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没有体现力的作用效果的现象是( )A、
B、
C、
D、
-
2、下列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有性生殖方式的是A、秋海棠用叶繁殖 B、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C、小麦用种子繁殖 D、水螅出芽生殖
-
3、下列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 B、玩具机器人变形 C、葡萄酿美酒 D、玉石雕刻成印章
-
4、学习科学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下列操作及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
A、如图①,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如图②,酒精灯用后及时吹灭 C、如图③,烫伤后用大量冷水冲洗 D、如图④,酒精灯打翻若火,可以用湿抹布盖灭 -
5、某款市售制氧杯具有供氧快、便携带、易操作、成本低的特点。图1为制氧杯实物图,图2为制氧杯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制氧剂的相关信息。利用该制氧杯以一定的速率制造氧气,可以在剧烈运动后即时补氧,也可以供老人、孕妇等在家中和户外急救补氧。

【使用步骤】
Ⅰ.取下杯盖,在甲杯中加入A、B两种制氧剂,再加入清水至相应水位;
Ⅱ.取下与杯盖相连的乙杯,在乙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将乙杯装回杯盖的中央正下方;
Ⅲ.将带有乙杯的杯盖和甲杯旋紧,形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整体;
Ⅳ.待出气孔②处有氧气逸出时,通过医用导气管供人呼吸补氧。
(1)、在乙杯中加入清水的作用是;(2)、请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信息,制氧杯用制氧剂A而不直接用过氧化氢溶液的原因是。(3)、若想利用制氧剂A产生10.2g的过氧化氢,请计算说明需加入多少克的制氧剂A。(4)、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制氧杯能快速产生氧气的原因。 -
6、 “通航孔桥”指的是允许船舶通过的桥。如图甲所示,一艘船舶正通过港珠澳大桥两桥墩中间,为了减少桥墩被撞风险,工程师为桥墩加装保护“铠甲”。这种铠甲由外钢围、柔性防撞圈和内钢围三部分构成,铠甲的底面积 使用时铠甲环绕在桥墩外围,经过实船撞击实验的验证,这种装置可以有效减少55%-75%的撞击力。如图乙所示,铠甲漂浮在水中时,水面下的深度为1.4m。
(1)、当船与铠甲发生撞击时,铠甲会保护桥墩,同时船也会改变航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在涨潮退潮的过程中,由于水面变化过程和流水冲击,铠甲会与桥墩发生挤压,产生力的作用。某次涨潮后,铠甲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丙所示,铠甲在水面下的深度变为1.6m,请计算说明铠甲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多少。(3)、若某次静止时,铠甲下表面受到水对其的压力大小为4×105N,请计算:此时铠甲下表面受到水对其的压强大小。 -
7、鸡蛋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控湿电路(图甲)。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9伏,定值电阻RO的阻值为30欧,R1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衔铁被吸合;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衔铁释放。(线圈电阻不计)
(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按控湿电路的工作要求,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选填“AB”或“CD”)之间 。(3)、通过计算说明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4)、如果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____。(可多选)A、换用阻值更大的R0 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 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 -
8、蒲公英是一种野外常见的植物,其果实成熟后每颗种子顶端附有伞状绒毛,能借助风力飘散到远处,如图甲。受此启发,科学家开发了如图乙所示的无人机。请回答:
(1)、蒲公英具有的以下特点中,与其极强的生存能力相关的有____。(可多选)A、具有快速的生长能力,一年可以繁殖2~5次 B、繁殖方式多样,可通过种子繁殖,也可营养繁殖 C、根系非常发达,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覆盖,具有较强的耐旱性(2)、种子顶端伞状绒毛的形成和维持,需要植物分配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呼吸作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称:是: 能量,则X的化学式为。(3)、天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超轻薄膜,可以在不改变无人机体积的情况下,减少其质量,从而更有利于其悬浮在空气中。所谓的“超轻”是指(填一种科学量名称)较小。 -
9、番茄的营养价值高,被人们广泛食用。兴趣小组同学尝试种植番茄,他们将番茄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后,播种到环境适宜的温室大棚内,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果率。
(1)、根据番茄的内部结构特点,番茄的雌蕊应为图乙中的哪种类型。(选填“A”或“B”)(2)、种植时同学们需将番茄种子播种在疏松的土壤中,其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3)、糖拌番茄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制作糖拌番茄时,小科发现撒上白糖一段时间后,会有较多的水渗出。这是因为番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
10、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
【收集装置】
(1)、结合CO2气体的性质,图Ⅰ的收集装置中可用于收集气体的有。(2)、【实验探究】实验室用大理石而不用碳酸钠制取气体的原因探究。【作出假设】可能是因为碳酸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不同。
【设计与实验】小实设计的实验如图Ⅱ所示。他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气球变大的程度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小妍对小实的实验设计过程提出了质疑: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用量未控制相同。②。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修正完善后,重新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实验。(注:压强传感器可以检测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大小,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到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Ⅳ所示。)
(3)、【实验结论】分析图Ⅳ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较快,判断依据是。
(4)、【拓展与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Ⅲ实验装置中使用连通管的原因可能是。
-
11、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利用4V的电源,“40Ω 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的R1、R2、R3等器材进行如下实验。

