多的是[②]
    (2)、成熟的红细胞(填“有”或“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3)、小燕经常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其中红细胞的数目为3×10¹2/L,[女子正常值为3.5~5.0×1012/L]据此判断小燕可能患有
  • 12、图是用两块载玻片进行血涂片的制作,下列推片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 13、以下不属于血浆的功能的是    (    )
    A、运输代谢产物 B、运输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 C、运载各种血细胞 D、与氧结合、运输氧
  • 14、在装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抗凝血剂,并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就会出现现象(图),其中①是透明、淡黄色的液体,叫;②是呈暗红色的

  • 15、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图中,图甲表示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作用示意图,图乙表示各类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甲中所示的两个腔外,还包括
    (2)、由图甲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填结构名称)关闭,[②]动脉瓣打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各级动脉→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3)、由图甲可知,左心室舒张时,[②]动脉瓣关闭,但血液还在连续流动,是因为血管 A中暂时储存着部分血液,此时血管 A 因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由血管A 的功能可推断它的结构,图乙中表示血管 A 的是(填序号)。
    (4)、图甲和图乙表明,生物的相适应。
  • 16、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其目的是  ( )
    A、捆扎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脏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部位的下方(远心端)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脏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 17、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取一完整的猪心,往血管里注水,则注水和出水血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注水血管

    出水血管

    A

    B

    C

    D

    A、A B、B C、C D、D
  • 18、图是某同学心脏每次跳动时,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关系图(每一方格表示0.1s),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同学的心率是 75次/分 B、心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收缩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 C、心房与心室有同时收缩和同时舒张的时间 D、心房收缩时间短、舒张时间长,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 19、小金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请你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现象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纱布上滴加 , 这样做的目的是
    (2)、通常情况下,使用(填“高”或“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判断①血管是动脉的主要依据是;判断②血管为 , 主要依据是
  • 20、图为人体三类血管横切面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的管壁较薄且有瓣膜,为静脉 B、乙的管壁较厚,弹性大,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 C、丙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D、血液在三类血管中的流动方向为甲→丙→乙
上一页 335 336 337 338 3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