①按图甲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 , 将S2与a接通,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达到设定值,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③分别将S2与b、c接通,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与步骤②的设定值相同,分别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I3。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2)、步骤②中R1两端电压达到设定值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压值为。(3)、步骤③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后,与连接到a的位置对比,调整完后滑动变阻器阻值(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4)、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需要在不同电压设定值下进行重复实验。若设定电压值为 1V,请判断利用上述仪器能否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 -
12、小实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时,小实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时再读数。(2)、实验时,小实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3)、小实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2所示,v-t图像如图3所示,分析图像可知:①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
②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3、小实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一株绿色小植物放入一个锥形瓶中,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 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并密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电脑连接,以检测一段时间内瓶中 CO2浓度的变化。
(1)、装置内试管中的水被植物吸收后主要用于植物的。(2)、小金在某一晴天,将此装置置于有光照的室外,进行24 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选填“P点前”、“P点”或“P点后”)。(3)、小金认为,一定时间内测得的二氧化碳减少量,等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4)、若想利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装置放置在环境中。 -
14、小华同学用图示的器材做“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的实验。

(1)、测量液体压强,我们常常利用压强计,在测量前小华发现U形管液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说明此时橡胶管内的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2)、小强直接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也能完成液体深度和密度对压强的影响的实验:他往隔板左侧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当清水液面高于橡皮膜的位置时,观察到现象,则可以验证结论: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3)、为验证“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小强先往隔板左侧加入一定量的盐水(ρ盐水>ρ水);往右侧添加清水至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然后分别测出橡皮膜中心到盐水和清水液面的距离为h1、h2 , 则当h1h2(填“>”、“=”、“<”)时, 能证明该结论。 -
15、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实验角度: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在点燃红磷后,需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防止测量的数据。(选填“偏大”或“偏小”);实验中选择红磷作为反应物的原因是。

-
16、图甲为一个悬浮花盆。小科利用一个柱状磁体和一个电磁铁,以图乙的方式模拟了花盆悬浮情景。
(1)、柱状磁体的下端为极。(2)、图乙中的花盆受到个力的作用。(3)、为模拟浇水导致花盆增重,小科往柱状磁体上放置了一个木块,导致柱状磁体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变小,若要恢复二者之间的原有距离,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
17、温州产盐历史悠久,常用粗盐提纯的方法(如图所示)得到精盐。
(1)、 操作②指的是。(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有。(填序号)(3)、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36.0g。配制20℃时68gNaCl的饱和溶液, 下列操作会导致配得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可多选)。a.称量氯化钠时,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了游码。
b.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c.配好的溶液转移至细口瓶时,有液体溅出。
-
18、思维模型的建构能促进深度学习,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小嘉学习完《体温的控制》后,建构如下思维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述思维模型中的“?”处补充完整:。(2)、炎热的夏天,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机体会通过多种散热方式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请写出其中一种散热方式。。 -
19、卷耳(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与其他植物竞争光、水和空间的能力极强。
(1)、2021年11 月,台州“华顶卷耳”被确定为全球新物种。华顶卷耳的叶片在地面上方伸展开,以获取更多阳光,有利于进行作用制造有机物。华顶卷耳花梗长,花瓣无毛,种子与相近种类不同。图乙二歧式检索表中P、Q、R、S分别表示一种植物,其中一种是华顶卷耳,它是。(2)、卷耳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其生活区域内的优势种群。卷耳的下列结构及特征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____。(可多选)A、根系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强 B、枝叶众多,覆盖地面范围广 C、种子多,繁殖能力强 -
20、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台风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但可为远离海洋的地区带来降水。台风将水汽从海洋输送至内陆地区,该环节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2)、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窗外气压随着流速的增大而 , 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